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978752034755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55.19
6.3折
¥
8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蔡应妹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47556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9626383
上书时间2024-09-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蔡应妹,女,1966年08月,现就职于浙江师范大学,职称:副教授。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发表论文5篇,其中《农村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与路径选择》一文获2007年度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很好论文一等奖。支持课题6个,如灾害救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 民政部2009年度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课题(20085—20095),城镇化与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007、12—2009、12)等。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 文献述评
(一)关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
(二)关于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文化影响的研究
(三)关于学校撤并后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基本观点
(五)研究样本与调查对象
四 研究过程
(一)文献收集与研究阶段
(二)初步考察调研阶段
(三)调查方案的设计、定型阶段
(四)正式调查阶段
(五)材料的整理分析与补充阶段
(六)研究成果的撰写阶段
第一章 农村学校之于农村文化的价值
一 农村教育与社会变迁
(一)教育与社会变迁
(二)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变迁
二 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发展
(一)教育本质的文化性
(二)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的相互滋养
三 农村学校对于农村的社会文化意义
(一)文化传承的载体意义
(二)文明象征的符号意义
(三)社会成员的凝聚意义
(四)精神寄托的生活意义
第二章 中国农村学校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变迁
一 农村学校的历史变迁
(一)中国古代农村学校的演进
(二)中国近现代农村学校的转折与发展
(三)新中国农村学校的发展与普及
(四)21世纪我国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二 中国农村文化流变及其建设
(一)我国农村文化流变的特点
(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历程
(三)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三 农村学校变迁与农村文化建设的错轨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与基础
(二)农村学校的撤离加速农村文化的枯萎
……
第三章 失去了学校的农村文化生态
第四章 远离了乡村的农村学校
第五章 失去了学校的农村文化重建
第六章 农村学校的文化突围
附录一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调查(乡友卷·学校被撤并村)
附录二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调查(乡友卷·合并学校所在村)
附录三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调查(教师卷)
附录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在比较深入丰富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献资料,从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研究“撤点并校”现象对农村社会文化发展、延续和传承的影响,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农村社区文化主体的角度,分析了村小撤离导致村庄文化“空场”的现象——作为农村文化主体的教师离场、学生缺场、村民缺席,使原有的“学校文化+乡村文化”的农村文化结构走向解体。从离开村庄的学校的角度看,远离乡村的农村学校成为围墙中的文化孤岛,实施的是他者化的乡村教育,它失去了学校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功能,教师也失却了乡村公共性。学校与村庄疏离了,这里产生了区隔,农村基础教育在走向“去农化”。在各种类型的城市化加速推进、市场经济对教育过分侵蚀的大背景下,农村文化在走向衰落。作者点出了我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有事实根据的结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作者的分析是有根据的,她所运用的文化场域、文化空间、文化主体性的分析视角是恰适的,分析是有深度的,在概念使用上有所创新,该项成果推进了关于“撤点并校”问题的学术研究,相信这会引起对此问题感兴趣者的共鸣,也会对政策制定者的反思有所帮助。
精彩内容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在比较深入丰富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献资料,从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研究“撤点并校”现象对农村社会文化发展、延续和传承的影响,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农村社区文化主体的角度,分析了村小撤离导致村庄文化“空场”的现象——作为农村文化主体的教师离场、学生缺场、村民缺席,使原有的“学校文化+乡村文化”的农村文化结构走向解体。从离开村庄的学校的角度看,远离乡村的农村学校成为围墙中的文化孤岛,实施的是他者化的乡村教育,它失去了学校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功能,教师也失却了乡村公共性。学校与村庄疏离了,这里产生了区隔,农村基础教育在走向“去农化”。在各种类型的城市化加速推进、市场经济对教育过分侵蚀的大背景下,农村文化在走向衰落。作者点出了我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有事实根据的结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作者的分析是有根据的,她所运用的文化场域、文化空间、文化主体性的分析视角是恰适的,分析是有深度的,在概念使用上有所创新,该项成果推进了关于“撤点并校”问题的学术研究,相信这会引起对此问题感兴趣者的共鸣,也会对政策制定者的反思有所帮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