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978752100788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第十七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978752100788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02.4 8.0折 12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为,张颖奇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ISBN9787521007886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1197138

上书时间2024-10-01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燕辽地区晚中生代陆地环境变迁
爬行动物牙齿证据表明牙齿演化经历过侧生二尖齿、三尖齿阶段
中国早期食肉类
云南禄丰石灰坝古猿化石产地第七次发掘报告
云南元谋早更新世云南黑鹿化石新材料
剑齿象-大熊猫动物群研究综述
嘉陵江流域新发现的东方剑齿象化石
泥河湾动物群化石新材料
中国第四纪犀类综述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上鲁村更新世化石地点试掘简报
考古遗址出土大型牛亚科动物牙齿所反映的死亡年龄及相关问题
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
周口店遗址群第4地点石制品再研究
吕梁山中段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述略
天津蓟州区太子陵旧石器遗址2015年调查简报
天津蓟州区骆驼岭地点发现的石制品研究
贵州平坝高峰山地区洞穴遗址初步研究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河流域第19调查点发现的石制品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沙日塔拉遗址调查发现的石制品
黑龙江省三江盆地猴石沟组孢粉地层学研究
人类枕骨形态研究综述
东宁市道河镇西村两处旧石器地点的石器研究
本溪茹家店北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
植硅体分析在古脊椎动物牙结石中的研究进展
广东四会发现的恐龙化石
湖北省郧县大桥1号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湖北省郧县崔家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长春二道杂木村东两新地点发现的旧石器
湖北建始杨家坡洞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之中国犀
湖北郧阳乔家梁子旧石器地点石器研究
黄骅坳陷北部南堡凹陷东营组孢粉化石组合
中生代离龙类(爬行纲:离龙目)爬行动物在亚洲东北部的演化概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代儿童头骨侧面观投影面积的年龄间比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入骨来源考证
编后记

内容摘要
晚中生代全球构造古地理环境剧烈变动(图1),大洋板块加速扩张口,海陆格局变化[2-3],环太平洋和特提斯洋造山作用兴起[4]。古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汇聚引起了环太平洋陆缘自中侏罗世至白平纪发生俯冲、走滑等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S]。侏罗纪亚洲东部板块多向汇聚[6,早白垩世东北亚地区强烈伸展和裂陷口,“燕山运动”相关的地质记录在燕辽地区表现最显著。中国学者们对上述表层地质现象深部机制的探讨引发“华北克拉通破坏”这一科学命题的兴起[8-9],学者们还关注到区域地质环境对陆地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影响[10]。

晚中生代陆地生物群在全球范围快速进化和革新:真兽类哺乳动物、鸟类、被子植物等都在这一时期起源1;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大部分类群在罗、白垩纪之交前后发生了重要的更替[12-16];恐龙的兴盛类群发生更替,剑龙类绝灭、大型的蜥脚类恐龙衰落,甲龙类、角龙类、禽龙类和暴龙类等崛起749,中生代哺乳类的几个分支快速演化和辐射V。燕辽地区(翼北-辽西)分布着中-晚保罗世燕辽生物群和早白里世热河生物群这两个具有重要演化生物学意义的陆地生物群化石库(图1)p1221,为探讨陆地环墙常业和现中生太系终起源提世了重要材料。本文简要叙述和讨论辽西地区晚中生代地质过程和环境变化,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2古环境变迁历史2.1古气候背景
虽然中生代古气候总体比较温暖,但晚侏罗至早白平世是全球降温期,间夹若干升温间歇(图1),是否存在极地冰盖还有争议m231,但在早白垩世南半球和晚白里世北半球分别存在极地恐龙动物群和森林系统,晚罗世劳亚大陆上的气候干早化显著,存在板块漂移驱动或者季风环流控制等不同的成因解释P+353,根据含煤地层和植物群的分布规律,中国北方早、中罗世为温暖湿润气候向温凉气候的转变期,而晚罗世为干冷、干热气候,这与全球古气候的演化趋势基本协调(图1)。整个亚洲内陆晚侏罗世干旱气候下的红层广泛分布,地层缺失也常见,仅有部分靠海地区可能存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东亚地区早白里世古气候背景存在到底是温暖还是寒冷的观点冲突[26-301。传统意见认为热河生物群的生存环境是热带-温带半潮湿一潮湿区气候D1-20],分布区域和现今的纬度接近(81,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东北早白垩世早至中期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干、冷气候P7-2s1,温湿环境存在于小生境和小间歌,Albian期才出现大范围和持续较久的温暖湿润气候。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侏罗/白垩系界线位置的长期争议以及对于热河生物群时代的不同观点,有些早期文献对研究区晚侏罗世古气候的分析实际是对应于早白里世热河生物群的时代1-229:还有一些论述依据阜新生物群及同期植物群讨论早白星世早期气候为温带-暖温带051,实际对应于早白坐世的
2.2沉积环境和局部气候
辽西地区下罗统北票组为含煤岩系,形成于暖温带气候,存在一定的湿热环境DB6-37,中侏罗世海房沟组向半湿润和半干旱演化,古气候温凉一湿热;中-晚朱罗世髫臀山组温湿向干冷转变,晚朱罗世土城子组时达到干早化的极致(干冷至干热),早白垩世张家口组和大北沟组时期冀北地区裂陷沉降,湖泊系统出现,气候以干冷为主,早白里世义县组和九佛堂组时期的干早化程度缓解(干冷、温湿交替变化),至早白里世晚期阜新生物群出现时(沙海组和阜新组)转变为温暖湿润气候,晚白垩世早期(孙家湾组)再次干早。
北票组为山间河流冲积相一河漫沼泽相一滨湖相含煤岩系,可分为上、下两个段,煤层和湖相页岩主要分布在其下段6]。沉积组合特征显示北票组沉积的晚期已经出现干旱化的初兆。
海房沟组的沉积以砾岩、砂岩为主,夹湖相细碎屑岩沉积以及火山-沉积建造,形成于同一造山期,古高程升高和地形高差增加。北票海房沟组建组剖面沉积序列中砾岩和细碎屑岩交替产出,代表了古气候和沉积动力的波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化石层……



精彩内容
《第十七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选录了34篇参加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观点新颖,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最近几年我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在古脊椎动物学、生物地层学、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古环境学等方面的现状及进展,同时也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局面。其中有些论文是对化石材料的新研究成果,有些是对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和方法的总结和评论,有些是对争议较大的课题进行的探讨。
    《第十七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可作为古脊椎动物学、生物地层学、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古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博物馆与文化馆工作人员及大专院校的教师与学生从事科研、科普与教学的参考资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