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64.8 9.0折 ¥ 72 全新
仅1件
作者吴昊旻著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22315225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11695962
上书时间2024-11-22
吴昊旻,管理学博士(暨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理事,《财务研究》学术委员,中国会计学会会员,GAMA会员,IACMR会员,新疆兵团农垦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会计学术联盟(AAA)联合发起人。主要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审计研究》以及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等重要期刊上,出版专著4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一等资助1项、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历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新疆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广东省“南粤”优秀博士研究生、暨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
上篇:人文社科之内涵-概观第1章总论:学术研究与教化
【例1-1】何为“位育之道”:潘光旦眼中的教育弊端已经祛除了吗?
【例1-2】大学的角色和使命:任正非的调研
第2章人文社科教育:共性及其特殊
【例2-1】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仅仅是节气么?
【例2-2】人文学科与文化差异:“没有主宰但和谐有序”的宇宙观何以可亲?
【例2-3】五四时期的“大师传统”:研教互通的“无遮大会”
【例2-4】哈佛大学的“公开课”:熊彼特发其源头、桑德尔广其名声
中篇:实证研究之逻辑-方法第3章 idea之解构:缮养“结构化思维
【例3-1】文题如目、文题如心:结构化的文题范式·
第4章 idea之发现:发问重要
【例4-la】联想之能:想象力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张五常)
【例4-1b】联想之能:创造力实源于“专注+好奇”(钱颖一)
【例4-2】阅读何以重要: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自有其优势(余英时)
【例4-3】架构化何以形象(平面):以学术论文为例
【例4-4】架构化何以形象(平面):以学术著作为例
【例4-5】架构化何以形象(空间):以“谱系-年表”为例
【例4-6]武汉观感如何“引导”了默克尔的“英明”决策?
【例4-7】康美药业事件:真的(不)是审计事件么?
第5章 idea 之发展:理论推演
【例5-1】同舟共济or先走为妙:当事务所“出事”时公司会怎么做?
【例5-2]仁者多元:孔子如何“一以贯之”?
【例5-3】中国的产品市场竞争(PMC):真的过度了吗?
【例5-4a】民企“类国企化”研究之“维度扩展”——范畴之内
【例5-4b】民企“类国企化”研究之“矢量延伸”——范畴之外
【例5-4c】禀赋差异、市场竞争与民企之“类国企化”选择
【例5-5】研究假设应该如何延伸递进:以 Fan & Wong(2005)为例
【例5-6]政治关联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合作”or“合谋”?
第6章 idea 之因应:背景综观
【例6-l]德国学者的《红天鹅》:真的是一只“红天鹅”么?
【例6-2a】由产品市场竞争(PMC)的度量“歧误”想开去
【例6-2b】中国的行业竞争结构持续“畸形”吗:一个辅证
【例6-3】中国的经济增长:真的“特殊”吗?真的属于“例外”吗?
【例6-4】什么才是衡量行业竞争结构优劣的关键因素?(德姆塞茨)
【例6-5】什么才是影响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关键因素?(林毅夫)
【例6-6】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影响疫情防控效果的重要因素么?
第7章 idea之量化:基本规律重要
【例7-1】《简单统计学》序言:我们被数据愚弄多久了?
【例7-2】所谓的“逆混改”现象:是民企“类国企化”的现实例证么?
【例7-3】定性引导定量:国企的效率真的更低么?股东至上目标公平么?
【例7-4】性别比例(sexratios)中还隐含着什么信息?
【例7-5]理论与数据,数据与理论
【例7-6】A是如何影响B的呢?——哈佛医学院也不够专业么?
【例7-7】政治关联真的可以提升企业价值么?
【例7-8]如何看待宗教信仰及其影响(企业/个体)——样本可信么?
【例7-9】非控股大股东真的在起作用吗?——实权or虚置?
【例7-10】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发达市场“=”股权分散么?
【例7-11】因果关系:何以更“精确”、更重要?
【例7-12】均值回归:人类决策最基本的错误来源之一?
【例7-13】样本选择与数据筛选:华裔真的面临“五行噩运”?
【例7-14】公允价值、叙事危机与短期主义:究竟是谁的错?
【例7-15]中国的产品市场竞争格局(PMC):结构与竞争何以背离?……
【例7-16】市场垄断程度长期看:美国持续分散?中国也在加剧?
【例7-17】MOR新政:为何欢迎“不显著”(negative)的研究结果?
【例7-18]实证研究结果的重估:显著性“过度”会怎样?
下篇:学术研究之文采-修辞
第8章 idea之支撑:综述的逻辑
【例8-1】名家综述之价值:肯尼斯·阿罗善写、乐写综述
【例8-2】谁的安全更重要:美国电线杆的质量为何“好过”公共汽车?
第9章 idea之解读:评论为点睛
【例9-1】不必他求:读书即是最简便的修行
【例9-2】评论何以重要:真的存在“学科差异”么?(哈代)
【例9-3】读书当先取其长:熊十力为何面责徐复观?
【例9-4】读书何以重要:看看“迷信”怎么说?
【例9-5】文采何以兼容而彰显:名家观点(金庸、刘文典)
本书是一本关于实证研究之写作法的尝试性(常识性)著作,乃是有感于指导学生的“痛苦”以及青年同仁及学子在学术研究中寻捷径而难遇、觅技巧而不得、急于求成而不得章法、基础薄弱而无从习练的“尴尬或窘境”而特意撰写的“方法论”著作。有别于聚焦“技术实现”的方法类著作,本书旨在助力实证研究之“写作实现”,为其“发问—构思—设计—写作”打通“最后一公里”;为推动高校“研究性教育”——愿景上是理-实结合、教-研相长、研-学互动,形式上是“案例 场景”——提供范式及素材借鉴;为夯实“人文基本功力”及其“柔性视野”而现身呼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