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大历史·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978752174380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7.7
6.5折
¥
5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韩]刘银圭,[韩]李春山,[韩]崔润善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21743807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1662961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毕业于首尔大学师范学院历史教育系,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现任首尔瑞草高中历史教师。执笔《历史图册》等高中历史教科书,参与大历史教师培训项目后开始从事大历史图书的创作。 毕业于首尔大学师范学院历史教育系,现任首尔乌山中学历史教师。任首尔市教育厅课堂咨询支持团委员,是历史教育研究所“课堂研究科目学会”成员,致力于让学生感受到学历史的乐趣,也关注跨文化家庭学生的发展。
目录
引言 城市是怎么发展的?
1
城市的诞生
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
神的都市
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最初的知识体系——文字与日历
城邦的变迁与帝国的诞生
拓展阅读
金字塔不是一天建成的
最早的巨型城市罗马
2
帝国的城市
首都的诞生
皇帝的都市
宽容的城市
智慧的殿堂
首都的衰落与帝国的衰退
15世纪在美洲崛起的帝国的城市
3
商业城市
胡椒贸易与商业城市的发展
商业城市之间的联系
早期近代国家的形成
14世纪欧洲优选的城市巴黎
中国的商业城市开封
……
内容摘要
城市的诞生 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将地球上城市的产生比喻为宇宙空间中恒星的出现。在早期宇宙中,散落在各处的星云受重力影响相互吸引,聚在一起形成恒星。这些恒星如同君主,牵引着其周边一定空间内的其他物体,对周围空间起到支配作用。散落着无数农村的地球上城市的出现就与此相似。 随着农村内部的社会和经济关系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共同体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出现了新的复杂空间,那就是城市。城市在一定范围内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成为它所在空间的中心。最初,城市起源于负责祭祀的神圣区域,后来逐渐吸引周边农村的资源,并为农村提供了活力。这种运行模式就像太阳系中的太阳吸引一些行星并为其提供能量一样。 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 1849年,英国考古学家洛夫特斯在伊拉克南部地区挖掘遗迹时,发现了约2米高的巨型城墙的痕迹。后来,人们还在这里发现了巨型神殿一金字塔的地基。废墟中还出土了楔形文字,这些信息使人们逐渐了解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乌鲁克的政治和社会。 公元前3500年,乌鲁克建造了长9.5千米的双层圆形城墙,该空间中生活着3万~5万人。从人口构成、职业、人际关系来看,这里呈现出与周边的农村不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此,地球上第一次出现了“城市”这一空间。 也许是受乌鲁克的影响,乌鲁克的周边产生了乌尔、拉伽什等十余座城市。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下游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有“新月沃地”之称的东部边缘地区,苏美尔人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开始了农耕生活。当时,该地区并不适合很多人以农业为生。大河每年泛滥,时常有发洪水的危险,由于平原地处河的下游,因此当地有很多湿地,并不适宜人类居住,加之夏天非常干燥,也不适合农耕。 那么,什么是该地区最早出现城市的原因呢?什么是适宜城市出现的“金发姑娘条件”呢?为了实现城市的发展,需要有大量人口聚集在一定的场所,还需要有能够维持这些人生存的充足粮食。在城市生活的很多人与粮食生产没有关系,只有以充足的农业生产力做支撑,确保包括不从事农业的人口在内的居民生存的粮食,才能形成城市。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城市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公元前4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气候开始逐渐变得干燥。非洲撒哈拉一带也大约从该时期开始由草原变成沙漠。气候的变化使广泛分布于新月沃地的农村中的一部分人开始聚集到水源丰富的江河下游地区。江河下游地区原本潮湿多水,不适合农耕或居住,但由于气候变得干燥,湿地干涸,从而产生了新的耕地和适宜居住的地方。 在年降水量少于100毫米的非常干燥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时,需要引河水进行灌溉,这不仅需要修建防洪堤坝,还需要有储水的水库,有往农田里引水或从湿地里抽水的水渠,以及水闸等协助供水的设施。只要能够顺利进行灌溉,就可以向周边多个共同体提供充足的粮食。因此,早期城市出现在能够进行灌溉的大河流域。 那么,为什么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气候干燥的带地区呢?当然,在东南带地区也有种植热带作物的农村。