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美洲大蠊大全(精)978756903882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药美洲大蠊大全(精)978756903882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37.98 4.9折 28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耿福能|责编:张澄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038828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0元

货号10980955

上书时间2024-11-05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耿福能,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温州医科大客座教授、康复馨口腔健康协会会长、四川省凉山商会会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医药商会副会长、道地药材国际贸易联盟副理事、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卫生管理协会副会长、四川省药学会理事、《华西药学杂志》编辑。

目录
第一章  蜚蠊概述
  第一节  蜚蠊的分类地位
  第二节  蜚蠊的生物学特征
  第三节  蜚蠊的药用历史考证
第二章  美洲大蠊的形态与分类鉴定
  第一节  美洲大蠊的外部形态
  第二节  美洲大蠊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美洲大蠊与近缘种的分类鉴定
第三章  美洲大蠊的生物学
  第一节  美洲大蠊的生活史
  第二节  美洲大蠊的习性和行为
  第三节  美洲大蠊的内共生菌及原生动物
  第四节  美洲大蠊的基因组
第四章  美洲大蠊的工厂化养殖
  第一节  美洲大蠊人工养殖发展历程
  第二节  美洲大蠊人工养殖概况
  第三节  美洲大蠊的规范化养殖与管理技术
  第四节  人工养殖美洲大蠊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五章  美洲大蠊的化学成分
  第一节  氨基酸
  第二节  肽类
  第三节  蛋白质
  第四节  脂溶性成分
  第五节  多糖
  第六节  核苷
  第七节  生物胺
  第八节  黄酮
  第九节  异香豆素
  第十节  信息素
  第十一节  维生素
  第十二节  激素
  第十三节  凝聚素
  第十四节  酶
  第十五节  矿质元素
  第十六节  其他
第六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药理作用
  第一节  促进组织修复、创面修复
  第二节  调节免疫功能
  第三节  抗肿瘤活性
  第四节  保肝作用
  第五节  抗菌活性
  第六节  抗氧化
  第七节  其他药理作用
第七章  美洲大蠊制剂及临床应用
  第一节  康复新液
  第二节  消癥益肝片
  第三节  心脉隆注射液
  第四节  肝龙胶囊
第八章  美洲大蠊功能日化品开发
  第一节  康复馨牙膏
  第二节  康复馨漱口水
  第三节  康复馨靓颜修护面膜
  第四节  美无言雨林新生系列护肤品
  第五节  长青洗护系列
后记
附录

内容摘要
 

第一章蜚蠊概述

蜚蠊是地球上历史较悠久的昆虫之一,虽然对于蜚蠊起源的时间目前还存在争议,但有研究表明蜚蠊至少起源于石炭纪前期,这已有很多化石证据可以佐证。常有人拿蜚蠊和恐龙相比,来表明蜚蠊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实蜚蠊比恐龙起源的时间还要早。蜚蠊经过几亿年的繁衍,演化至今,是昆虫中繁衍得非常成功的类群之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研究人员已经发现30余种蜚蠊寄居于人类生活场所,少部分种类成为卫生害虫。多数蜚蠊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原始森林及次生林中,作为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员。相比于其他方面,蜚蠊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更为突出,它们具有庞大的群体,取食各种动植物残体,作为重要的分解者和能量转化者,它们给肉食性的鸟类、昆虫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它们甚至为土壤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蜚蠊拥有悠久的演化历史,但形态变异并不大,因此被称为昆虫中的“活化石”。

传统意义上的蜚蠊,只包含原蜚蠊目的昆虫。白蚁在形态上与蜚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白蚁具有社会性,让人觉得白蚁和蜚蠊亲缘关系较远,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蜚蠊和白蚁是同一个类群,隐尾蠊与白蚁之间的关系比隐尾蠊与其他蜚蠊之间的关系更近,白蚁和隐尾蠊是姐妹群,具有共同的祖先。只不过白蚁演化为社会性昆虫,在形态和行为上都更特化一些,历史上多位分类学家都意识到这一点,将白蚁和蜚蠊等类群归在同一个目中,或指出白蚁和蜚蠊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研究者通过对隐尾蠊肠道内共生的原生动物进行研究,发现隐尾蠊和白蚁拥有相同的肠道共生原生动物,这为蜚蠊与白蚁具有共同的祖先(起源)这一观点提供了佐证。2007年,英国生物学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分子标记,对网翅类昆虫(螳螂、蜚蠊、白蚁)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白蚁是从蜚蠊中分化出来的、非常特化的一个分支,因白蚁具有社会性,故被称为社会性蜚蠊。这成为近年来昆虫系统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大事件。将白蚁的种类计入蜚蠊目中后,世界上已知的蜚蠊目昆虫种类达到7500余种,其中蜚蠊4600余种、白蚁2900余种。在进行蜚蠊分类研究时,研究者发现蜚蠊在形态上具有很强的保守性,从古至今蜚蠊的形态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从一亿年前的琥珀化石标本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老的蜚蠊与现今的蜚蠊在形态上基本一致,我们同样发现现生种类中存在大量的隐存种。有些隐存种(如隐尾蠊)虽然相隔万里,但外形几乎无差异。而且这样的例子也不是个例,与在室内出现的卫生害虫德国小蠊(Blattella get’mani非常相似的种类有好几个,它们经常被错误鉴定为德国小蠊。这些例子说明了蜚蠊进化的成功和神奇。

