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来自何方又走向何处: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狂想曲978754274678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你来自何方又走向何处: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狂想曲978754274678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2 2.0折 2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曲芸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ISBN9787542746788

出版时间201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5.8元

货号6761047

上书时间2024-11-23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摘要
古希腊的哲学家不了解运动产生的原因,而把它归结为“力”。以后的学者们就借用了这个概念,研究了各种运动,于是便有了物理学中的“引力”、“电磁力”和化学中的“亲和力”等。虽然学者们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至今还不清楚古希腊哲学家所谓的“活力”或“生命力”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们把不了解的运动,归结为“气”。生命被认为是“气”的活动。如,“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日通天下一气耳”。“气”也是一个不明确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有与现代科学接近的解释,如:“人之生,其犹冰也,水凝而为冰,气积而为人。”这里把生命的形成比作水结冰的过程,这种观点强调了生命的有序性。也有把生命比作火的,如:“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死犹澌,灭也。譬如光焉,薪尽而火灭,则无光矣。故灭火之余,无遗炎矣;人死之后,无遗魂矣。”这种观点则强调生命是一个物质代谢的过程。所以中国古代哲学家把生命看作一个物质运动的过程,常把生与死联系起来讨论,例如“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无生不死,以其生,故知其死也”,把生命看作是与死亡对立的。
  现代的几种生命观
  生命是生物体所显现的各种现象。从古至今,随着人们对这些现象的逐步理解,生命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问题,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物质结构的生命观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生命体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可以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为骨架构成的。
  DNA是由4种不同的叫做脱氧核苷酸的小分子,按一定的排列次序组成的一条非常长的分子链。例如大肠杆菌的DNA有约2000万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组成。在不同形式的生命体中,DNA相当于由同样字母写出的长短不同、排列次序不同,而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同的书。RNA也是由4种不同的叫做核糖核苷酸的单体连接而成的分子链。它与DNA相似,但链较短。不同形式的生命体中RNA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蛋白质是由20种不同的氨基酸单体组成的长链分子。不同形式的生命体中单体排列次序、长短、链的折叠以及卷曲形状也各不相同。总之,各种生物的DNA、RNA和蛋白质都分别由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和20种氨基酸单体组成,即它们都是由通用的“元件”组成的。这些核酸、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也基本相同。
  由于DNA可以自身复制,因而使生命物质具有繁殖和遗传的能力;另外DNA能通过转录和翻译决定RNA及蛋白质的结构,从而控制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复制、转录及翻译这些过程又都需要蛋白质酶及RNA的参与。
  于是就有了一个分子生物学的生命定义: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特别是酶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可以不断繁殖的物质反馈循环系统。这种说法是对生命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运动过程的描述。
  在生物圈内,有的生命体具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称为自养生物,如大部分植物、蓝藻和部分细菌属于这类;有的生物没有叶绿素、不进行光合作用,必须靠摄取自养生物或其他生物为食而生存,称为异养生物,如真菌、动物,大部分细菌属于这类。
  生物圈中的无机物质,通过自养生物的光合作用,进入了生物体以后,部分通过自养生物自身的代谢又回到无机世界;部分被异养生物所摄取,通过代谢活动,又回到无机世界。大部分植物秸秆和动物尸体,最后都经腐生生物(异养生物)的降解返回无机世界。这样就形成了生物圈内的物质运动循环。而循环是单方向进行,不可逆转。在这个循环中少了哪一环或哪一环不通畅,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界。
  在生物圈内的循环网络中,有很多交点,这些交点所代表的生物个体的总和就是生物量。生态学把生命看作是生物圈中不可逆物质循环过程的中心环节。但它仅描述了生命的外部条件及其所处的地位,没有说明生命本身的质的特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