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978751619141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978751619141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3.9 6.3折 70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宜广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91415

出版时间2015-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0元

货号9061947

上书时间2024-09-16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宜广,2008年毕业于暨南大学,获硕士学位;2011年获暨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今在鲁东大学靠前教育学院任教。2013-2014年为韩国圆光大学中语中文学科交换教授。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语法、汉语二语教学等。2014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及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已在《语文研究》《汉语学习》《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华文教学与研究》《暨南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十几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关于动趋式

一国内对动趋式的认识

二国外对动趋式的认识

第二节选题缘由以及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思路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背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三节研究范围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动趋式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传统视野下的动趋式研究

一趋向动词框架

二趋向动词的性质

三动趋式的语义类型及其扩展方式

第二节认知视野下的动趋式研究

一“来/去”与容器隐喻、障碍隐喻和时间隐喻

二“进”与容器隐喻

三“过来/过去”与障碍隐喻

四“起来”与身体运动隐喻、路径隐喻

第三节概念结构与动趋式研究

第四节动趋式语义的研究方法

一刘月华等“趋向—结果—状态”分析法

二邱广君句式环境分析法

三曾传禄隐喻投射分析法

四于康“谁在移动和怎样移动”的标准分析法

五陈忠身体运动经验分析法

第五节动趋式研究述评

一动趋式研究取得的成果

二动趋式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动趋式的事件表达及概念语义结构分析

第一节引言

一动趋式语义研究存在的两大问题

二动趋式的哲学认知基础

第二节动趋式的概念语义成分

一参与者要素

二空间要素

三运动要素

四路径要素

五主观视点

第三节动趋式的事件结构及其语义成分

一表达位移事件的动趋式概念语义结构分析

二表达状态事件的动趋式概念语义结构分析

三表达时体事件的动趋式概念语义结构分析

第四节小结

第四章“V来”“V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主体参照的概念化与“V来”

一位移性趋向:趋向视点

二状态性趋向:趋向获得者

第三节主体参照的概念化与“V去”

一位移性趋向

二状态性趋向

第四节小结

第五章“V上/上来/上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V上”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方式

一(由低到高)(物理位移)

二(由低到高)(趋向位移衬体)

三(趋向目标)(目标实现)

四(限时持续)(时量实现)

五(无限持续)

第三节“V上来”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一(由低到高)(物理位移)(趋向主观视点)

二(物理位移)(趋向衬体)(趋向主观视点)

三(心理位移)(趋向主体能力)(实现)

第四节“V上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一(物理位移)(由低到高)(趋向衬体)(远离主观视点)

二(物理位移)(±由低到高)(趋向衬体)(远离主观视点)

三(趋向衬体)(远离主观视点)

四(心理位移)(远离主观视点)(主观体验)

第五节小结

第六章“V下/下来/下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V下”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一(由高到低)

二(由上向下)(远离起点衬体)(趋向终点衬体)

第三节“V下来”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一(由高到低)(趋向主观视点)(远离起点衬体)

二(身姿下方转换)(趋向主观视点)

三(±由上向下)(趋向主观视点)(脱离起点衬体)

四(趋向主观视点)(趋向终点衬体)(留存)

五(能力实现)

六(动作实现)(由过去到现在)

第四节“V下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一(由高到低)(远离起点衬体)(远离主观视点)

二(身姿下方转换)(远离主观视点)

三(±由高到低)(趋向终点衬体)/(远离起点衬体)(远离主观视点)

四(由现在至将来)(趋向将来)(远离现在)

第五节小结

第七章“V进”“V出”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V进/进来/进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一“V进”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二“V进来”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三“V进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第三节“V出/出来/出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一“V出”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二“V出来”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三“V出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第四节小结

第八章“V回/回来/回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V回”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一位移性趋向

二状态性趋向

第三节“V同来”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一位移性趋向

二状态性趋向

第四节“V回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一位移性趋向

二状态性趋向

第五节小结

……

第九章“V过/过来/过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第十章“V起/起来”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第十一章“V开/开来/开去”的概念语义结构及其扩展路径

第十二章动趋式的概念语义框架

第十三章动趋式语义扩展的不平衡性

第十四章动趋式的基础性语义框架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动趋式的语义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动趋式语义类型缺乏客观的判别标准、语义扩展存在认知型线性扩展与发散性扩展两种不同的方式。动趋式语义扩展是一种基于原型的隐喻性扩展,动趋式的语义都是以原型意义为基础,这些意义之间的联系由意义链实现。因此,我们参照Talmy对运动事件概念结构的分析,结合汉语动趋式的具体情况,离析汉语动趋式的概念语义成分,对由25个趋向动词构成的动趋式的语义类型及其扩展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基于以上认知和分析,重新分析了“趋向”的概念内涵,构建了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分析了动趋式语义扩展能力的不平衡性,并探讨了动趋式基础性语义双向选择框架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