第一节蜚蠊的分类地位

一、蜚蠊分类的历史沿革

蜚蠊分类始于分类学奠基人林奈,在Systema Natur祝e一书中,他将蜚蠊归人鞘翅目蜚蠊属,1767年他将蜚蠊移人半翅目。随着昆虫分类学的发展,蜚蠊的归属又发生了一系列变化。De(;eer(1773)建立革翅目,并将蜚蠊移人其中。0livier GuillaumeAntoine(1789)建立直翅目,将蜚蠊、竹节虫、螳螂、蝗虫、蟋蟀等类群作为不同的科级阶元归人其中。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蜚蠊基本都是作为科级分类阶元归在直翅目中,但不同的学者给予蜚蠊的科级阶元的名称不尽相同,他们对科级阶元的划分也有差异。

20世纪初,将蜚蠊作为目级阶元的观点出现在分类学论文中,不过首先提出该观点的人并不是专攻现生昆虫的分类学家,而是多足类分类学家Verhoeff(1902)和化石昆虫分类学家}tandlirsch(1903),因为两位学者都不是研究现生昆虫分类的学者,因此他们的研究成果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引起现生蜚蠊分类学家的重视。

20世纪中期,四大分类学派(传统分类学派、数值分类学派、支序分类学派、进化分类学派)的争论促进了昆虫系统学的发展,尤其是支序分类学派与进化分类学派之间的争论,促进了系统发育理论和方法的不断进步。

20世纪90年代昆虫系统发育研究得以快速发展,蜚蠊目的系统发育研究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蜚蠊目系统发育的研究。Lo等(2007)使用核基因、线粒体基因和组蛋白基因,联合构建了系统发育树,他们将直翅目和竹节虫目作为外群,分析等翅目白蚁、螳螂和蜚蠊各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表明,白蚁和隐尾蠊关系较近,互为姐妹群,研究首次通过分子数据表明了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也证实了Clevelandi(1934)指出的白蚁和隐尾蠊关系很近的观点。Inward等(2007)利用12S、C0Ⅱ、18S、28S、H3五个基因标记,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来分析白蚁和蜚蠊的关系,研究发现白蚁的分支嵌在蜚蠊目中,并和隐尾蠊互为姐妹群。

(3eorge和Paul(2013)基于前人的研究,修订了蜚蠊目的分类系统,提出了3总科17科的分类系统,即地鳖总科(Corydioidea)、硕蠊总科(Blaberoidea)、蜚蠊总科(Blattoidea)。地鳖总科含2科,即地鳖科(Corydiidae)、冒蠊科(Noct,icolidae);硕蠊总科含2科,即姬蠊科(Ectobiidae)、硕蠊科(Bla’beridae);蜚蠊总科含3个超科(Epifamily),即蜚蠊超科(Blattoidae)、隐尾蠊超科(Cryptocercoidae)、白蚁超科(Termitoidae);其中蜚蠊超科含3科,即蜚蠊科(Blattidae)、辉蠊科(I。amproblattidae)、工蠊科(Tryonicidae);隐尾蠊超科仅含隐尾蠊科(Cryptocercidae);白蚁超科内含9科。.......




精彩内容
    本书主要介绍药用美洲大蠊的相关知识,从蜚蠊概述、美洲大蠊形态与分类、美洲大蠊的生物学习性、美洲大蠊化学成分及生物学活性、美洲大蠊的工厂化养殖、美洲大蠊提取物及药理作用、美洲大蠊制剂及临床应用、美洲大蠊功能日化品开发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本书系统全面地纳入了国内美洲大蠊研究的相关文献,将原始数据整理归纳,分门别类,深入浅出,可供中药研发人员、昆虫学研究工作者和昆虫学或中药学爱好者阅读,同时可作为昆虫学教学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