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9787565150173
  •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9787565150173
  •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9787565150173
  •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9787565150173
  •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9787565150173
  •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9787565150173
  •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9787565150173
  •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9787565150173
  •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9787565150173
  •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978756515017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978756515017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0.11 6.3折 4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格明著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150173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1649776

上书时间2024-11-12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商品简介

  这是一本帮助中小学语文教师提高逻辑素养,运用逻辑提高教学水平的书。语文教学既需要感染熏陶,也需要清晰思辨。缺失逻辑理性的语文是糊涂的语文,是患有软骨病的语文。本书的内容从逻辑思维与素质教育谈起,主要阐述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的关系,涉及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研究等各个层面,力图全方位地展示逻辑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全书约15万字。本书作者既是逻辑学家,更是语文教育家,长期从事逻辑学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与研究,从逻辑学、语文教学论两个不同的立场思考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的关系,融会贯通,有真知灼见。本书行文深入浅出,可读性强。语文教师会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一种亲切感。在结构上,舍去节的层面,由章到目的方式更使行文流畅自如。本书对语文教师优化语文教学思想,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建设,对逻辑的社会功能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的读者对象是中小学语文教师,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研究生,和其他关心语文教育、关心逻辑普及的文化工作者。



作者简介

 吴格明,上海嘉定人,江南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授,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参与修订语文教学大纲、编写课程改革语文实验教材和全国语文高考命题。主编历史上第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年鉴。在《光明日报》《哲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发表论文近100篇。在全国各地作学术报告100余场。



目录

第一章 逻辑思维与素质教育

知识信念——人类何以需要逻辑?

逻辑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根

逻辑是人类理性的基点

逻辑是科学民主的共同基石

逻辑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逻辑思维是不可或缺的文化素养

逻辑理性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当代教育更应当重视逻辑理性

我国的素质教育更应当重视逻辑理性

逻辑思维与创新教育

批判性思维——培养优秀公民的最好教育

第二章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培养逻辑思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逻辑理性是语文素养的灵魂

逻辑理性与语文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改革不应淡化逻辑理性

澄清关于逻辑的误解

语文知识是理性的重要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逻辑思维

第三章语文课程需要逻辑知识

语文课程需要论证的知识

语文课程需要推理的知识

语文课程需要命题的知识

语文课程需要概念的知识

思维形式与语言形式

易错的“和”与“或”

假言命题与托尔斯泰的名言

不能随意倒过来说的句子

变项的取值组合与《巴黎圣母院》

语文中的二难推理

三段论与鲁迅的小说

第四章 语文教材的逻辑分析

理解课文需要逻辑思维

理解课文需培养反思和质疑的习惯

理解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理解课文当深入到字里行间

重视逻辑分析并不意味着排斥情感熏陶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赏析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赏析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

一场经典生动的辩论赛——《两小儿辩日》的语文教育价值及其教育策略…53

第五章语文教学的逻辑原则

言之成理——课堂对话的基本原则

持之有故——忠实文本的教学规范

质疑——引导思维的有效方法

望文生义的课例评析——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

引导思维的典范课例——郭初阳执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六章 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指导

表达是更积极的语言活动

……
第九章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研究

语文教育研究当立足教学实践

语文教学当老老实实引导学生解读课文——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案例

学术论文是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方式

凭什么否定“议论文三要素”?——学术论文研究案例

优化语文教学思想是语文教育研究的核心

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




内容摘要

第一章逻辑思维与素质教育

知识信念

——人类何以需要逻辑?

什么是逻辑?逻辑是用来干什么的?人类何以需要逻辑?这是我们谈论逻辑时,应当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逻辑的根本价值在于知识信念的确立。也就是说,人们凭什么相信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个思想是正确的?事实命题的判定,可以说眼见为实。可是价值命题的真假靠什么来判定呢?况且,事实命题也并非都能靠眼见为实来判定。每个人的生活时空都是有限的,那些没有亲自耳闻目睹的事情怎么办?再进一步,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因为事物有假象,人类有错觉。这就是知识信念的确证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人类的认知就缺乏思想信念,人类也不可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交流。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无法回避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就在于解决了人类文化进步所必须解决的这一难题,那就是靠逻辑推理来进行论证。亚里士多德从人类长期思维实践的经验中抽象整理出一些推理有效式。这些有效式具有保真的作用,即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有了推理,就可以用来进行论证。推理的前提就是论证的论据,推理的结论就是论证的论题。例如:“铁是导体,因为金属是导体,而铁是金属。”这是一个典型的论证。“铁是导体”是论题,“金属是导体”和“铁是金属”是论据。这一论证是否成立,既要看这些论据是否真实,还要看论据是否能够证明论题,或者说论据是否能够推出论题。把论据作为前提,把论题作为结论,就构成了如下的推理:“金属是导体,铁是金属,所以,铁是导体。”这一推理是三段论的有效式,因此人们相信论据与论题之间具有“必然得出”的关系,或者说相信了上述论证。知识信念的根本就在于逻辑推理的保真性。人们从共识出发,得出具体的结论,思想交流得以进行。

逻辑不仅有从前提到结论的保真性,而且有从结论到前提的保假性。也就是说,一个有效推理,如果结论虚假,那么必有虚假前提。例如:“金属不是导体,铁是金属,所以铁不是导体。”这是一个三段论推理的有效式。当人们发现“铁是导体”时,或者说发现“铁不是导体”的虚假性时,就可必然地知道“金属不是导体”和“铁是金属”两个前提中必有虚假命题,即可以说“金属不是导体”或“铁是金属”虚假。常识告诉我们,这里是大前提“金属不是导体”虚假。再如:“金属是导体,塑料是金属,所以塑料是导体。”当人们发现塑料不能导电时,或者说发现“塑料是导体”虚假时,就可以知道,“金属是导体”或“塑料是金属”虚假。常识告诉我们,这里是小前提“塑料是金属”虚假。应当说明的是,“有效推理的结论虚假,那么必有虚假前提”不等于“有效推理的结论虚假,那么前提虚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