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门:上海图景》是一部详细描写20世纪初上海城市面貌的著作。本书英文原名为:“The Gateway to China:Pictures of Shanghai”,*版于1916年出版,20世纪20年代又推出修订版。修订版扉页上没有注明具体出版时间,根据正文内容推测,应出版于1923年。本书根据修订版译出。作者根据其多年在上海的生活经历,结合其他历史材料,面向西方读者,详细描绘了上海的城市演变、市政建设、街道交通、商业、教育、出版、传统习俗、慈善事业、新式工厂、社会民生、基督教传教等多方面内 容。
作者玛丽·宁德·盖姆韦尔(Mary Louise Ninde Gamewell,1858—1947),是一名美国女性,其父威廉·沙维尔·宁德(William Xavier Nnide,1832—1901)在美国从事神学教育工作,于1884年成为一名主教。1909年,玛丽与美以美会传教士贾腓力(Francis Dunlap Gamewell,1857—1960)结婚,成为其第二任妻子。贾腓力还是一名工程师和教育家,在中国活动多年,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两人成婚后共同在中国生活,从事传教工作。玛丽有多部以中国为主题的著作,包括《中国之门:上海图景》、《民国新生》(New Life Currents in China,1919)、《明光:晨光之城》(Ming-Kwong:City of the Morning Light,1924)等;其与丈夫共同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被汇集为《中国影像1909—1911》(Views Taken in China 1909—1911),现藏于美国南卫理公会大 学。
作者简介 玛丽·宁德·盖姆韦尔(1858—1947),美国女性作家,是美以美会传教士贾腓力的第二任妻子,两人成婚后共同在中国生活,从事传教工作。玛丽有多部以中国为主题的著作,包括《中国之门》、《民国新生》(New Life Currents in China,1919)、《明光:晨光之城》(Ming-Kwong:City of the Morning Light,1924)等;其与丈夫共同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被汇集为《中国影像1909—1911》(Views Taken in China1909—1911)。
精彩内容 编者的话 《中国之门:上海图景》是一部详细描写20世纪初上海城市面貌的著作。本书英文原名为:“The Gateway to China:Pictures of Shanghai”,*版于1916年出版,20世纪20年代又推出修订版。修订版扉页上没有注明具体出版时间,根据正文内容推测,应出版于1923年。本书根据修订版译出。作者根据其多年在上海的生活经历,结合其他历史材料,面向西方读者,详细描绘了上海的城市演变、市政建设、街道交通、商业、教育、出版、传统习俗、慈善事业、新式工厂、社会民生、基督教传教等多方面内 容。 作者玛丽·宁德·盖姆韦尔(Mary Louise Ninde Gamewell,1858—1947),是一名美国女性,其父威廉·沙维尔·宁德(William Xavier Nnide,1832—1901)在美国从事神学教育工作,于1884年成为一名主教。1909年,玛丽与美以美会传教士贾腓力(Francis Dunlap Gamewell,1857—1960)结婚,成为其第二任妻子。贾腓力还是一名工程师和教育家,在中国活动多年,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两人成婚后共同在中国生活,从事传教工作。玛丽有多部以中国为主题的著作,包括《中国之门:上海图景》、《民国新生》(New Life Currents in China,1919)、《明光:晨光之城》(Ming-Kwong:City of the Morning Light,1924)等;其与丈夫共同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被汇集为《中国影像1909—1911》(Views Taken in China 1909—1911),现藏于美国南卫理公会大 学。 《中国之门:上海图景》的出版有几方面价值。首先,本书行文通俗,内容翔实,对20世纪初的上海历史面貌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熊月之先生主编的《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详细梳理了以近代上海为主题的西方著作,其中就列举了本书,称本书是影响较大的通俗类著作之一。作者对上海的描绘细致,大多经得起考证与推敲,并没有刻意夸大或隐瞒,因此具有一定可信度,可供了解上海历史所用。其次,本书以一种发展、进步、肯定的眼光看待上海,并留意到上海新旧元素融合并存的特征。作者将上海视为“中国之门”,称上海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研究整个中国的缩影,新旧事物以及古今习俗都奇特地融合在一起,比远东任何一座城市都更能凸显变革之中的东方。这一概括即便放在今天也部分适用。作者重点关注上海自开埠之后,在西方文明影响之下,在市政建设、教育文化、社会治安、工业商业、社会救济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同时对中国的传统因素也没有忽略,用了一定篇幅去描写上海华界的发展、中国传统习俗面对西方文化影响时的尴尬与回应。再次,作者还体现出一种富有同情的眼光,对上海的底层百姓生活予以了积极的关注,详细描述了上海工厂里普通工人的悲惨遭遇,以及流浪儿童的收容等,体现出对慈善事业的积极提 倡。 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有助于今天的读者了解上海历史、上海文化,了解一百年前的上海如何具有国际大都市的气象、充满朝气和活力。本书涉及上海历史知识点甚多,译者及编者尽可能对其中可考证之处进行注释,便于读者阅 读。 作者毕竟是西方人,虽然已经尽可能以同情眼光看待中国,但仍有身份所导致的局限性,在个别章节有对中国无意识的歧视性描写,一些表述及观点也不够准确。同时由于作者的传教士身份,在行文中不免对与传教有关的机构、事件、人物等有溢美之词。为尽可能保持本书原貌,我们仅对局部文字作适当处理。以上请读者注意鉴别。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