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3.65 4.9折 ¥ 48 全新
仅1件
作者刘勇,汤晶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21493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7262811
上书时间2024-11-16
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马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首席专家。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与一等奖。
汤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发表多篇论文。
引言 苦难铸成的文学
第一章 命定独行的一生
“后花园”中短暂的童年
步履匆匆:跋涉与流亡
难以归类的天赋型作家
第二章 《生死场》:一个民族的受难史
荒野里生存的挣扎
越轨的笔致
力透纸背话生死
第三章 《呼兰河传》:漂泊灵魂的精神皈依
碎片化书写中的温情与孤独
随性而作的诗意笔法
“画出”的《呼兰河传》
第四章 《小城三月》:人生悲剧的隐喻
最经典也最深刻的自传
谱写怅惘愁怨的生命挽歌
绝望的诗情与恒久的遗憾
第五章 刹那却永恒的芳华
鲁迅等人的记录
家人朋友们的回忆
后来者们的研究
第六章 从未有过黄金时代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对萧红的误读
萧红何以成为“现象”
引言 苦难铸成的文学
萧红,仅仅活了短短的31年,盛年而殁,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名篇,成为一位独特而不可复制的现代文学作家,被誉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 a。如今,萧红离开我们已经80多年了,但我们依然在阅读她的作品、依然在谈论她的人生。今天我们再读萧红,是因为她作品中独立的思想,也是因为她的敏感与不幸;是因为她作品中稚拙的表达,更是因为她的孤独与忧愁;是因为她作品中犀利的笔锋,同时还因为她的怨恨与不甘;是为了走近她敏感细腻的精神世界,为了在她a 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萧红作过这样一段精彩的阐述:
萧红是 30 年代的文学洛神。她是“诗之小说”的作家,以“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笔致,牵引小说艺术轻疾柔美地翱翔于散文和诗的天地。
充满灵性的作品中感受命运的苦难与生存的价值。我们阅读萧红、谈论萧红,归根到底,阅读和谈论的是文学与人生的根本关系。
萧红31年的人生是曲折迂回、坎坷多艰的31年。很多人的100年都只是一根平直的线,萧红仅仅31年的人生却已经给我们留下无数值得回味和思考的人生问题。萧红是一位有着壮士心、女儿情、孩子气的作家。萧红的一生,是饥饿与苦难如影随形的一生,是借笔刻字、以字写命的一生,也是在流浪中不断用生命成就文学的一生。萧红的人生与创作受到海内外学者和读者关注,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性。1995年,在萧红诞辰纪念日前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萧红的故乡呼兰发去信函,称“萧红是世界当代优秀女作家”。萧红是谁?作为一位传奇的作家,在荧幕上,在剧场里,人们扮演过萧红,极力演绎她的一生。但萧红的扮演者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她们太靓丽了,她们都不是萧红,萧红没有那么靓丽,却比她们复杂、丰富、深沉,特别是比她们痛苦。可以说,萧红一生的成败都来自痛苦。萧红是一个故事很多的人;萧红是一个很孤独的人;萧红是一个朋友很多的人;萧红是一个典型的作家胚子;萧红是一个充满“恨”的人;萧红是一个一路坎坷的人……萧红一生在时代的苦难和个人情感生活的波折中备尝艰辛,一生在颠沛流离中行色匆匆,可她手中的笔也因此浸满苦难、满含生命之气,笔下的文字就像广袤而葳蕤的原野一样,气贯长虹。萧红一生命运坎坷:逃婚、被家族开除族籍、复杂而纠葛的感情,在战乱年代颠沛流离,最终凄凉死去。萧红一生的苦难具有终生的创伤性,因而在她的笔下,她对粗糙而残酷的生存现实、难以为继的生活现状和粗鄙卑微的灵魂有着深入的体察和感受。
萧红是一个特殊的女人,这种独特性和复杂性也造就了她作为作家的特殊性。萧红是东北作家群的一员,但又超越了东北作家群的群体特征。东北作家群带来的是一股清新而狂野的雄风,而萧红是其中个性最为鲜明、风格最为独特的一位。萧红的创作具有左翼文学的特质,但又超出了左翼文学的范畴。萧红是一位女作家,具有女作家的细腻和敏感,但又超越了女作家的共性,更具有粗犷、青涩、孤独的特有个性。萧红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自然与左翼作家、东北作家群成员、女作家的身份等有关,但更与超越这些身份的价值有关,更与她自己独特的风格魅力与人格魅力有关。这印证了一个重要观点:作家的价值不属于类型,永远属于自己。今天我们再读萧红,是因为她作品中独立的思想,也是因为她的敏感与不幸;是因为她作品中稚拙的表达,更是因为她的孤独与忧愁;是因为她作品中犀利的笔锋,同时还因为她的怨恨与不甘。骆宾基在《萧红小传》中强调,“她真正孤独地面对着社会了。
和社会接触了,她感到那敌对的阵营是广大的,所有那些奇怪地注视她的眼光、所有那些轻蔑与怜悯都同样地损伤她,都同样证实她的孤立”。萧红生活在一个任何思想都能够迸发出来的文学时代。我们今天来读萧红,越读越会发现萧红的文学世界的确非常丰富,萧红是难以归类的。曾经我们只是把萧红放在“左翼文学”这样一个大的框架里面去认识。实际上,萧红的文学世界远远比我们所理解的更加丰富。萧红的文学世界非常广阔、最具文学精神也最触及文学本质。萧红的文学世界中有很多关键词,比如说生存、民族、女性、饥饿、自由、诗性……这些都涉及文学的本质,而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学个性。我们在讨论文学的时候,不能仅从文辞上去讨论,因为这样会忽略真正具有文学本质的东西。文学的本质应该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意义――对于人类永恒困境的描写和对于人类精神永恒的提升。而这种文学本质的东西,在萧红的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萧红无法归类,不可替代,不能重复。她的文字自带光芒,看上去很直接、明了,但特别传神。萧红在每一种文体上都有自己的写作思考,她绝大多数散文都可以作为她的自叙传来认知,但她的小说又不是这样,她的小说带有非常明显的民间色彩与深刻的悲悯。在萧红的文学世界中,我们能看见那些很小、很卑微的人,看见萧红对他们深刻的体恤与同情。
遭遇痛苦与沉思痛苦,萧红一生的成败都在于此。大概没有一位女作家经历过萧红如此大、如此多的痛苦,尤其和冰心这位一生写爱的百岁老人相比,萧红一生都没和半个爱字沾边。现当代女作家对爱的书写是有变化的,冰心写“母爱是伟大的”,而对萧红来说,她的母爱连一半都没有……
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读书还是要以经典和格调高雅的作品为主,培养纯正的阅读口味很重要。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经典的伟大之处在于常读常新,每个时代都能读出新的感悟。在碎片化阅读时代,经典阅读更应当被提倡和践行。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经典作品,是照亮人生的一盏盏明灯,是民族文化的风骨与文脉。读经典,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读以及怎么读。
萧红的人生仅有31年, 却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名篇, 成为一位独特而不可复制的作家, 被誉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她的文字里有壮士心、女儿情、孩子气, 浑然兼备了男性作家的刚硬和女性作家的细腻。今天我们读萧红, 不但要读她对苦难的抗争, 更要读她文字中的细腻敏感, 感受有限的、单线的人生与无限的、绵延的人类命运连接在一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