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道北大:再现一个觉醒的年代978751269119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问道北大:再现一个觉醒的年代978751269119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0.46 4.5折 68 全新

库存2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彪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91193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663959

上书时间2024-09-18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方彪(1945—),北京人,北大学生军总教官白雄远之孙,退休前从事编辑、教学工作,定制北京学、北京史、北京文化研究。退休后仍乐此道,笔耕不息,已出版《北京士大夫》《北京简史》等。

目录
第一章 北大的使命

 —、传承——大四合院中的优选学府

 二、创新——振兴中华

 三、专享的国立大学——海纳百川

 第二章 北大的影响

 一、北大与北京

 二、北大与国民党

 三、北大与共产党

 四、国共两党的“完人”

 五、北大与中国

 第三章 北大人与北大精神

 一、北大的基因

 二、领教了北大人

 三、“拧种”与“情种”

 四、北大精神

 第四章 北大的学统

 一、太学与科举

 二、北大校长

 三、北大教授

 四、北大的学生

 五、国立大学育国人

 六、北大的学术成果及其影响

 七、西南联大

 第五章 北大之路

 一、敢为先天下——新文化运动

 二、中国说不——五四爱国运动

 三、敢为天下所难为——女生上北大

 四、天下所不为——北大能为

 第六章 北大的社团——百家之显

 一、进德会

 二、学生军

 三、小议社团

 第七章 校园内外

 一、沙滩校区

 二、燕园校区

 三、叹衣食住行

 四、衣——蓝大褂与蓝制服

 五、食—―还是北大行

 六、住——我化的小天地

 七、行——始于足下

 后记

内容摘要
     一、传承——大四合院中的优选学府 20世纪30年代,“受过教育”的小姐当然有自己的“择婿标准”。教授和学生也有自己的“择校标准”。两者相近,只是最后一句有所别。“英雄”所见略同,“文化人”也有“共识”。即: 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 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乐融融。 小姐择婿,只要是清华、燕京的,即“好说,好说”!原因是清华、燕京有“西方背景”,便于“出国深造”。无论是“乐不思蜀”,还是“衣锦荣归”,均是“前程不可量也”。 师生择校,于教授而言,清华、燕京有“筹款渠道”,从不欠薪,还提供“西式小别墅”为宿舍。于学生而言,清华、燕京的“硬件”远胜北大、师大,一切“西化”,走进清华园、燕园,就等于提前出国了。出国后也会很快适应环境,不会叫洋人视为“老土”。 师大的学生都是公费生,学费、杂费、宿费全免还管饭。所以穷学生齐聚师大,学生毕业后也就是个教书先生,可以说是“穷来穷往”,难以“脱贫”。 “北大老”,有些费解。以京师大学堂计,“区区三十年耳”。于人而言,方逾而立。于大学而言,“幼耳”“稚耳”,何言老?溯北大之学统,可至西汉的太学。究京师大学堂前前身,承清代国子监。1905年国子监废,京师大学堂兴。一废一兴,系承旧启新之道。故时人总把京师大学堂和国子监联系到一起。其因是太学、国子监、京师大学堂,均是专享的“国立大学”。后人言北大校长时,又好谓之“国子监祭酒”。 以西汉太学计,北大有两千多年的沧桑,能不谓之老吗?在“生而不幸为中国人”的“时者”“势者”心目中,北大不但“老气横秋”,而且“老树难荣”。 上述观点,系时人、势人之见。引而用之,旨在说明北大的“殊”。北大老,是因其有太学的传承,有两千多年的底蕴与积淀。 国学与国教 大学的优选宗旨系育人。育立国之人、卫国之人、兴国之人、传国之人。