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07.33 6.3折 ¥ 490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一兵主编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5775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0元
货号9309516
上书时间2024-09-25
第二卷 目录
1. “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
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历史、理论和文本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时间的判定及其思想史定位
4. 马克思哲学革命关键环节的历史原象
—— 从《未来哲学原理》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5. 从“实践”转向“物质生产”的逻辑过渡
—— 试析社会关系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6. 从分工到现实的世界历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种经济学的现实批判话语
7.交往范畴的科学定位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交往范畴
8.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角及学术意义
—— 从对西方学界的几种社会批判理论的批判入手
9. 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中的主导作用
10. 恩格斯是如何定义唯物主义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11. 准确评价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卷 目录
1.《哲学的贫困》为什么是一种“哲学的贫困”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布鲁塞尔时期”
——哲学与经济学研究的直接融合
3.大革命的反思与新问题域的开启
4.《共产党宣言》: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制定与阐发
5.马克思:共产主义和人类主体的现实解放
6.马克思是《共产党宣言》思想的主创者
7.《伦敦笔记》:资本主义理解深化的重要环节
8.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哲学意义
——以马克思的“伦敦笔记”为例
9.祛除历史能指的幽灵,解开历史代表问题之谜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之当代解读
10.意识形态的魔力与主体的祛魅
——哲学视域中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雾月十八日》
“存在论转向” 与方法论革命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始 , 国内哲学界围绕教科书体系的改革开展了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 争论的焦点是 “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 。至 90 年代后期, 上述争论渐趋平息 , 随之而起的是生存本体论或存在论的说法。如果说 , 80 年代关于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争论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的对话 , 那么 90 年代以后关于生存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则已经逾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解释, 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一些论者由于片面夸张西方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变的 “革命性” 意义, 十分热心于用当代西方哲学的流行观念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关键就在于融入当代西方哲学的主流思潮 。他们认为 , 当代西方哲学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实现了自笛卡尔以来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范式向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范式的转变。这个转变是从尼采开始, 经过克尔凯廓尔至海德格尔而宣告完成的。如果这里谈到的仅仅是指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条发展路线 , 那丝毫不会让人惊奇;令人惊奇的是 , 据说这条发展路线也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实质与意义。据说 , 是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一起共同推动了从近代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哲学向主客融合的生存论哲学的转变。因此, 对存在哲学或生存本体论的领悟就成为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意蕴的必由之路。按照这个思路, 就必然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及一系列基本观点与方法的根本改观。譬如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命名的那样是一种 “新唯物主义” 或 “现代唯物主义” , 而是超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之上 , 因而也扬弃了主体与客体之对立关系的存在主义或生存本体论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根本就不应该有认识论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的二元分割 。为了使这种说法获得文本上的支持 , 他们不得不把马克思的著作和恩格斯、 列宁等人的著作区别开来 , 认为只有马克思才是现代哲学 (生存本体论)的创始者, 而恩格斯等人由于受到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实证主义的熏染, 始终未能走出西方近代哲学传统, 即知性形而上学的阴影 ;然而即使是这样, 也不能获得马克思全部文本的支持 , 于是他们或者求助于解释学 , 认为若拘泥于文本是不可能 “读出” 马克思的 “ 原始语境”的, 只有按照解释学的理解与体悟才能领略到马克思哲学的旨趣 , 或者干脆把马克思的后期著作置之不理 , 只是从他 1845 年以前的早期著作中寻求支持 。所有这些都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与历史使命的大问题 , 其中的是非曲直有必要加以认真的讨论。
