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之门:上海图景:pictures of Shanghai978720816188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之门:上海图景:pictures of Shanghai978720816188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1.69 2.0折 5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玛丽·宁德·盖姆韦尔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1887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9822672

上书时间2024-11-13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编者的话

 

《中国之门:上海图景》是一部详细描写20世纪初上海城市面貌的著作。本书英文原名为:“The Gateway to China:Pictures of Shanghai”,*版于1916年出版,20世纪20年代又推出修订版。修订版扉页上没有注明具体出版时间,根据正文内容推测,应出版于1923年。本书根据修订版译出。作者根据其多年在上海的生活经历,结合其他历史材料,面向西方读者,详细描绘了上海的城市演变、市政建设、街道交通、商业、教育、出版、传统习俗、慈善事业、新式工厂、社会民生、基督教传教等多方面内 容。

 

作者玛丽·宁德·盖姆韦尔(Mary Louise Ninde Gamewell,1858—1947),是一名美国女性,其父威廉·沙维尔·宁德(William Xavier Nnide,1832—1901)在美国从事神学教育工作,于1884年成为一名主教。1909年,玛丽与美以美会传教士贾腓力(Francis Dunlap Gamewell,1857—1960)结婚,成为其第二任妻子。贾腓力还是一名工程师和教育家,在中国活动多年,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两人成婚后共同在中国生活,从事传教工作。玛丽有多部以中国为主题的著作,包括《中国之门:上海图景》、《民国新生》(New Life Currents in China,1919)、《明光:晨光之城》(Ming-Kwong:City of the Morning Light,1924)等;其与丈夫共同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被汇集为《中国影像1909—1911》(Views Taken in China 1909—1911),现藏于美国南卫理公会大 学。

 

《中国之门:上海图景》的出版有几方面价值。首先,本书行文通俗,内容翔实,对20世纪初的上海历史面貌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熊月之先生主编的《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详细梳理了以近代上海为主题的西方著作,其中就列举了本书,称本书是影响较大的通俗类著作之一。作者对上海的描绘细致,大多经得起考证与推敲,并没有刻意夸大或隐瞒,因此具有一定可信度,可供了解上海历史所用。其次,本书以一种发展、进步、肯定的眼光看待上海,并留意到上海新旧元素融合并存的特征。作者将上海视为“中国之门”,称上海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研究整个中国的缩影,新旧事物以及古今习俗都奇特地融合在一起,比远东任何一座城市都更能凸显变革之中的东方特色。这一概括即便放在今天也部分适用。作者重点关注上海自开埠之后,在西方文明影响之下,在市政建设、教育文化、社会治安、工业商业、社会救济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同时对中国的传统因素也没有忽略,用了一定篇幅去描写上海华界的发展、中国传统习俗面对西方文化影响时的尴尬与回应。再次,作者还体现出一种富有同情的眼光,对上海的底层百姓生活予以了积极的关注,详细描述了上海工厂里普通工人的悲惨遭遇,以及流浪儿童的收容等,体现出对慈善事业的积极提 倡。

 

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有助于今天的读者了解上海历史、上海文化,了解一百年前的上海如何具有国际大都市的气象、充满朝气和活力。本书涉及上海历史知识点甚多,译者及编者尽可能对其中可考证之处进行注释,便于读者阅 读。

 

作者毕竟是西方人,虽然已经尽可能以同情眼光看待中国,但仍有身份所导致的局限性,在个别章节有对中国无意识的歧视性描写,一些表述及观点也不够准确。同时由于作者的传教士身份,在行文中不免对与传教有关的机构、事件、人物等有溢美之词。为尽可能保持本书原貌,我们仅对局部文字作适当处理。以上请读者注意鉴别。



 
 
 
 

商品简介

为什么说20世纪初的上海是“中国之门”?本书的回答是:上海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研究整个中国的缩影,新旧事物以及古今习俗都奇特地融合在一起,比远东任何一座城市都更能凸显变革之中的东方特色。本书以一种发展、进步、肯定的眼光看待上海,强调上海新旧元素融合并存的特征。除了详细描绘上海自开埠之后的市政建设、街道交通、商业、教育、文化、习俗、慈善事业、工业、民生、基督教传教等多方面发展,还描写了中国传统习俗面对西方文化影响时的回应,以及揭露了工人、流浪儿童等底层百姓的悲惨遭遇。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去更加贴近当年那个已经具有国际大都市气象、充满进步的朝气和活力、处在变化与矛盾中的上海。



