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49.55 6.3折 ¥ 79 全新
仅1件
作者刘寅,李晨编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92647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12308730
上书时间2024-11-07
总序“以一种清晰明确的方式将学生的学校学习和校园之外的生活建立联系,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他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复杂性,明白我们所教的文理科内容为什么重要、如何与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关联在一起。”——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报告小组确定了通识教育的新理念和课程方案 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称作“Liberal Arts Education”,译为“自由技艺教育”与“博雅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广博知识的“自由教养的人”。古希腊罗马时期提出的“自由教育”概念可以说是“通识教育”*早的雏形和发端。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加速了高校学科的专业化,课程设置更趋向于实用性。而通识教育理念是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对世界的贡献,为了弥补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的偏窄,通识教育作为自由教育的替代物被提出来。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永恒学习,这种学习能抽绎出人性中的共同要素,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能将学生与人类文明的精华联系在一起。由于通识教育旨在克服大学学术上的分裂和专业化,扩大学生视野,因此,在大学中设置综合核心课程就成为加强通识教育的现实可行的良方。我国的通识教育是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启动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多次发文对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进行改革,且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大学美术通识核心课程作为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美育推行的艺术教育形式,是一种作为人文教育之中坚的艺术教育,它处在教育神经中枢的敏感部位,意在贯通理智和情感,辐射各门学科,自然举足轻重。很明显,这种作为人文教育之中坚的艺术教育,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美育是审美的教育。美术教育是人类*早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是美育的源头。新时代国家美育提出*突出的四个要求:学校美育、中华精神、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就全面的素质教育而言,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广泛、整合、融通,富有韵致,是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即全人艺术教育。美育作为新时代全社会和教育的核心关键词,与社会的当代性和教育的时代性紧密相连。美育也成为塑造现代人格和改善人们生活的主要因素。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以高校美育教育为出发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效促进新时期美育事业发展,在新时代美育背景下进行大学美术通识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是当前给我们当代美育工作者肩负起新时期美育普及工作提出的一项新的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本套系列教材作为高等学校美育通识课程的范式教材具有典型性和试点性,充分贯彻*《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的指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要在传统文化艺术的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让广大青年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丛书的编撰工作也正是本着上述文件精神进行。丛书全套共分为三本:第一本是《绘画经典作品中的红色文化之旅》;第二本是《地域性非遗及民俗文化之旅》;第三本是《世界美术馆博物馆文化之旅》。本套系列教材作为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与其他美育教材相比具有以下五大特色:一是国际视野与本土意识共存;二是传承精神与创新能力并举;三是文化理解与艺术表现协同;四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互;五是审美鉴赏与批判反思同有。同时该丛书的*大亮点在于充分挖掘美术学科这块“富矿”,发挥图像学优势。正如中国古代画论中所言:“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丛书以作品为载体,将思政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加以编织重构,突显美育文化的力量。本套美育通识系列教材的知识架构主要内容分为三块,分别是美育 思政(《绘画经典作品中的红色文化之旅》)、美育 民族文化(《地域性非遗及民俗文化之旅》)、美育 世界文化(《世界美术馆博物馆文化之旅》),以此作为高校美术人文素质课程群的重要授课内容。丛书充分发挥美术图像视觉直观的优势,使其内容通过审美、鉴赏、实践三条主线的串编得以展开,让学生通过对美术史册上经典作品的品赏,了解美术所承载的人类文化,引领审美价值判断。第一本,《绘画经典作品中的红色文化之旅》: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精神节点为依托,以画为体,以史为魂,采摘其百年间的重要片段,如红船精神、遵义精神、长征精神、抗日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绘画经典美术作品,讲好党的故事,通过美育与思政结合的方式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文化之旅的学习。第二本,《地域性非遗及民俗文化之旅》:以湖北地域特色非遗及民间艺术为依托,充分挖掘湖北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所孕育出的湖北民间美术作品,如楚国艺术(青铜器、漆器、编钟乐器等)、汉川马口窑、老河口木版年画、随州皮影、红安绣花鞋垫、恩施西兰卡普织锦、黄梅挑花、咸宁通山木雕、天门蓝印花布等,通过美育课程向同学们展示荆楚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操。第三本,《世界美术馆博物馆文化之旅》:以极具文化代表性的艺术文化为依托,精心挑选具有科学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的精美珍品,以独特、厚重、丰富的内涵讲述异域文化的艺术魅力。通过介绍中国美术馆、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英国国家美术馆、法国奥赛博物馆、俄罗斯特列恰科夫画廊、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等,以传播世界文明为原则,立足世界艺术文化视域,拓展学生放眼世界的审美格局。基于以上三本通识美育教材,本着坚定自信、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三个理念来组合突显美育的力量——建构新时期美育背景下的高等学校美育通识课程群,旨在让学生通过美育教育和艺术教育与主体抉择共同构筑“全人教育”的艺术理念。此外,本套高等学校美育通识课程系列教材对师生而言具有很强的实操性,三本书的编写十分注重思想意识和知识结构的架构搭建,采取认知渐进的方式逐层循环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构思:其一,美育方法和课程措施如何通过适度的内容去搭建一个美育课程群的平台;其二,三大人文美育内容如何采取审美、鉴赏、实践三条主线展开,*大化呈现教学效果;其三,三大板块的经典专题以“逐级嵌入式”与课程有机结合,如何实现“线下 线上”互补式混合教学选修教学机制,构建数字资源专题库共享平台模式,逐渐形成永续循环的大学美术通识核心课程群的美育教学体系。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美育的价值、意义和重要性显而易见。美育是一种文化传播形式,正如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说:“文化像一棵树一样,过去的历史作土壤,从那里吸收养分输送给未来伸展的枝条,使其叶茂、开花、结果。” 大学美术通识课程系列教材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综合培养一种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和科学精神。通过大学美术通识课程群的拓展,在课程教学中实现个性化教育,从而打破高校教学集体人格平面化的模式。大学美术通识核心课程群采取逐级递进和永续循环式的美育教学方式,实现以“培育全人”为目的的艺术教育的观念和效应。同时,这套丛书也为新时代美育背景下的大学美术通识核心课程教学碎片化及点缀形式化提供重要的范式和思考。*后,我希望通过我们编写的这套高等学校美育通识课程系列教材的引领和实践,在我们的学生心灵中埋下一颗颗审美的种子,让它们慢慢生根发芽,*终枝繁叶茂。刘 寅
《世界美术馆博物馆文化之旅》:美育 世界文化的角度,放眼十三大世界经典博物馆经典作品,通过世界博物馆藏品了解世界文化的异同,开阔眼界,建构文化美育的眼光与视野。 本书是基于湖北省教育规划课题《新时代美育背景下的高校美术人文素质课程群建构与实践》的延伸,将美育课程群分为三大部分:十三大博物馆、十二大地方非遗民俗和红色经典美术、十二个红色美术经典。该课程群将美育 思政、美育 民族文化、美育 世界文化串联起来打破“术”科的碎片化美育方式,形成较为完整的高校美术人文素质课程群的美育教学体系。而该套丛书正是配合高校美育课程群而撰写的适合美育科普的系统教材读本,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和文化普及性,适用性较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