吾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吾国立于斯、兴于斯。吾民生于斯、长于斯、聚于斯,于时间上没有中断过,于空间上没有移动过,皆因立国有本、立国有道。 立国之本,也就是立国的硬件。于古代而言,系有民、有土、有铁、有盐,“四者具,国可立”。但四者皆具“国不传,民不知所终”的“强国”“盛世”不乏史载。深究之,立国需有硬件,更需有软件,软件就是“立国有道”——国与民皆认同。民称国为“吾国”;国称民为“吾民”。“吾国吾民”是总体认同,“吾民”中的各地区之人、各民族之人互相认同,不视对方为“异类”。“吾国”中的各阶层认同,形成了“礼序”,能够共存共生。不论是“合二而一”说,还是“合三为一”说,总之,分合之际,合大于分。 有些国家的认同系由国教来规范,吾国没有“国教”,有“国学”。“学”与“教”之异甚多,优选之异是学“化人”,教“度人”;学“入世”,教“出世”;学在“今世”,教在“来世”。吾国有儒、释、道之说,有人认为是“三教”,有人认为是“三家”。儒、释、道还产生过序位之争,辩论的结果是皇上“一言九鼎”,根据自己的需要,给予定夺。也就是说,皇权高居儒、释、道之上,儒、释、道均要“为朕所用”。 其实,儒是学说,道也是学说,释系舶来的宗教,在东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被称为“汉传佛教”。佛教在国学中的影响最显著的系其大乘哲理。特别是禅宗,对程朱理学、陆王**的形成均有启迪。从这种角度来讲,亦可称之为“家”。士大夫阶层对佛门的教仪、教规、教序并不感兴趣,所重者在其“理”。道家学说在玄学之后没有什么发展,道教也就乘机拉道家的老子、庄子诸先贤为“天尊”“真人”。道家的哲学体系、思想体系,与道教无涉。儒、释、道三大体系中的“道”,应是“道家”不是“道教”。康有为首倡“以儒教为国教”说,今人也有儒家系儒教的观点。儒家如果是儒教,无疑是吾国吾民的“国教”。 一个成熟的宗教,必有来生彼岸的修持,有世界末日的恐怖。孔子认为“未知生焉知死”,对彼岸不感兴趣。主张“祭如在”,对鬼神也不感兴趣。但儒家的祖先崇拜和伦常之说,起到了规范人生的作用。但儒家没有跨越“学说”与“宗教”之间的鸿沟。 究国学之实,亦非儒学家。先秦的诸子百家亦属国学。讲传统,也不是只讲孔子的统绪。有人担心“国学”会窄化为“汉学”,传统会窄化为“儒统”。其实,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儒家也只是一家,嗓门也不是特别大。后来借助于皇家的“麦克风”,成了“主旋律”。 究中国思想之实,是“外儒内道”“儒显道隐”;优选统治者的治术都是“外儒内法”“外儒内道”。“外儒内道”“儒显道隐”的“道”,实质上是“用世”与“避世”的中庸之道。“外儒内法”“外儒内道”的道,是驾驭臣民之术。道家在国学中的地位绝不可低估,只不过其影响是内在的。若进一步揭示,儒学是“宣言书”,道、法两家是行动细则。 对国学的认同是跨越地区、民族、宗教的大认同。

主编推荐
1. 北大后人自述,从衣、食、住、行、学等生活细节,再现民国时期的北大。2. 白雄远后人披露,白雄远与傅斯年之交往故事。3. 详细记录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史料价值强。4. 记叙了北大名教授、名学生的大事、趣事可读性强。5. 作者夹叙夹议,在北大故事中尝试探寻现代大学教育的意义,是对现代教育的一种反思。6. 作者文笔流畅、有趣,又引经据典,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盎然。

精彩内容
本书着眼于北京大学的使命与传承、北大人与北大精神、北大学统、北大历史等方面,从百年风雨中回望,探寻北京大学文化、精神的实质所在,以反思大学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全文共7个章节分别为:北大的使命、北大的影响、北大人与北大精神、北大的学统、北大之路、北大的社团、校园内外。作者从北大人的衣食住行入手,以“名教授”“名学生”为切入点,探讨了老北大兼容并包的治学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视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