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三百年:诗人及其诗歌创作97875473197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诗三百年:诗人及其诗歌创作9787547319710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0.8 5.6折 55 全新

库存5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天骥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19710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5元

货号11508117

上书时间2024-09-30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天骥,著名古典文学专家,1935年出生于广州。师从文史大家王季思先生和董每戡先生,195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累迁至教授,兼任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黄天骥教授治学育人,桃李满天下,为国家教学名师。先生以古典戏曲、诗词和古典文学史研究著称于世,著述多获国家重大奖项,出版有《黄天骥文集》十五卷及《岭南师友》等。



目录

小引 说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说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说骆宾王《在狱咏蝉》 说沈佺期《独不见》 说王湾《次北固山下》 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说王之涣《登鹳雀楼》 说孟浩然《春晓》 说王翰《凉州曲》 说李颀《古从军行》 说王昌龄《出塞》 说王维《终南山》 说王维《观猎》 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说李白《早发白帝城》 说崔颢《黄鹤楼》 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说杜甫《石壕吏》 说杜甫《蜀相》 说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说张继《枫桥夜泊》 说韦应物《滁州西涧》 说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说卢纶《塞下曲》 说韩愈《山石》 说张籍《节妇吟》 说白居易《赋得古原送别》 说元稹《行宫》 说刘禹锡《石头城》 说柳宗元《江雪》 说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说杜牧《山行》 说李商隐《锦瑟》 说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说秦韬玉《贫女》



内容摘要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华文明的瑰宝。当代讲习唐诗者众,但深有会心者不多,通过唐诗而会通一个时代者更少。古典文学专家黄天骥教授半个多世纪专研古典文学,博考经籍,比较群言,覃思神会,多有独见,著述既成,无不受学界褒誉。其研唐诗虽早,但著作却成于今日,裁量诗意,观察世运,烛照文心,思虑之深,发明之多,表达之简洁明快,实属少见。应本社之邀,作者将此系列35篇新作编成一著版行,而有唐一代诗歌精华风貌俱在焉。诵其诗,知其人,感其世,思其气象,不亦说乎!



主编推荐

1. “沧海丛刊”之作。古典文学耆宿、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继《诗词创作发凡》《诗词曲十讲》后又一关于古典诗词的著作;《情解西厢:〈西厢记〉创作论》《意趣神色:〈牡丹亭〉创作论》后,“冷暖室古典文学创作论”又出新论。 2. 读35首名家名篇,见有唐一代诗歌基本风貌。创作的技巧,诗歌的奥妙,诗人的命运,时代的盛衰,尽入彀中。读此书,可读懂唐诗,爱读唐诗,甚而更懂如何写诗。不论读诗之人还是写诗之人,尽可入宝山而满载归。 3. 这不仅是一本唐诗的创作论,更是一本唐人的心灵简史、唐代的盛衰侧记。 4.黄老师讲诗,比为摄影技巧,“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是特写,“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是全景;比为电影镜头,“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蒙太奇,“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是空镜头;比为乐曲,“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过门”,“匣里金刀 血未干”是休止符,“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移调;比为戏曲,“山雨欲来风满楼”如“包公怒铡陈世美”的开场蓄势,“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如《单刀会》的武戏程序。各门艺术,触类旁通;种种比喻,无不形象妥帖。



