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建设典型案例汇编978751308226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建设典型案例汇编978751308226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9.57 4.9折 60 全新

库存2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3082266

出版时间2021-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11695228

上书时间2024-09-24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典型案例

 北京市:编纂《大运河文化辞典》,推进知识普及

 天津市:开发特色文创产品,讲好武清运河故事

 天津市:陈官屯建镇级博物馆,弘扬运河文化

 天津市:河北区瞄准“三好”目标,促进“三带”融合

 河北省:打造永济水镇,带动馆陶县产业升级

 河北省:建设大运河非遗公园,促进文化传承

 河北省:邯郸复原历史景象,展现运河文化内涵

 江苏省: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打造运河文化地标

 江苏省:苏州加强精品创作,展现运河特色

 江苏省:设立大运河研究院,发挥智库作用

 江苏省:镇江分院立足需求,强化研究与传播

 浙江省:开展“京杭对话”,推进文化建设“双城记”

 浙江省:建设湖州丝绸小镇,打造特色标杆

 浙江省:杭州运河文化公园,用音乐传承运河文化

 浙江省:杭州塑造滨水空间,打造重量人居文明典范

 安徽省:建设公共文化场馆,打造“运河名城、水韵泗州”

 山东省:聊城建专题博物馆,展陈研学运河文化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建设典型案例汇编 II

 山东省:济宁借力申遗,推进南旺枢纽遗址保护展示

 山东省:考古保护展示河道总督府遗址,提升“运河之都”品位

 河南省:坚持“四个统一”,推进州桥及汴河遗址保护

 河南省: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打造运河文化符号

 河南省:加强夏邑段考古勘探,完善综合场馆展示体系

 第二章 大运河生态带建设典型案例

 天津市:发布细则,筑牢大运河空间管控机制

 天津市:依托花卉经济,承运河文脉展花乡风情

 天津市:编制水系规划,立足长远需求做设计

 河北省:完善规划体系,奠定运河保护坚实基础

 江苏省:丰县依托文化科技,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

 江苏省:南京高淳区退圩还湖,迎来拥湖发展时代

 江苏省:省市共建航运示范区,协力彰显运河风采

 江苏省:推动运河湾公园建设,复现宿迁运河记忆

 浙江省:绍兴集中整治鉴湖,打造标志性生态空间

 安徽省:加快柳孜运河综合治理,优化生态景观格局

 山东省:泰安坚守生态底线,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

 山东省:戴村坝依靠生态廊道,增添区域经济新活力

 河南省:辉县打造城市水空间,树立文化生态典范

 河南省:生态治理大沙河,打造水域亮城

 河南省:汤阴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牢筑生态屏障

 第三章 大运河旅游带建设典型案例

 河北省:廊坊段统筹规划,创新运河发展格局

 江苏省:淮安建设再提升,打造生态文旅新高地

 江苏省:古镇蒋坝换新颜,丰富运河旅游业态

 江苏省:融合促发展,发挥水利风景区新效能

 江苏省:创新嘉年华,焕发运河灵动之美

 江苏省:丰富望亭旅游内涵,再现运河古驿风采

 浙江省:传承发展,彰显慈溪深厚人文韵味

 浙江省:保护历史景观,再现练市运河旅游特色

 浙江省:划分运河园区域,展现绍兴水乡魅力

 浙江省:从遇见到打动,传播运河文化的全新表达

 浙江省:因地制宜,赋予运河文化公园多重功能

 山东省:科学开发,演绎南阳古镇烟火气

 河南省:永城构建多位一体格局,丰富运河旅游体验

 河南省:深挖文化资源,释放洛邑古城新动能

 河南省:产业协同,打造永城“城市会客厅”

 附录 国际运河文化旅游生态建设典型案例

 威尼斯运河

 阿姆斯特丹运河

 伊利运河

 里多运河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北京市:编纂《大运河文化辞典》,推进知识普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牵头,联合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天津7省市有关单位,并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的学术支持下,合力编纂8卷本的《大运河文化辞典》。大运河贯穿南北、联通古今,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流动的、活着的世界级人类文化遗产。大运河在实现南粮北运、维护国家统一、繁荣社会经济、促进文化交流、兴盛沿线城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生动地记录着国家与民族文脉的传承,深深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具有重大的时代与历史价值。对大运河内涵、价值的发掘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路径的探索应先从其脉络源头与历史进程的文化意义探讨开始,学术机构联合编纂辞典正是对大运河文化带内涵的解释和历史的追根溯源。《大运河文化辞典》的编纂体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与担当,全面展示了中国大运河历史和现状,填补了中国运河文化研究的空白,满足当代社会知识普及、文化传承的急需,具有长远意义。《大运河文化辞典》是一套兼具基础性、精准性、普及性,可全面展示中国大运河光辉灿烂文化的辞典,其在编纂过程中也有多处亮点。首先,在整体编辑和统筹思路上突破局限,邀请全领域专家共同参与辞典编纂修订;其次,线性的大运河流经多省份,诞生了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故事,抓取重点、找准特色、发挥特色,展现出文脉传承的灵活多元;最后,辞典编纂任务艰巨,内容编纂协调安排工作不拘泥于传统形式,通过健全工作沟通机制,打破以往辞典编纂的固化流程,以高质量、高效率为目标,为使命光荣的《大运河文化辞典》编纂工作保驾护航。《大运河文化辞典》作为一部工具书,不能只“藏之名山”,更需要“通邑大都”,要切实推动大运河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切实为大运河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焕发时代风采进行“鼓”与“呼”。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辞典的功用与价值,《大运河文化辞典》在读者对象、全书主题、编写体例、总体规模、框架设计及词条选定原则等定盘决策中作出了如下几条具体的设计。第一,在读者对象上,《大运河文化辞典》的读者对象定位为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大众读者,他们不同于专家学者和专业人群,是对大运河知识接触较少、最需要也最应当了解运河文化的群体。因此,辞典充分考虑到广大读者的求知需求和阅读喜好,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为读者呈现基础性、大众化的大运河知识,向读者介绍大运河水道水系、水工设施、文化遗产、历史人物事件等内容。为了便利读者阅读,辞典还设置检索系统、参考系统与内容分析索引。第二,在文化主题上,《大运河文化辞典》核心就是大运河文化,包括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及大运河历史凝结的文化。以主题为指导,辞典在此基础上划分内容的主次排序及其边界,从水道水系、水工设施、运河管理、与大运河有关的地名、大运河承载或随大运河而生的经济、有关大运河的文化艺术及其设施和活动、与大运河有关的文物、与大运河有关的名人与重大历史事件、学术研究机构及综合性内容等方面,为读者较为全面地阐释大运河文化。第三,在体例上,《大运河文化辞典》采取的是专题性条目体。所谓专题性,即只反映大运河文化这一项专门知识;所谓条目体,即以词条为中心对某种知识进行简明解释。对词条的释文,辞典也采用了规范性的写法,即分为条头词、定性语、释文三部分。条头词是知识的引擎,应尽可能名词化,定性语是对条头词作简明扼要评点,释文是对条头词的解读。释文内容强调社会共识性,原则上不收入论辨性、探索性内容。



精彩内容
本书选取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建设过程中的创新典型案例,通过深入分析与总结提炼沿线城市“文化引领、环境保护、旅游发展”的创新发展经验,形成可供参考的创新思路、核心路径、基本措施等经验模式,探索大运河沿线人文、生态、产业、城市等方面的未来发展实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