唐代文儒与文风研究978754267438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42.65
6.3折
¥
6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顾建国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ISBN9787542674388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1264198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顾建国,1959年8月生,江苏淮阴人,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1977年参加工作,1984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至1987年8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研修中国古代文学,并做专题研究。2006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运河文化、区域文化。曾在《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学术版)、《中国典籍与文化》《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家》、《学术论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张九龄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张九龄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运河名物与区域文化考论》(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江苏地方文化史·淮安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等,研究成果多次获省、厅、市级哲学社会科学奖。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文儒”界说
第一节 唐前“儒”名的衍生与“文儒”概念的指向
第二节 唐代“文儒”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章 初唐文儒与文风
第一节 “十八学士”的文学观念与文风
第二节 高宗、武后与中宗时期学士群体的文学观念与文风
第三章 盛唐文儒与文风
第一节 以“二张”为代表的盛唐“文儒”与文学的“盛唐气象
第二节 杜甫为代表的典型”文儒“与诗文创作的沉郁之风
第四章 中唐文儒与文风
第一节 天宝至大历时期文儒群体的质实之风
第二节 韩愈和柳宗元的返本开新之变
第五章 晚唐文儒与文风
第一节 “高绝”取向下的气盛词雄之作
第二节 末世沉沦中的怨刺锋芒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论张九龄的文儒风范及其导向意义
李白从磷非由“迫胁”辩
以俗为雅枯笔写真——“荀鹤体”诗简论
如何理解唐代诗文中的“学士”和“侍御唐代”寓直“制漫议”
文化维度与当代意识
后记
内容摘要
本著以唐代的政治制度、儒家经学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为宏观视角,对唐代“文儒”文风的形成和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本著认为,唐代“文儒”多以复古为取向,由初唐“文儒”的重儒尚用,到开元“文儒”藉艺文礼乐润饰盛世,中经“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等用诗文揭露现实,再到韩愈、柳宗元等人及晚唐“文儒”的明道、讽世之文,文学的功用目的越来越明确。唐代“文儒”所秉持的“通经致用”的观念,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主编推荐
本书着力点是回归文学本体研究,作者在细读相关作家本文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再研判再分析,力求对唐代文学的发展变化和不朽的魅力能生发出一些新的认识。
精彩内容
本著以唐代的政治制度、儒家经学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为宏观视角,对唐代“文儒”文风的形成和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本著认为,唐代“文儒”多以复古为取向,由初唐“文儒”的重儒尚用,到开元“文儒”藉艺文礼乐润饰盛世,中经“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等用诗文揭露现实,再到韩愈、柳宗元等人及晚唐“文儒”的明道、讽世之文,文学的功用目的越来越明确。唐代“文儒”所秉持的“通经致用”的观念,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媒体评论
本书着力点是回归文学本体研究,作者在细读相关作家本文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再研判再分析,力求对唐代文学的发展变化和不朽的魅力能生发出一些新的认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