精彩内容

说杜甫《石壕吏》(节选) 诗的首两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一下子攫住了读者的心。这两句,互相联系,只交代进入石壕村所遇见的事,似乎没有主观色彩,很好懂,很平常,其实极不平常。 杜甫在这十个字中,连续使用“暮”和“夜”两个指晚和晚上时间的字,这值得注意。“暮投”,除了强调遇见的事情发生在晚上以外,也点明诗人经过了白天的奔波,到晚上才投宿于石壕村。投宿,是临时住宿,是偶然找到歇宿的地方。诗人选择“暮投”,而不用“暮宿”,因为“投”字多少有投掷、抛掷,表示急忙间慌不择路的意味,并非只是住宿那么简单。谁知道,杜甫这偶然的忙乱间的投宿,竟让他意外地更深切地看到了一场老百姓惨痛生活的遭遇。 “夜捉人”,表明捉人事情,也发生在晚上。这怪了,为什么白天不捉人,晚上才来捉人?而且,为什么要捉人?这些,都和当时的形势有关。 按唐代兵制,初定男子16岁为“中男”,21岁为“丁”,丁,要被征入伍;到天宝初年,情况尚安定,便改中男为18岁,22岁为丁。但到安史之乱期间,唐朝兵源不够了,连中男也得入伍。所以,杜甫在《新安吏》说到“县小更无丁”,说“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等到郭子仪围邺城,反被安庆绪打得鸡飞狗走,溃兵四散。为了堵住叛军威胁长安的缺口,唐朝不顾一切,为补充兵源,便四处抓人当兵。杜甫写“有吏夜捉人”,说明当时已无兵可征,只能去抓人来充数了;又说明,官吏白天已抓不到人,只好趁老百姓晚上在家待着的时候,突击“捉人”。于是,“夜捉人”三字,充分暴露了当时无能和凶残的面目。而从官吏乘夜或连夜捉人的情况看,诗人在石壕村偶然看到的一幕,却是在这村必然和经常发生的事,否则,老妇和老翁便不会采取如此熟练的应付办法了。因此,这互相联系似是平顺叙述的两句,其实蕴含着强烈的情绪落差。另外,诗人选择“暮”“夜”的暗黑氛围作为全诗的底色,这既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也烘托出抓丁故事规定情景的悲凉。诗人对“投”字和“捉”字的使用,也已经透露出他惊惶讶诧的心态。 …… 诗的第五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何,是加强语气的词,杜甫在这两句中,又重复使用同一词语,而且直接用排句的形式,无非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问题是,既然吏和妇都提及了,那么,按道理,应分别描写吏是怎么样怒呼的,妇是怎么样啼告的。可是,诗中对老妇的哭诉,写得很具体、很完整,但对吏的怒呼,却一字不提,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十分意外。何况,诗的题目叫《石壕吏》,怎么能除了叙述地提到他“捉人”和“怒呼”四个字以外,其他一概略去呢?要知道,这首诗明明以《石壕吏》为题,而诗却基本上是把他撂在一边,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杜甫的“三吏”,其中的《新安吏》和《潼关吏》,都写到他和吏有过直接的接触。像《新安吏》写他向吏提出疑问:为什么连“中男”也要上前线?吏也如实回答:“府帖昨夜下”,不得不执行。于是,诗人向百姓表示同情和抚慰。在《潼关吏》中,吏还带领他到前线参观,“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唯有《石壕吏》,杜甫却没有对吏的形象作直接的描写,但石壕吏的凶恶嘴脸,读者又俨然在目。这是为什么?需要进一步观察诗人创作的手段。 把吏撇在一边之后,杜甫便详细描述老妇的苦苦哀求了。为引导读者对老妇的注意,杜甫还加上一句“听妇前置词”,然后再写“妇啼”的内容。 首先,杜甫让老妇把家中壮丁参军的状况,归纳为一句话:“三男邺城戍。”这等于向石壕吏报告,她家参军应征的指标,都已达到了,而且,三个儿子也都在邺城参加了战斗,也都是刚刚才应征的兵。所以,她的一家已完成了朝廷派下的任务。为了证实这一点,老妇又逐一诉说儿子们可悲的情况:“一男附书。”她说收到前方的来信。所谓“家书抵万金”,她原以为有了什么报平安的消息,也让听者的心情稍为放松。谁知来信报告的消息是:“二男新战死。”这惨了,其他两个儿子都战死沙场了。这两句,在艺术上有顿挫之妙。更重要的是,老妇是要向石壕吏告知,她一家,已为朝廷做出了牺牲。她又悲叹:“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确实,兵凶战危,敌寇如狼似虎,来信的儿子,当下虽然还能苟且偷生,却只是暂时留着命,谁晓得还能活多久?于死了的,永远没有了。这段话,在摆事实中,说得极为凄楚,是说到存者死者的两句,一字一泪,真能让听者伤心,这也是“妇啼一何苦”的内容。当然,杜甫让老妇悲伤地摆出她家的惨况,无非是希望能以理以情,打动石壕吏的心,让他放她家一马。于她这一番哭诉,石壕吏能否听得进去,杜甫竟没有写。 接着,诗人让老妇继续说下去,而诗却转了韵,意味着气氛又有变化。在前面,老妇的话说得很顺畅,很容易理解。而几句,竟是前言不对后语,自相矛盾,互不搭界,乍然看来,让人莫名其妙。请看: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这很怪!为什么老妇忽然转变了哭诉的口吻,她分明说了“三男邺城戍”,本来表明了家中已经没有可以应征的人口,怎么还要强调“更无人”呢?这只能表明,石壕吏根本不相信她的话,认为她家中仍然有必须参军的人丁,所以她才强调更没有其他在家的人了。而她这一表白,石壕吏相信吗?这家伙的反应如何?杜甫竟然没有描写。 有意思的是,老妇忽然说:“唯有乳下孙。”这句话,岂不是自打嘴巴?刚刚才说“更无人”,以“更”强调,怎么承认有“乳下孙”呢?难道“有孙”不是有人吗?紧接着,又说“有孙母未去”,这不是分明承认,除了有孙外,还有媳妇在家吗?