该地区种植的热带根茎类作物,只要割掉根茎的很好,再将其插入土里,植物就可以生长和繁殖,产量也会增加。此外,在岛屿和沿海地区,还可以利用木筏或船只捕鱼。由此可以推测该地区的生产率高于美索不达米亚等气候干燥的地区。 热带地区的农民因为有适合农耕的气候,不需要专门收获或储存粮食,而是直接在耕地上收获、储存。但带地区的农民只能在一定时期内种植、收获,还必须把剩余的谷物储存起来。由于要储存粮食,因此形成了最初的城市。为了防止多余的粮食被掠夺,军人或神职人员等非生产职业的人开始出现在城市里。农民认为只要这些人能守护自己,就乐意向其支付一定的报酬。新的职业类型逐渐朝专业化发展,也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制作物品的专门手工业者出现后,就需要有卖东西的商人。人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越来越高,纠纷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对此进行调解的法律与法律的执行者。由此,农村朝更为复杂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城市。
主编推荐
1.《万物大历史》用10个转折点、20个提问,清晰串连宇宙、生命、人类文明的整个历史 如果6500万年前,陨石没有掉落在地球,那么地球上的生命体现在会进化成了什么样子? 如果大爆炸以其他的方式进行,那么宇宙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宇宙究竟从何而来? 我们又为什么而活? 这套《万物大历史》就是在探讨这样的重大问题时诞生的,以在137亿年的时间线上展开的10个转折点、20个提问为基础,整合了宇宙、生命、人类文明历史。这次的“人类篇”从“农耕怎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帝国是怎么产生并消失的”,讲到“世界是怎样被连接在一起的”,后续还将有完结篇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2.这套书运用大历史思维,让庞杂的全科知识变得一目了然 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打破学科壁垒的思考方式才能成功,这也是这套大历史的研究方法和意义——教给孩子们建立起“过去是所有事件发生的原动力”的大历史思维,和跨学科知识体系,对存在于宇宙、自然和文明中我们进行定位,并找到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的答案。 3.知识硬核但好看好玩,弥补课堂空白,锻炼青少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少年在课堂之外为了满足好奇心,常会翻阅成人书籍,但对许多问题依旧渴望得到体系化的答案。这套《万物大历史》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是一部走出学术,面向普通人群的好看、好玩的教养读物。本系列精选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弥补了课堂教育中的缺憾,是将“大历史”学派理念应用到青少年教育上的丛书。 对于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接受教育的青少年来说,大历史是非常需要掌握的思维方式,因为在历史的大转折点上,可以洞察到宇宙物质的开放性、生命的多样性、相互关联性,也就是锻炼将从宇宙开始到现代社会的巨大历史串成一条线的洞察力,以及对于宇宙、生命、文明和自身的洞察力。在给予青少年阅读快乐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告诉他们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有怎样的意义。 4.为青少年提供对自己、对世界的新认识,有助于价值观的建立 大历史系列所向往的教育目标在于“态度的变化”,因为通过学习大历史,我们想要回答人人关心的“我们怎样生活得更好”的实际问题。 理解大历史的核心就是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也就是拥有开放性思想。这套书的目的也是给我们展示在宏观的构架中宇宙、地球、人类等不同研究对象所持的普遍性及多样性,及其展现出的相互关联性。所以在学习大历史时,比起知道细微的信息、陈旧观念,重要的是对整体的把握、对全局的思考,并在全新的完整知识体系之上,对自身生活及人类本身拥有新的认知。
精彩内容
“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资助,得以在全球得到传播和发展。因其理论新颖,观点独特,跨学科跨领域,正在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大历史”的概念和视角除了在学术界有价值,更是一个能走出学术扩大到普通人群的非常好的看历史的思维和视角。《万物大历史》系列正是韩国创造的一套面向青少年教养读物,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套书在韩国上市以来,不仅市场反响较好,而且获得赞誉无数,被评为学校图书馆期刊推荐图书、晨读推荐图书等。 从最初的城市到帝国城市、商业城市、贸易城市、工业城市,再到今天的现代城市 城市在人类历史上不断进化、发展 城市与国家究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城市在人与财富的聚集、知识与商品的频繁交换中发展起来。新的职业人群与阶层,使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形成了维持城市发展的法律、制度与文化。通过集体学习,我们实现了知识体系与技术的革新,城市也成为呈现人类文明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场所。这本书将带你了解我们生长的地方是如何繁荣起来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