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48.92 6.3折 ¥ 78 全新
仅1件
作者吴建生主编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131809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5505869
上书时间2024-11-20
前言
第一章 汉语方言俗语概说
1.1 俗语的界定
1.2 汉语方言俗语
1.2.1 汉语方言俗语的范围
1.2.2 汉语方言俗语的甄别
1.2.3 汉语方言俗语的分类
1.3 汉语方言俗语研究概述
1.3.1 汉语方言俗语研究著作
1.3.2 汉语方言俗语研究论文
1.3.3 汉语方言俗语辞书
1.4 小结
第二章 汉语方言俗语语料库建设
2.1 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及其运用
2.2 国内外语料库建设情况概述
2.2.1 国外语料库建设情况
2.2.2 国内语料库建设情况
2.2.3 汉语方言语料库建设情况
2.2.4 汉语方言俗语语料库建设情况
2.3 汉语方言俗语语料库建设概述
2.3.1 建立汉语方言俗语语料库的意义
2.3.2 汉语方言俗语语料库建设的可行性
2.3.3 相关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2.4 汉语方言俗语语料库的建设过程
2.4.1 语料的数字化
2.4.2 语料库基本框架设计
2.4.3 采用的技术手段
2.4.4 难点与解决方案
2.5 汉语方言俗语语料库的功能展示
2.5.1 软件结构
2.5.2 功能简介
2.5.3 软件界面
2.6 汉语方言俗语语料库的规模拓展与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升级空间
2.6.1 方言俗语语料库的规模拓展
2.6.2 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升级空间
2.7 小结
第三章 汉语方言俗语的地域差异
3.1 词汇差异
3.1.1 名词差异
3.1.2 动词差异
3.1.3 形容词和副词差异
3.2 语法差异
3.2.1 词素顺序不同
3.2.2 语序不同
3.2.3 词性或句法功能发生变化
3.3 风格差异
3.3.1 语体差异
3.3.2 语用差异
3.4 语类转换
3.4.1 惯用语的语类转换
3.4.2 成语的语类转换
3.5 语长差异
3.5.1 惯用语的语长增加
3.5.2 谚语的语长增加
3.6 小结
第四章 汉语方言俗语的同一性和同义性
4.1 汉语方言俗语的同一性
4.1.1 同一性的表现形式
4.1.2 歇后语的同一性分析
4.1.3 语类不同的方言俗语之间的同一性
4.2 汉语方言俗语的同义性
4.2.1 方言俗语同义性的表现形式
4.2.2 方言歇后语的同义性分析
4.2.3 语类不同的方言俗语之间的同义性
4.3 汉语方言俗语同一性和同义性的区别与联系
4.3.1 方言俗语的同一性和同义性的鉴别
4.3.2 方言俗语的同一性和同义性的联系
4.3.3 方言俗语同一性和同义性的连续统
4.4 小结
第五章 山西方言俗语例释
说明
例释
附录 汉语方言俗语语料库收录书目表
一、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本)
二、方言著作
三、方言俗语著作
四、田野调查目录表
参考文献
第一章汉语方言俗语概说
1.1俗语的界定
“俗语”之名,古已有之。早在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东汉班固《汉书・路温舒传》中说:“故俗语日:画地为狱,议不人;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厉之风,悲痛之辞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濡水》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濡水....西北人难河。‘濡’‘难’声相近,狄俗语讹耳。”但是仔细分析,上面这三例中的“俗语”,表示的意思并不一样。第一例中的“俗语”,指的是民间流传的说法;第二例中的“俗语”,表示“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第三例中的“俗语”,则是方言土语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俗语”的解释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叫俗话。”②《辞海》(第七版)则释为:“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往往带有一定的方言性。”(
可以看出,几部权威工具书并没有对“俗语”做出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解释。这表明,虽然“俗语”一词的运用历史悠久,但学术界对于“俗语”的内涵和外延至今尚未完全厘清。
学者们对于俗语性质范围的讨论也一直在进行中。吕叔湘先生在《中国俗语大词典》●序言里说:“俗语,或者俗话,是一种广泛的名称。”“典型的俗语是所谓谚语,这是各国语言里都有的一种东西,英语里的名称是proverb。”“俗语里还包括一种早先叫作‘俏皮话’而现在统称‘歇后语’的东西。它的灵魂是机智却不一定有教育意义。”张清常先生在《常用俗语手册》②序中指出,俗语是反映人民的心愿,记录社会生活和人生经验的语句,“包括谚语、格言、警句和俚语中成句话的一些说法等等”。屈朴在《俗语古今》一书中指出,“汉语俗语是指包括口语性成语和谚语、歇后语、格言、惯用语、俚语等在内的定型化或趋于定型化的简练的习用语汇和短语”,“俗语具有口语性、通俗性,是一种定型化的习用语式,大多数俗语都具有生动、形象或哲理性特点”。马国凡、马叔骏在《俗语》●一书中指出:“‘俗语’一词,历来缺乏精确的定义,也没有语言结构上的界定。”经过分析后他们认为,俗语是熟语中的一类,也属于种概念,它强调的是通俗,包括“谚语、歇后语、通俗的成语、通俗的成句”。徐宗才在《俗语》⑥一书中指出:“很多语言学者试图给俗语下个完美的确切的定义,但由于对俗语的性质、俗语的范围等重大问题认识和理解的不同,定义也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迄今尚无定说。”徐著认为,在俗语的范围上,有广义的理解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理解,如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前言中指出的:“俗语应该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而不应该包括方言词、‘俗语词’、来自书面系统的成语和来自名家名篇的名言警句。”狭义的理解,如徐宗才在《俗语词典》前言中所说:“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一种语类,它不同于谚语,也不同于歇后语,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俗语包括大部分谚语和小部分歇后语。对俗语做狭义理解的还有王勤,他认为,“在汉语大于词的固定词汇材料中,……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科研项目“汉语方言俗语语料库建设研究”的书面研究成果。该课题成果结项鉴定为优秀。书中对汉语方言俗语的学术界定及其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重点阐述了汉语方言俗语语料库的建设以及该语料库的应用功能;并在语料库支持下对汉语方言俗语作了全新而深入的专题研究;还详细列举解释了山西境内不同方言区的五个代表点的1600余条俗语(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成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