这不是又推翻了“更无人”的供词吗?这是为什么?于“一何怒”的石壕吏有什么样的反应,杜甫依然没有写。 老妇招认了有孙,而且还承认有媳妇在家里待着,若从叙述的语调看,真像粤谚所说的:“鬼拍后尾枕(脑袋)”,不打自招。这老妇再说下去,更奇特了,她竟还表白,媳妇“出入无完裙”,是不能出来见人的。为什么她要加上这一句?有其原因,但杜甫并没有说明,让人像遇见“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这四句,自成一段。四句之间,似是浑然一体,只是老妇自言自语地诉说。但不难发现,这四句的每一句,各说一事,语气是断断续续的。于那“一何怒”的石壕吏,对应的态度如何,杜甫依然没写。他自己,也似没有流露出听了老妇一番诉说的态度。 的一段,韵脚又有所变化: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几句,当然是老妇对石壕吏所说的话。她的话题,怎么会突然转变了?怎么从说媳妇没完整的裙子穿,转为主动提出由她这老婆子,申请参军了?甚还说出可以立刻动身,说自己并非干不了活等一连串让人不可思议的理由。 杜甫写老妇向石壕吏的诉说,也到此为止。他一直没有写石壕吏的搭腔。而且,也再没有写老妇的情况。这意味着,吏与妇“一何怒”“一何苦”的对立,也告一段落。 从上面的分析看,《石壕吏》一诗只写老妇的诉说,而她的诉说前后矛盾,乍然一看,漏洞百出。然而,正是从这些“漏洞”的空隙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高明的创作技巧。 如果是一般的作手,既然写了“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很自然,便会一方面写吏是如何的怒,一方面写妇啼是如何的苦,绝不会光写妇,而不写吏。但是,《石壕吏》精彩之处,正在于只写妇啼之苦,不写吏呼之怒,却能在老妇的诉求中,让读者清楚地看到那石壕吏恶狠狠的嘴脸。 我们不是说,老妇的话里有许多“漏洞”吗?你看,她不是刚刚强调过“室中更无人”吗?为什么又说“唯有乳下孙”。这是在她一口咬定家中无人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从她的口吻看,正在她信誓旦旦的时候,屋里传出小孩的哭声。如果我们采用戏曲的书写方式,其剧本应是: 净扮吏,老旦扮妇。 老旦:室中更无人。(内婴儿哭科) 净:哗哈!屋内有人! 老旦:唯有乳下孙。 净:哼哼!你能喂奶? 老旦:有孙母未去。 净:呀哈!叫她出来! 老旦:出入无完裙! 净:我不管哉!要有人去! 老旦:(惊,试探科)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净:(狞笑科)您去?有个屁用! 老旦:(揖求科)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净:(大吼科)好呀,走走走! (俱下) 如果我们再把这戏剧的对话还原为诗句,亦即删去了石壕吏一方的话,那么,容易了解在老妇的说话中,为什么会出现前后不搭界的矛盾和“漏洞”?原来,这是杜甫有意让读者自己,从老妇答话里所呈现出种种似是不合理、不搭界或不合逻辑的空隙中,通过自己的想象,听到石壕吏凶恶的呼吼。于是,石壕吏穷凶极恶的面目,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便了解为什么杜甫偏偏以《石壕吏》为题。 有意味的是,杜甫让审美客体感悟到石壕吏狰狞的面目,是要读者从他吆喝和质问老妇的声音中“看”到的。但这“看”到,实际上只是“听”到而已。这一点,杜甫也早点明了。在诗的第七句,他便写明:“听妇前置词。”作为偶然投于石壕村的客人,他听到的,也只是吏的怒呼和老妇苦求的声音,而不是看到他们一怒一苦的形象。这表明,杜甫在这首诗中所设置的规定情景,不同于《新安吏》与《潼关吏》。在《石壕吏》一诗中,他的视觉没有和在门前对话的妇和吏接触。而只是在屋里的某个角落,或是隔着墙壁,听到外面的闹哴。他是靠声波的传递,感知外部的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说,由视觉亦即通过光波反射到人的神经中枢所获得的信息,会更直接和更具体,这是所谓“眼见为实”。于通过听觉,亦即由音波反射到神经中枢,需要脑细胞有归纳分析和想象容受的过程。相对于视觉的“实”来说,听觉认知“虚”的方面会更多一些。这是人们在看画展和听音乐时,审美感受会有所不同的原因。 杜甫通过声音听到门前的争执,已经是运用虚写的手法。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有意忽略所“听”到的石壕吏的发声,而是通过老妇回答的话,让人们感知石壕吏蛮横凶暴的形象。我们看章回小说,不是常会看到说书人说“话分两头”或“一枝笔难写两回话”吗?杜甫的超人之处,正是在诗中,一笔下去,便写出了对立的两头。既写出石壕吏的怒呼,也写出老妇的苦啼。对老妇方面,杜甫写得很细致、很清晰;对石壕吏方面,杜甫的处理则是不写之写,或者说,这一面全用虚写。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声音越大,甚震动到连耳膜也来不及反射到听觉神经,那成为“希声”。我的老师董每戡教授,曾告诉我一桩往事。有一次,他去听一位老艺人说书,说的是“张飞喝断长坂桥”。当讲到张飞大声一喝时,那老艺人一拍惊堂木,举起双手,嘴巴猛然张开,作大喝状。其实他的喉头,没有发出声音。但董老师说,当时他和其他听众,都听到了“张飞”震耳欲聋的大吼。这是说书艺人让听众看到了他夸张的动作,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所得的感受,于是,审美客体的脑细胞,便会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让虚景呈为实境,获得更深刻的认知,这是艺术的奥妙。



