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地关系中的立法978730134512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央地关系中的立法9787301345122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5.12 6.3折 5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俞祺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45122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14447852

上书时间2024-11-07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俞祺 ---------------------------- 俞祺,1988年生,浙江宁波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研究方向: 行政法、宪法、立法法、央地关系。曾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政治与法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行政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等项目。曾获中国立法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论文一等奖,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组一等奖等。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央和地方立法的领域范围 第一章 央地关系中的法律保留/003 一、纵向法律保留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003 二、单一制:纵向法律保留模式的宪制基础/007 三、纵向法律保留的不同程度/011 四、我国纵向法律保留的规范依据/017 五、纵向法律保留下的立法权配置/025 六、本章小结/030 第二章 立法中的“地方性事务”/031 一、“地方性事务”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功能/031 二、立法权分配的制度实践/035 三、地方性事务认定的理论框架与原则/043 四、事务性质的分类与地方性事务认定的阶梯模式/050 五、本章小结/055 第三章 地方立法和规范性文件领域分布情况:以设区的市为例/057 一、设区的市立法权的边界问题/057 二、杭州、长沙、兰州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之领域分布情况及其比较/064 三、温州、佛山、长沙规范性文件领域分布情况及其比较/078 四、设区的市立法领域的再探讨/089 五、本章小结/098 第二部分 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关系 第四章 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谁更受法院青睐/101 一、 架空上位法还是被边缘化——地方立法适用的总体情况/101 二、 较活跃地方立法的适用情形/104 三、 地方立法被选择适用的机理/115 四、 如何使地方立法更具实效/126 五、 本章小结/132 第五章 地方立法机关面对中央立法时的选择:重复、细化还是创制/134 一、立法扩张还是立法重复?/134 二、地方立法与上位法不同关系模式的认定标准/138 三、地方立法与上位法关系的经验梳理/142 四、保守倾向与地方性需要/156 五、本章小结/161 第六章 下位法抵触上位法的判断标准/162 一、抵触概念存在的问题及本章的讨论对象/162 二、规则成分及其不一致的类型/165 三、构成逻辑抵触的规则成分不一致/169 四、非逻辑抵触的判断/175 五、本章小结/181 第三部分 重要领域的立法权分配制度反思 第七章 行政处罚设定权分配制度的重构/185 一、问题的提出/185 二、处罚措施的类型/189 三、行政处罚措施设定权的类型/196 四、类型化基础上的处罚措施设定权分配/199 五、本章小结/207 第八章 行政许可设定权分配制度的完善/209 一、问题与研究范围/209 二、作为许可设定权分配基础的法律保留理论及其模糊性/211 三、对行政许可设定实践的梳理/214 四、立法实践对规范理论框架完善的启示/220 五、本章小结/225 第九章 区域性立法制度的建构/226 一、目前区域合作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局限/228 二、有效力的区域合作文件的属性及其法律空间/232 三、区域合作文件的合理制度模式/237 四、本章小结/240

主编推荐
本书为北京大学法学院青年学者俞祺老师在央地关系视角下,对于立法权的分配与保留、地方立法的创制与协调等重要法治课题加以学术研究的力作。全书立足中国实践,兼采比较法经验,问题意识鲜明,学理分析扎实,为北大法学文库再添精品。 中国央地关系的法治化还在进行中,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划分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课题。本书研究扎根于坚实的经验和理论基础,对中国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富含真知灼见的探索,是从事立法、立法监督、法院审判以及宪法、行政法学研究所必需的案头书。 ——沈岿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书以中央和地方立法的关系为切入口,探讨了国家治理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该书理论视野宏阔,论证精微,其中既有深刻的规范分析,也有细致的实证梳理,体现了新一代公法学人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学术品格,是公法领域的又一佳作。 ——王锡锌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俞祺的著作从立法权限透视央地关系,富有洞见。它不但是对行政法学的贡献,也是对宪法学的贡献。 ——何海波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央与地方在立法权上的适当分工,是现代国家治理理性化的重要层面。俞祺以规范和经验两个视角,围绕“事项上如何划分”和“竞合与冲突如何协调”两个核心问题,极大推进了我国央地关系中的立法权配置的规范教义形塑。这本书对于我国央地关系的法治化乃至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支撑意义。 ——张翔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俞祺老师这部著作以公法学理论为基,以我国央地立法权配置的经验素材和实证数据为纬,以域外学说与制度为参照,并结合我国政治制度与治理体制的特质,针对纵向法律保留的内涵、地方性事务的界定等理论课题,针对地方立法的领域分布、地方立法的司法适用、地方立法与上位法的关系、地方立法就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的设定等现实问题,首先摹绘出了我国央地立法的真实法律图景,告诉我们“是什么”;而且给出了诸多颇具解释力的阐发,告诉我们“为什么”;此外还提出了诸多体系化、层次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改革方略,告诉我们未来“怎么办”。本书从央地关系视角审视中央和地方立法权的配置机理与规则,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书是一部以公法学理路系统审视央地立法权配置的学术佳作,本书加厚了立法学研究理论成色,拓展了行政法学研究疆域。书中洞见迭出,如“行山阴道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令人应接不暇”。同时如何恪守公法学人的底色,动态地研究行政法规范与制度,本书也会给读者带来诸多方法论上的启示。 ——宋华琳 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精彩内容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现状存在显著不同,各地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千差万别。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不过长期以来,我国央地权力的分配时常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困局,重要原因是中央和地方制度化的权力结构尚未形成。要降低地方权力空间的模糊性,更好地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须诉诸法治,以法律形式建立相对稳定的权力安排;其中,中央和地方立法权的配置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 基于上述背景,本书力图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在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立法权应当如何配置。这一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子问题:其一,中央和地方在事务领域上应当如何划分;其二,中央和地方立法同时调整某一领域时,地方立法应当如何协调其与中央立法规定的关系。 本书第一部分“中央和地方立法的领域范围”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一章通过对央地关系中法律保留制度的讨论,重点探讨应当由中央立法所保留的事务。第二章在梳理世界各国立法领域划分实践的基础上,研究了地方性立务的范围。第三章则考察了若干城市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所涉领域,从实践角度反思我国目前的立法权配置模式。 第二部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关系”则针对第二个问题。第四章基于经验性研究指出,地方立法在司法适用中相对中央立法而言处在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应通过一系列方式加强地方立法的实效。第五章从数据上分析了地方立法在面对中央立法时,重复、细化和创制等不同的选择。第六章则从规范上研究了下位法抵触上位法的标准,指出了逻辑抵触和非逻辑抵触的不同判断方式。 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本书第三部分还探讨了立法权分配领域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研究了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设定权的分配制度,试图揭示特殊领域立法权配置制度背后的原理。第九章则研究了区域性立法制度的构建,指出了其特殊的中央立法性质。 在对上述各方面问题的讨论中,本书既采用经验的研究视角,也采用规范的研究视角。经验角度的研究重在揭示目前地方立法运行的现状,并试图发掘对规范建构有意义的规律;而规范角度的研究重在建构地方立法权的规范边界,同时也将部分经验性的结论纳入其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