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第2版)978751144883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2.1
2.0折
¥
60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张峰,叶少林,乔胜彬 等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1448835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9202408
上书时间2024-11-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峰,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先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油液监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和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油液检测专家。长期从事润滑油液在线监测传感技术研究,重点是润滑油液生产过程控制,检测标准方法和油液污染在线监测方法的研发应用。在本研究领域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7个发明专利授权和多个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叶少林,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长期从事发动机冷却液、机动车辆制动液、汽车漆面上光蜡等汽车养护和美容领域的产品研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发表发动机冷却液、机动车辆制动液相关学术论文三篇,并拥有三项相关产品发明专利和七个实用新型专利。现任职广州市标榜汽车用品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专注于汽车养护和美容领域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和产品标准化建设,参与了“汽车售后用空调制冷剂(气雾罐型)”、“汽车用水基气雾清洗剂”、“汽车外部清洗用品安全技术规范”等多项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起草,现担任广东省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乔胜斌,1986年毕业于河北轻化工学院(现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工专业。先后在张家口长城化工厂、天津自强化工厂、中日合资河北东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任技术员、工程师。20世纪90年代后调入张家口市化工局研究所从事汽车用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研究工作。曾在《精细化工》《化工商品科技情报》等杂志发表专业文章。现为天津郎威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张亚平,2003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冷却液产品研发,包括试验室配方开发、客户售前、售中、售后的技术服务与交流,目前就职于东风嘉实多油品有限公司技术部。
万书晓,199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1999年获得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应用化学硕士学位。现为特科多添加剂(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从事车用润滑油液及添加剂配方研发、技术推广和市场服务等工作,对于润滑油液的现场检测技术及设备有一定的研究,在相关领域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了14篇技术论文。是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和标准化委员,冷却液技术专家。编著了《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第一版。
刘金龙,化工博士,辽宁道博精细化学品生产有限公司总经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为我国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制动液国家标准和标准化协会标准制定人之一。自1989年开始汽车化学品研究,研制的DOT4制动液通过大众、奥迪认可,为一汽大众生产线配套,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为一汽解放等二十余家车企配套。获得中国一汽集团科技创新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省、市科研成果二十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四项,国内外核心科技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部分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SCI、EI收录。
目录
第1章发动机与冷却液(1)
1.1发动机(1)
1.2发动机的冷却(1)
1.3水冷式发动机冷却系统(2)
1.4发动机冷却液(10)
1.5发动机冷却液的发展(10)
1.6欧美冷却液技术发展(13)
1.7亚洲冷却液技术发展(16)
1.8冷却液最新发展(19)
第2章发动机冷却液中的水与防冻剂(21)
2.1水(21)
2.2乙二醇(26)
2.3MPG丙二醇(35)
2.4丙三醇(43)
2.5二甲基亚砜(46)
2.6二乙二醇(48)
2.7二丙二醇(49)
第3章缓冲剂与发动机冷却液的pH值与储备碱度(51)
3.1缓冲剂(51)
3.2发动机冷却系统金属的布拜图(53)
3.3导致发动机冷却液pH降低的因素(55)
3.4储备碱度RA(57)
3.5合适的pH值与RA范围(58)
3.6OEM和一些国家标准对于储备碱度RA的要求(58)
第4章发动机冷却液的腐蚀抑制剂(59)
4.1常见腐蚀抑制剂类型(59)
4.2发动机冷却液中的重要缓蚀剂及作用(62)
第5章发动机冷却液的其他添加剂(68)