媒体评论

“沧海丛刊”首发之作。古典文学耆宿、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继《诗词创作发凡》《诗词曲十讲》后又一关于古典诗词的著作;《情解西厢:〈西厢记〉创作论》《意趣神色:〈牡丹亭〉创作论》后,“冷暖室古典文学创作论”又出新论。

读35首名家名篇,见有唐一代诗歌基本风貌。创作的技巧,诗歌的奥妙,诗人的命运,时代的盛衰,尽入彀中。读此书,可读懂唐诗,爱读唐诗,甚而更懂如何写诗。不论读诗之人还是写诗之人,尽可入宝山而满载归。

这不仅是一本唐诗的创作论,更是一本唐人的心灵简史、唐代的盛衰侧记。

4.黄老师讲诗,比为摄影技巧,“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是特写,“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是全景;比为电影镜头,“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蒙太奇,“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是空镜头;比为乐曲,“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过门”,“匣里金刀
血未干”是休止符,“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移调;比为戏曲,“山雨欲来风满楼”如“包公怒铡陈世美”的开场蓄势,“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如《单刀会》的武戏程序。各门艺术,触类旁通;种种比喻,无不形象妥帖。

唐诗中间有丰富的历史,历史也常常借诗歌显现,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黄天骥先生以他深厚的文学史功底,加上他本人阅尽沧桑的人生体验,重新对唐诗作一番诠释,于是历史、文学和经验在这里交汇,而唐诗也就因此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葛兆光

黄天骥先生治诗词戏曲,著述闳富,夙以霑溉后学。眼前又有《唐诗三百年》面世,让人欣喜不已。先生可谓“庾信文章老更成”,耄耋之年细读唐诗,写下的文字自是大半个世纪的研磨之功——从诗人胸臆到言语笔锋,从字词典故到寓意寄托,爬梳剔抉,参互考训,都是极为细致的功夫。读者可随先生饶有风趣的释读,还原那三百年的心情和风景。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陈平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