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眼中的惊悸不安978757231579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眼中的惊悸不安9787572315794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2.61 6.3折 52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齐向华,滕晶主编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2315794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14149829

上书时间2024-11-05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惊悸不安状态理论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惊悸”的相关概念梳理

一、有关“惊”的论述

二、有关“悸”的论述

三、有关“恐”的论述

四、有关“怔帅”的论述

第二节现代心理学对“惊悸”的相关认识

一、关于惊悸的概念

二、心理活动及过程

三、异常心理的判断

四、临床常见的疾病

五、广泛性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

第三节现代医学对“因惊致病”的认识

一、现代医学对情志致病的认识

二、“因惊致病”的理论研究

三、“因惊致病”与“因病致惊”的比较

第四节惊悸不安状态的确立

一、心理状态的概念

二、惊悸不安状态的内涵

三、惊悸不安状态的病因

四、惊悸不安状态的病机

五、惊悸不安状态的中医心理机制

六、惊悸不安状态的分类

第二章惊悸不安状态的临床辨识:

第一节惊悸不安状态的症状和体征

一、心理情绪

二、躯体方面

三、社会支持

第二节四诊合参在诊察心理性疾病中的优势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三节惊悸不安状态特色诊断方法

一、舌诊

二、系统辨证脉学脉诊

第四节惊悸不安状态量化评定体系的构建

一、惊悸不安状态评定量表的研制

……

十八、惊悸

十九、产后病.......

二十、遗精

二十一、杂病

第二节惊悸不安状态现代病案分析

一、不寐..........二、心悸

三、头痛

四、眩晕

五、郁病

六、颤证

七、其他.....



内容摘要

第一章惊悸不安状态理论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惊悸”的相关概念梳理

《礼记・礼运》记载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说明七情是人性的表现。“惧”乃害怕、恐惧之义,是人类生来就具备的本能与性情。中医著作中的“七情”一词,首见于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情,人之常性。”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这九种生于气的病证,除寒、灵、劳之外,余者均为陈言所言之“七情”内容。同时,《黄帝内经》还提出了“五志”概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的论述。由此可知,作为七情之一的惊,以及既属于七情又属于五志的恐,均可影响人体气机及脏腑功能变化而致病。

惊悸,首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者为悸。”虽“惊悸”并称,但“惊”与“悸”,以脉象论,其病因、病机却有不同。《金匮要略直解》谓:“惊者,为物卒动,邪从外来,有动于心,故脉为之动摇;悸者,为心跳动,病从内生,有怯于心,故脉为之弱也。”《伤寒论》对心悸、心下悸、惊悸的症状也进行了描述。后代医家亦从不同的层面对惊悸、惊恐、怔忡进行了多种阐释,但并未形成较完整的理论和治疗应用体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压力越来越大,对社会服务、生活质量及他人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期望的或熟悉的事情没有发生,就可能产生恐惧的心理。缺乏成人陪伴的儿童、衰老而独处的老人,都处于恐惧之中。面临来自失业、离婚、升学、升职、疾病甚至盗抢等方方面面的压力或风险,人们需要对各种抉择做出判断,需要解决一些无法预知结果的突发事件及难题,需要有面对各种困难险境的胆识与魄力。否则,人们一旦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难以应对无法预知的事件及危险情境,缺乏战胜困难险境的勇气,就会让人产生胆怯、退缩或逃避的适应行为,进而诱发成为惧怕、遇事惶恐不安心中惴惴,甚至产生痛苦、愤怒、焦虑等其他情绪及相应的心理、躯体疾病,即所谓“惊悸致病”。本节将从相关概念人手,按照心理认知过程的顺序依次对惊、悸、恐、怔忡进行相关论述,为后文详细介绍惊悸致病理论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精彩内容

本书鲜明地提出了惊悸不安状态致病的观点,通过对疾病“过程流”的分析,使疾病的发病源流和经过一目了然,应用“分层病机”侧重于从不同的病机层面多角度辨治疾病;在治疗用药方面,收集了大量古代方药,着重探讨了“心理”用药的规律,记载了大量的古今验案并附有详细的解析。本书体例创新,内容翔实,观点新颖,巧妙地将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中医脉学等多学科知识相衔接,以中国本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新视角,诠释现代心理疾病,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心理学的内容并为其今后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