作者简介
玛丽·宁德·盖姆韦尔(1858—1947),美国女性作家,是美以美会传教士贾腓力的第二任妻子,两人成婚后共同在中国生活,从事传教工作。玛丽有多部以中国为主题的著作,包括《中国之门》、《民国新生》(New Life Currents in China,1919)、《明光:晨光之城》(Ming-Kwong:City of the Morning Light,1924)等;其与丈夫共同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被汇集为《中国影像1909—1911》(Views Taken in China1909—1911)。

目录
 编者的话.001 修订版序言.001 序言.001 *章.城市之演变.001 第二章.城市之.007 第三章.街道之漫谈.024 第四章.店铺之魅力.037 第五章.持家之难题.050 第六章.交通之点滴.064 第七章.学堂之印象.075 第八章.行业之翘楚——商务印书馆.091 第九章.华界之实况.101 第十章.新旧之习俗.113 第十一章.上海之婚俗.126 第十二章.外国人慈善之举.136 第十三章.中国社会服务之成就.147 第十四章.工厂之传奇与悲悯.160 第十五章.新教故事之扉页.173 第十六章.今日之上海.189 

内容摘要
     章城市之演变 从远古时代开始,长江人海口处就有大量的淤泥沉积,这些淤泥都是被浩浩荡荡的浊黄江水从遥远的西部冲积至下游的。久经累积,水变成了泥滩,泥滩变成了绿野。约莫1000年前,几个渔民来到这一片冲积物上定居,他们那原始落后的小村庄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了今日的上海。上海意指“海上之埠”,但如今这座城市离海岸有60英里远。流经上海的黄浦江是长江的支流,在过去五十年间,河道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只有不断疏浚才能保持河道通畅。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并没有迹象显露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渔村拥有不可限量的未来;但苍天不负有心人,1075年有位负责航运和海关的官员被派驻至此,自那时上海便开始繁荣起来。500年后,这个地方俨然已经发展成东方的雅典,因其音乐家、诗人、散文作家及政治家而闻名。这里也孕育了闻名遐迩的女性,这里的女性被赞誉为集美德和孝道于一身的典范。与人类一样,这座城市也有其浮沉起落。这里三番五次受海盗侵扰,遭台风横扫,被暴雨浇灌。虽然地处的纬度与佐治亚州的萨瓦纳市(Savannah)一样,但是在有一年凛冽的冬天,这座城市几乎被大雪吞噬,江面上全结着冰,人类和动物都冻得几近死亡。 据估计,19世纪初,上海人口已达50多万,而且其发展势头依然方兴未艾。上千艘竖着船桅的古色古香的中式帆船涌向锚泊地,每一艘都涂得很花哨,宛若一条瞪着眼睛的鱼——因为中国的水手说,一艘船若无眼睛要如何看清航向?对于长江流经的中游省份以及沿江各地来说,上海都是人来车往的港口。早在开埠之前,这座城市的商业潜力就已经挖掘了大半,“海上霸主”的地位就已经确立了。 1842年,这座城市——与其他四座城市一起——被大不列颠强行打开了大门,成为通商口岸,进入了历目前的一个重要时期。批在这座城市居住的西洋人是英国领事及其随员。在此居住的英国人当务之急就是要获取土地,设立较为的租界。他们很快就发现选中地方是一回事,而要得到这块地方又接近是另一回事。选中的地方位于这座中国城市的北部和西部,大多是用于耕作的农田,零零落落可见村庄,时时处处都有坟墓——隆起的、杂草丛生的金字塔形土墩。一如既往很棘手的问题是坟墓,买家们认同坟墓不应受到惊扰。当英国人很后得到这块土地的时候,他们认定这场斗争甚至要比占领这座城市还要更加艰难、更伤脑筋。法国紧随英国之后,要求中国人给予他们特权,稍后美国人亦是如此,他们遇到的阻力和反对的声音都要更小,简直在悄无声息之间就据为己有了。 据记载,到1848年——租界已设立五年——外国人口总计100多人,其中有一些妇女。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地设想一下当时那个社会的生活环境吧!炎炎夏日,没有避暑山庄,没有凉飕飕的和风,没有电扇降温消热,没有冰镇的饮料,没有蚊帐遮挡苍蝇蚊子。街头溜达的乐趣因卫生条件的欠缺而荡然无存,即便是在附近的郊区漫步也让人几乎无法忍受,因为农田里用粪便做肥料。霍乱、瘟疫和其他的东方疾病猖獗,座外国公墓里那些被心如刀割的人儿用泪水浸湿的小土墩,传神地讲述了众多年轻生命为成就今日上海而献身的故事。 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那是一股让这个国家动乱十四载、差点推翻清王朝的力量——对上海的影响,是上海历目前的一件大事。激昂的太平军从西部出发一路挺进,附近的老百姓在他们抵达之前就逃到了上海。按照原先由外国人制定的《上海租地章程》,租界内是止中国人居住的。然而,那些惊慌失措的避难者却不受制止。他们起初在郊区扎营,但很快就推搡着挤了进去,涌入了租界,通行无阻。为了安置他们,建了很多棚屋。他们的人数犹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就成百成百地往上涨,房地产投机者收获颇丰,因为这些逃难的人往往是些有钱人,付的租金都很好可观。这些投机者中有很多人因这样的好运气变得喜不自持,继续疯狂地造房子,于是等这场起义结束的时候,他们便损失惨重,因为许多人就像当时一窝蜂地挤进来那样,又一窝蜂地离开了。中国人大举外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当时租界实施的卫生条例,他们提心吊胆,唯恐外国人会充分控制住中国官员,甚至在内陆城市实施这些让他们憎恶的规定。不过,还是有大量的人留了下来,享受租界为他们提供的保护…… P1-3

