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978751612178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978751612178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1.69 2.0折 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承勇[等]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21788

出版时间2012-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7955588

上书时间2024-11-23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由蒋承勇、武跃速、史永霞、王一平、高毛华等所著,本书以20世纪欧美经典作家的创作文本为研究对象,将其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审美视角、艺术手法等各方面交叉糅合,归纳出六大主题领域:存在意义、自我身份、战争与人性、成长困惑、情爱世界、“反乌托邦”,在突出这些主题的20世纪特点的基础上,阐释其与传统文学中相同主题继承与反叛的历史性文化缘由。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生存处境和存在意义的质询
第一节 荒诞场景中的存在沉思
一 “荒原”意识
二 生死疑问
三 孤独与受挫
四 恐惧与虚无
第二节 “过程”意义:子夜时分诗哲何为
一 海明威的“准则英雄”
二 加缪的西西弗斯
三 审美的精神家园
第二章 面向自我的拷问
第一节 自我的迷失与寻找
一 现代化语境下的自我迷失
二 尘世陷阱中的自我追寻
第二节 自我的异化与反抗
一 异化过程:区分、规训与主体化
二 反抗之途:局部斗争及自我的孤立
第三节 自我的禁闭与突围
一 上帝之死:主体自由彰显
二 我与他人:在“地狱”中共生
三 我之为我:行动造就本质
第四节 自我的坚守与超越
一 纷乱时代自我的坚守
二 心灵战场自我的搏杀
三 理想自我的建构
第三章 战争硝烟中的人性代价
第一节 灰暗的生命与文明
一 举目皆是残骸
二 弹片嵌入身心深处
三 横穿时空的黑色幽默
第二节 谁是真正的“敌人”
一 权欲的裸露
二 人性的损害
三 敌对战壕里的共同命运
四 战争家书
第四章 成长的迷失和困境
第一节 站在成人世界的门槛上
一 惊诧和焦虑
二 对创伤的记忆
第二节 成长的迷失状态
一 道德世界的迷失
二 两性世界的阻隔
三 现实世界的疏离
第五章 情爱世界的变奏
第一节 爱之心的孤独
一 跋涉在爱的荒漠
二 在孤独中守望爱情
第二节 欲望的言说
一 爱情与欲望等值
二 欲望迷宫中的探寻
第三节 桎梏下的超越
一 荆棘鸟的泣血之歌
二 娜拉的世纪诉求
第四节 彩虹境界的寻求
一 为工业文明侵蚀的婚恋世界
二 寻觅生命的彩虹
第六章 “反乌托邦”文学的历史与哲学之思
第一节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二律背反
一 嬗变:从完美国度到梦魇世界
二 靶心:现代乌托邦理念
三 机杼:革新传统,激发反乌托邦
第二节 反科技主义乌托邦的忧思
一 焦虑:“机器停止运转”?
二 人性:“美丽新世界”所放逐之物
第三节 极权主义的反面现实
一 合谋?历史、真相与权力
二 悖论:马基雅维利主义
第七章 博尔赫斯的玄幻世界
第一节 审美的智力“游戏”
一 玄思玄想
二 迷宫故事
三 在时间中穿行
第二节 异国情调的东方想象
一 历史虚构中的“中国”
二 《一千零一夜》的镜式书写
三 优越感的启蒙范式
第八章 索尔·贝娄的现代“英雄”
第一节 什么是“值得过”的生活
一 生活在别处
二 打破精神的沉睡
第二节 现代社会与人性的审视
一 对现代化结果的审视
二 虚无主义的批判者
三 物质喧嚣中的形而上担当
第三节 永远的奥德赛
一 持续求索中的困境
二 犹太传统和“美国化”的纠结
三 哲学王的幻想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反战文学”中,除了展现这种“被伤害”后的心理创痛,还有自己“伤害”别人后在心理上留下的同样的创伤后果。因为对大多数兵士来说,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对人开枪,尽管瞄准的是你死我活的“敌人”,但一些人也会感觉到“杀人”这样的事情在自己身上突然发生了,由此而留下深刻的记忆。也许在战场上这“第一次”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接着就会是“无数次”,但记忆却留下了,在神经系统上刻下了烙印,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未来的人生。美国作家威廉·曼彻斯特的《再见了,漆黑的夜》即展示了这样的“创伤焦虑”:主人公在战场上的第一次杀人经验一直缠绕着他,回荡在战后的岁月中,在黑夜中恐惧着。肯尼迪遇刺后,他下意识地扔掉了自己的手枪,因为他是用它第一次杀人的,这使他产生是自己把肯尼迪杀死的错觉。为了医治自己对“杀人”这件事的恐惧心理,他通过梦回太平洋战场,那个给他留下创伤的地方,不断地进行自我分析,寻找在生活中失去的主导方向,寻找重新定义世界的力量。萨特在戏剧《阿尔托那的隐居者》中也描写了这样的一个青年,战后“隐居”在家,对自己在战争中的各种行为不断反思、拷问,进而反思、拷问人类的历史,人性问题,为自己瞥见的隐藏在人性深处的那只恶之“怪兽”恐惧万分,最终导致了他的自杀。
  因此,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冯尼特在其著名的《五号屠场》中,让经历德累斯顿大轰炸的主人公毕利幸存下来后,用挣脱时间羁绊的方式来获得解脱——他就寝时是个衰老鳏夫,醒来时却正举行婚礼;他从1955年的门进去,却从1941年的门出来;他再从此门回去,却发现自己在1963年;他多次看见自己的诞生和去世,还在纽约广播电台讲话,大谈挣脱时间问题,说自己1967年乘飞碟到过541号大众星球,还和电影明星恋爱,云云。
  变态心理学认为,人在精神的剧烈创痛中,挫折耐受力会消失殆尽,这时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就会出现病变,造成对世界的感知综合障碍,产生幻觉,在妄想中错构和虚构,而且十分专心,注意力集中,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坚信不疑,外力一般很难纠正。但是,这种妄想的内容虽然与现实相违背,但与个人利害却有密切关系。虽然毕利的“时间痉挛症”是作家的一个虚构,但却符合心理学的阐释,他的所有“构想”都来自对自己命运的自我把握,而这正是他曾经在战争中失去的东西。
  ……

精彩内容
    《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以20世纪欧美经典作家的创作文本为研究对象,将其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审美视角、艺术手法等各方面交叉糅合,归纳出六大主题领域:存在意义、自我身份、战争与人性、成长困惑、情爱世界、“反乌托邦”,在突出这些主题的20世纪特点的基础上,阐释其与传统文学中相同主题继承与反叛的历史性文化缘由。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