5.1阻垢分散剂(68)
5.2抗泡剂(68)
5.3染色剂(69)
5.4苦味剂(69)
5.5抑泡剂(69)
5.6硅酸盐稳定剂(69)
5.7传热添加剂(76)
5.8杀菌剂和抑菌剂(76)
5.9气味抑制剂(76)
第6章欧Ⅲ及以前排放发动机的NAP-Free冷却液(77)
6.1欧洲与美国发动机排放法规(77)
6.2发动机冷却液的性能要求(79)
6.3发动机冷却液实验室评定项目及要求(80)
6.4低硅型无机盐发动机冷却液开发举例(86)
6.5腐蚀机理分析(88)
6.6冷却液行车试验(91)
第7章欧Ⅲ和欧Ⅳ排放发动机的OAT有机酸型冷却液(95)
7.1欧Ⅲ和欧Ⅳ排放法规(95)
7.2有机羧酸(96)
7.3有机羧酸在发动机冷却液中应用开发(98)
7.4有机酸技术OAT在发动机冷却液中的使用(106)
7.5OAT用于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减少亚硝酸盐的使用(108)
7.6有机酸盐型冷却液金属腐蚀试验中金属试片的变色问题(110)
7.7OAT冷却液技术变化趋势(114)
第8章欧Ⅴ及欧Ⅵ排放发动机的SOAT和LP-OAT型冷却液(116)
8.1欧Ⅴ及欧Ⅵ发动机排放标准(116)
8.2满足欧Ⅴ和欧Ⅵ排放发动机的技术路线(116)
8.3发动机的技术进步与冷却液的发展(123)
8.4S-OAT冷却液技术(127)
8.5LP-OAT冷却液(131)
第9章美国标准的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135)
9.1美国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技术标准及规格的发展历程(136)
9.2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的类型(136)
9.3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的技术发展历程(137)
9.4湿式缸瓦与气缸衬里气穴腐蚀(142)
9.5重负荷发动机的气穴腐蚀机理分析(143)
9.6重负荷冷却液中缓蚀剂在使用中的消耗(152)
9.7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与SCA补充化学添加剂配方举例(153)
9.8重负荷发动机冷却系统其他问题(154)
9.9重负荷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趋势(157)
第10章低水含量或者无水冷却液(159)
10.1传统冷却液与无水冷却液对比(159)
10.2无水冷却液试验检测方法(161)
10.3无水冷却液配方举例(162)
10.4无水冷却液与常规冷却液的行车结果(162)
第11章电动汽车和电子元件及太阳能光伏热管理系统冷却液(167)
11.1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167)
11.2纯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冷却液(170)
11.3电子系统热管理系统冷却液(174)
11.4太阳能光伏电池热管理系统冷却液(182)
第12章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金属腐蚀与测试方法(186)
12.1冷却系统腐蚀的主要因素(186)
12.2接触腐蚀(187)
12.3温度(190)
12.4高温稳定性(190)
12.5气穴腐蚀(192)
12.6点蚀/隙间裂蚀(201)
12.7冲蚀(202)
12.8模拟实验ASTM D2570发动机冷却液模拟腐蚀试验(204)
12.9测功机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204)
12.10ASTM D2847车辆及机械发动机冷却液道路测试方法(205)
第13章美洲、欧洲、亚洲国家和汽车OEM发动机冷却液标准和
规格(207)
13.1美国发动机冷却液标准(207)
13.2欧洲发动机冷却液标准(214)
13.3日本冷却液标准(224)
第14章中国发动机冷却液市场情况(227)
14.1中国的环保法规和发动机排放情况(227)
14.2中国的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标准(230)
14.3中国发动机冷却液的质量监管体系(241)
14.4中国OEM厂家冷却液的技术标准要求(248)
第15章发动机冷却液的生产与管理(250)
15.1原材料的质量要求(250)
15.2冷却液的生产(257)
15.3冷却液的储存与运输(258)
15.4发动机冷却液的回收和循环使用(258)
第16章发动机冷却液的选择与使用(260)
16.1发动机冷却液的颜色(260)
16.2发动机冷却液的使用与维护(SAE J814标准)(261)
16.3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的使用指导(269)
16.4OAT冷却液的使用指导(269)
16.5丙二醇冷却液的使用指导(270)
16.6发动机冷却液的使用过程维护(270)
参考文献(271)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本书对各个市场上常见的冷却液的问题给予详细解答。按照汽车环保排放法规和节能法规带来的发动机技术进步历程,介绍了发动机冷却液从非环保的亚硝酸盐、铵盐和磷酸盐NAP配方技术到满足欧Ⅲ之前排放标准发动机使用的环保长效NAP-Free(不含亚硝酸盐、铵盐和磷酸盐配方)冷却液、满足欧Ⅲ和欧Ⅳ发动机全有机酸盐OAT冷却液、新满足欧Ⅴ和欧Ⅵ发动机的S-OAT和LP-OAT有机酸型发动机冷却液、美国标准定义的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新的低电解质含量的低水和无水冷却液、电动汽车和电子原件和太阳能热管理系统冷却液等。分析比较了发动机冷却液的检测和试验方法、OEM规格标准以及世界和中国的发动机冷却液市场情况,阐述了冷却液的生产、质量管理,选择、使用及维护的知识和经验。本书目的在于向冷却液生产、研发、销售人员、汽配维修人员、司乘人员等提供全面系统的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技术和知识,引导并指导广大消费者合理选择、使用和维护发动机冷却液。
本书可供冷却液生产企业及汽修专业技术人员作学科指导书,也可以供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
媒体评论
本书目的在于向冷却液生产、研发、销售人员、汽配维修人员、司乘人员等提供全面系统的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技术和知识,引导指导广大消费者合理选择、使用和维护发动机冷却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