我们迫切地想弄清楚的是 , 一些论者异口同声地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当代化” 究竟意味着什么 ? 何以从生存本体论这个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是一种 “当代化”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 否则 , 它就无资格跻身于现代哲学的行列而注定要被历史进程所淘汰? 我们还想知道的是 ,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 在经过生存论的解读而实现了 “当代化” 之后 , 它是不是还能保持它的阶级和党性特征 , 继续成为指引无产阶级乃至于人类解放的方法论武器 ? 再者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何以不是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批判精神, 运用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发现的, 而为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所发展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来应对当前国际国内所出现的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而惟一地要通过生存论、 解释学以至于解构理论等等的重新解读才能实现 ? 诸如此类的疑难和困惑, 迫使我们多少要用怀疑的目光来看待这场“当代化”的解读运动。
一 、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质与西方哲学的 “存在论转向”
我们认为, 由尼采、克尔凯廓尔、海德格尔等人所开创的存在主义思想运动在西方哲学史上并非异军突起 , 而是由来已久的, 只是它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了对抗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时代特征。由于这种对抗从来就没有越出高贵的知识精英们的纯粹思想的范围, 所以从来就不指望能获得任何一个阶级、阶层或群体的支持与认同 , 他们的 “孤勇”和悲剧情愫使他们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博得了理解与同情 。但无论如何 , 他们同无产阶级要求彻底根除资本对劳动的奴役和统治的解放运动是完全不相干涉的。因此 , 即使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相提并论都是不够严肃的。尽管海德格尔的生存本体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 , 都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条件下, 由人们对人类生存境遇 ( 政治经济以及道德文化危机)的理解与把握而引发的哲学理论的反思与重建,然而由于世界观与阶级立场的悬殊 , 不同的哲学家会得出不同的哲学结论。因此,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意义及其与西方现代本体论哲学的关系 , 决不能局限于从西方哲学传统的内部裂变 , 即从其内部的逻辑演变或范式转型看问题 , 而应该深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以产生的现实历史基础和它所要实现的变革现存制度的历史使命来思考 。否则,单纯形式 ( 范式)的类比会使对问题的讨论偏离历史的真相 , 把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强行放在一个理论框架之中, 以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粉饰成当代西方最为流行的哲学。借用解释学的说法, 这是脱离文本语境的非法的、“过度的诠释”行为 。
所谓 “认识论哲学的式微”与“本体论哲学的复兴”,所谓从实体论的知性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向关系论的感性生存实践的存在论的过渡,这种哲学史的宏大叙事 , 可能会捕捉到现当代哲学史的某些演变趋势 , 但肯定过于抽象、简单甚至武断 。这种概括不仅无视英美分析哲学的存在与发展, 也不可能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 而仅仅是在欧洲大陆一度时兴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即现代新人本主义哲学思潮自我夸张的说法。在一般意义上否定认识论而肯定本体论或存在论, 这种所谓 “现代的” 甚至是 “后现代的” 流行观点 , 其真正的用意并不是要推动哲学研究的前进与发展, 相反, 它展示的是对现代文明的极端憎恶, 彰显的却是一种尚古意识 , 主张回溯到前认识论阶段的 “存在状态” 。它要求颠覆和终结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其目的是恢复和重建更加古老、更加原始的存在本体论 。
可见 , 所谓的 “存在论生存论转向”,不可能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解释的关键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实质决定了它是反对一切形而上学本体论的 。它永远立足于现实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 通过不断地批判和改造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秩序, 为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彻底解放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 不可能是 “向内转” 的形而上学沉思或后现代式的诗性之思 , 不可能是为现代人提供一种 “安身立命”的 “终极关怀” 式的信仰体系 , 而是面向现实的批判精神与彻底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