精彩内容
 编者的话 《中国之门:上海图景》是一部详细描写20世纪初上海城市面貌的著作。本书英文原名为:“The Gateway to China:Pictures of Shanghai”,*版于1916年出版,20世纪20年代又推出修订版。修订版扉页上没有注明具体出版时间,根据正文内容推测,应出版于1923年。本书根据修订版译出。作者根据其多年在上海的生活经历,结合其他历史材料,面向西方读者,详细描绘了上海的城市演变、市政建设、街道交通、商业、教育、出版、传统习俗、慈善事业、新式工厂、社会民生、基督教传教等多方面内 容。 作者玛丽·宁德·盖姆韦尔(Mary Louise Ninde Gamewell,1858—1947),是一名美国女性,其父威廉·沙维尔·宁德(William Xavier Nnide,1832—1901)在美国从事神学教育工作,于1884年成为一名主教。1909年,玛丽与美以美会传教士贾腓力(Francis Dunlap Gamewell,1857—1960)结婚,成为其第二任妻子。贾腓力还是一名工程师和教育家,在中国活动多年,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两人成婚后共同在中国生活,从事传教工作。玛丽有多部以中国为主题的著作,包括《中国之门:上海图景》、《民国新生》(New Life Currents in China,1919)、《明光:晨光之城》(Ming-Kwong:City of the Morning Light,1924)等;其与丈夫共同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被汇集为《中国影像1909—1911》(Views Taken in China 1909—1911),现藏于美国南卫理公会大 学。 《中国之门:上海图景》的出版有几方面价值。首先,本书行文通俗,内容翔实,对20世纪初的上海历史面貌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熊月之先生主编的《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详细梳理了以近代上海为主题的西方著作,其中就列举了本书,称本书是影响较大的通俗类著作之一。作者对上海的描绘细致,大多经得起考证与推敲,并没有刻意夸大或隐瞒,因此具有一定可信度,可供了解上海历史所用。其次,本书以一种发展、进步、肯定的眼光看待上海,并留意到上海新旧元素融合并存的特征。作者将上海视为“中国之门”,称上海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研究整个中国的缩影,新旧事物以及古今习俗都奇特地融合在一起,比远东任何一座城市都更能凸显变革之中的东方。这一概括即便放在今天也部分适用。作者重点关注上海自开埠之后,在西方文明影响之下,在市政建设、教育文化、社会治安、工业商业、社会救济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同时对中国的传统因素也没有忽略,用了一定篇幅去描写上海华界的发展、中国传统习俗面对西方文化影响时的尴尬与回应。再次,作者还体现出一种富有同情的眼光,对上海的底层百姓生活予以了积极的关注,详细描述了上海工厂里普通工人的悲惨遭遇,以及流浪儿童的收容等,体现出对慈善事业的积极提 倡。 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有助于今天的读者了解上海历史、上海文化,了解一百年前的上海如何具有国际大都市的气象、充满朝气和活力。本书涉及上海历史知识点甚多,译者及编者尽可能对其中可考证之处进行注释,便于读者阅 读。 作者毕竟是西方人,虽然已经尽可能以同情眼光看待中国,但仍有身份所导致的局限性,在个别章节有对中国无意识的歧视性描写,一些表述及观点也不够准确。同时由于作者的传教士身份,在行文中不免对与传教有关的机构、事件、人物等有溢美之词。为尽可能保持本书原貌,我们仅对局部文字作适当处理。以上请读者注意鉴别。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