在所谓 “存在论转向” 的视野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 其实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旨人本主义化 , 取消其科学认识论, 把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逻辑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初形态 。更成问题的是, 它还把青年马克思的费尔巴哈式的类哲学与现代西方个体主义的生存哲学互相置换, 这种学术上的强制行为 , 是无视历史事实的时代错位。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 “存在论化” , 从思维方法上讲仍然是因袭西方形而上学追求 “先验性”、“绝对性” 与 “永恒性” 的哲学传统。只满足于哲学体系内部的瓦解与重建 , 只限于从某种绝对本真的逻辑起点出发 , 而不从现实出发来思考与表达问题, 只限于对自己借以进行哲学思考的现实条件与对所提问题的合理性边界缺乏深刻认识 , 便不可能超出他们所反对的传统形而上学,因而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具有 “当代” 意义的哲学。
二 、 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学说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
在西方哲学史上 , 本体论作为哲学中的一门学问 , 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 (形而上学)。但正式地使用这一概念 、 并自觉地使之成为一门学问的 ,却是 17 世纪德国哲学家沃尔夫。从黑格尔的 《哲学史讲演录》 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的定义:本体论, 论述各种关于 “存在” ( 或“是”/“有”)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 , 并认为 “存在”( 或“是”/“有”)是惟一的、 善的 ;在这个抽象的形而上学中进一步产生出偶然、实体、 因果、现象等范畴。 这个定义表明了本体论是与“存在” 问题密不可分的 。
在西方哲学史上,本体论一般都被理解为关于存在的学说, 然而存在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 :把 “存在” 理解为不同于具体事物的普遍的一般本质 , 是隐匿在现象世界背后的超验的本质 。现象是变幻不定的假象或意见, “ 存在” 则是 “惟一” 与 “不变的” 。这种作为与现象世界相对立的本体意义上的存在 , 不属于具体科学, 仅属于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超验之物 , 它既不是人的认识活动的结果, 也不是人的认识的对象, 而是思辨理性的创造物 , 纯粹是根据理性或心灵的需要而设定出来的 , 它或者寄托了人类对知识的无限寻求, 或者寄托了人类精神的无限追思 。古代与近代哲学中如此理解本体意义上的存在的, 大有人在 。例如康德哲学, 一方面通过对人的认识能力的批判否定了传统的理性形而上学 , 另一方面又设定了上帝 、灵魂、自由这类超验之物 , 把它们当作道德追求的本体论而存在于现象世界的彼岸 , 其目的是为了重建对这些神圣之物的信仰 。在马克思看来, 这种先验与经验 、 本质与现象的僵硬二分与机械对立的本体论哲学, 其最大的问题是主观地设定与纯逻辑地演绎出某种脱离历史与现实的彼岸之物。其结果不是导向唯心主义便是导向神秘主义。当然, 任何这类抽象神秘的本体论哲学都有其社会历史的前提与内涵, 因而都可以通过现实的社会批判而得到合理的理解。
第二种 :是对上述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概念进行逻辑学的改造, 把存在纳入理性的同质逻辑框架之内。“存在” 不再是隐藏在现象世界背后、只能被信仰而不能被认识的本质 。这种本体论哲学把现象与本质统一起来, 认为作为本体的存在既是 “实体” 又是 “主体”,并为此建立了一种从本体世界向现象世界推移转化的逻辑概念的演绎体系 。黑格尔哲学对存在范畴就是作这样一种相对 “动态” 的理解的。黑格尔把原本静止的超验之物的存在 ( 绝对观念), 变成了具有无限潜质与生命活力的世界的 “始基”,一步步地从贫乏的抽象走向了丰富的具体 。他把巴门尼德哲学中神秘的“一”变成了最高的思维抽象, 而康德所不能给予理性论证的上帝、灵魂与自由 , 则由绝对精神、自我意识和纯粹的思维活动等理性范畴所取代。于是, 以“存在论”为起点,经过了从“本质论” 到 “概念论” 而推出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 。他的 “存在” 不是指存在着的具体事物, 不是某一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甚至也不是抽去了一切特殊规定性的共相或一般 , 而是作为一切科学开端的逻辑抽象。如果我们将黑格尔的这种存在论仅仅限制在逻辑学与认识论的视野之内, 它倒是有其深刻之处的。但问题就出在这种存在论连同其展开状态(绝对知识)竟成了世界万物的本原与本体 , 犯了泛逻辑神秘主义的错误。换言之 , 黑格尔哲学一方面赋予了本体论以某种彻底的历史性意义与特征 , 但另外一方面却又将永恒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属于那个绝对的永恒的逻辑结构, 能动的革命的精神被过分茂密的思辨体系所窒息 。因此,马克思批评黑格尔哲学作为一种思辨的本体论哲学体系, 其神秘性和颠倒性就在于, 它在实体、自我意识 、绝对精神的名义下把自然界、精神和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作了形而上学的改装。
第三种:是把存在界定为 “一定的存在物” 的实体性的本体论哲学。对于这种本体论来说 ,“存在” 即存在着的存在物或 “存在者” 。在这里, 作为哲学范畴的 “存在” 即从本体论上加以定位的存在 , 只能是存在着的存在物, 而不能是关于存在物的思维抽象 。只有存在着的存在物才是 “惟一的” 实体与本体。在西方哲学史上 , 持此观点的人首推亚里士多德。后来的近代唯物主义大都也持这种观点 , 认为世间惟一的存在着的东西是 “有形的实体” , 以此区别于一切想象与超验之物。费尔巴哈是近代的这种唯物主义本体论的代表 。他以 “感性的自然” 和 “对象性存在” 取代了黑格尔式的抽象的思想的存在。这是其优越于唯心主义乃至近代自然唯物主义的方面 。他的哲学扩大并深化了对 “ 存在” 理解的视野, 从机械论的自然转向人的感性存在 ,从自然唯物主义转向人本唯物主义 , 这预示着近代本体论哲学的研究开始朝着关注 “人的存在”方向的转变。但由于他只是把人当作 “感性对象” 而不是 “感性活动” , 因而他仍然只是把事物、现实 、感性当作客体即直观对象性去理解 , 而不是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去理解 。这就是说, 费尔巴哈虽然用感性对象性的存在去取代黑格尔的抽象思辨的存在, 但由于这种以自然为基础的人的感性存在缺乏能动的原则 , 因而人连同其周围的世界便既无发展也无历史 , 只能作为有别于思维的客体获得直观的形式的规定性 。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