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创新的真相978752172928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融创新的真相978752172928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4.2 6.5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阿纳斯塔西娅·内斯维索娃,[英]罗内·帕兰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21729283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1068350

上书时间2024-09-13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阿纳斯塔西娅·内斯维索娃(Anastasia Nesvetailova),伦敦城市大学教授,城市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撰写了许多关于金融危机与稳定性的文章。

罗内·帕兰(Ronen Palan),伦敦城市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撰写了大量关于国家政治经济和全球化的文章,主要研究离岸金融。

目录
引言  每家公司都想成为高盛

第一部分  经济学视角的“破坏”
第1章 金融体系中的“破坏”行为
第2章 谁也逃不了:“破坏”行为和债务循环
第3章 金融创新中的破坏

第二部分  “没有冲突就没有收益”:破坏客户
第4章 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死魂灵”
第5章“员工是我们最大的资产”:高盛的算盘事件
第6章“一个简单的前提”:富国银行

第三部分  消灭敌人:破坏竞争对手
第7章 谁导致了贝尔斯登的破产
第8章 恶有恶报: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兴衰
第9章 留心好建议:德意志银行在冰岛的好帮手

第四部分  大的、坏的和加密的:破坏监管规则
第10章   大的:“大而不能倒”且逍遥法外的银行业
第11章   坏的:金融衍生品、偷税和避税
第12章   加密的:资金的挖掘

第五部分  结语
第13章   旧闻
第14章   所以呢

内容摘要
     “我希望你不要用‘破坏’这个词,可以找一个不那么沉重的术语吗?也许可以用‘冲突’?”我的一个基金经理朋友说道,他试图说服我们。 一位贝莱德前员工跟我说:“我知道这里的‘破坏’是什么意思,但我必须说这个词太过冒犯了。在银行业中,特别是中低层,还有很多员工辛勤工作只是为了谋生。你能换一个词吗?” 一位之前在高盛工作的朋友也表示:“我不喜欢‘破坏’这个词。听上去有些刻薄……坦率地说,不为追寻利益,怎么在这个行业赚钱?” 那么,能不能找一个委婉的说法,用一个不那么冒犯的词语来描述金融行业赚钱的核心技巧?我认为不能。 托斯丹·凡勃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学派之父,他首先将“破坏”作为核心概念引入经济学。他指出,“sabotage”(破坏)是"sabot”的派生词,在法语里是木鞋的意思。因为穿着木鞋行动迟缓,这个词引申出了缓慢、拖曳、笨拙的运动之义。所以“破坏”可用于描述任何缓慢、效率低下、笨拙、受阻的动作。到19世纪末期,“破坏”一词在美国被广泛地使用: 涵盖所有和平的或暗中进行的拖延、阻挠、摩擦和失败的操作, 包括雇佣工人强制执行索赔、雇主损害员工利益或通过竞争性业务 来压制对手以确保自己的优势。 托斯丹·凡勃伦是经济思想目前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其写作风格陈旧而又令人费解,总是充满了政治色彩,主要体现在他于1899年发表的《有闲阶级论》。在这本书中,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消费主义和社会分裂。现在,大学课程中很少讲授凡勃伦的理论。搜索引擎中搜索排名居高或网站推荐更多的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约翰·罗杰斯·康芒斯的相关理论。 然而,在2007年9月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巴拿马文件和天堂文件等被揭露,人们开始思考凡勃伦的破坏理论是否有助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组织中的许多危机。在当今商业世界中,特别是在利润丰厚、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探讨一切可用手段可能比市场和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更能贴近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一切可用手段”包括创新、阻碍、削弱、损害、破坏、摧毁和欺骗。这些行为通常不违犯法律条文,但违背了法律精神,有时甚至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 现在,并非所有人都同意一个前提一金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创办一家银行要比创办一家餐馆困难得多,一家银行不仅需要高昂的启动资金,至关重要的是还得有政府机构的允许,相关证件通常很难获得。要创办一家对冲基金,需要拥有一些富有的大客户、有自己的专有策略以及足够的启动资金。保险业也受到了严格监管。换句话说,从理论上讲,金融行业门槛很高且有一定程度的市场集中度,看上去不是竞争市场。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从实际运行和地缘的角度来看,金融行业的竞争很好激烈。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技术为金融交易增加了活力,并大大扩展了金融机构的活动范围。这些新变化给金融行业的老玩家带来了压力。现有银行之间竞争激烈,还面临着来自该行业新玩家的挑战,如今一些新兴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系列从前只有银行才有特权提供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从地缘角度来看,国家监管的崩溃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使得金融机构数量增加、业务范围扩大,金融机构呈现出跨区域、跨时区、跨资产类别的复杂局面。 1997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注意到了这种激烈的竞争。沃尔克指出,即使行业内竞争激烈且这种激烈程度还在加重,“金融行业靠前地利润丰厚”。这后来被称为“沃尔克悖沦”,指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和高利润率竟能共存。为什么这会引起这一代经济学人物的困惑呢? 为了解决“沃尔克悖论”,并理解凡勃伦的破坏理论,我们需要了解盈利的两难境地。 P17-19

主编推荐
金融业对每个人的影响毋庸置疑,这就使金融业本身需要严密的监管。金融产品问题频发,监管层高度重视。本书指出,一些金融机构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来持续获得高额利润是一件值得深究的事。作者指出,从根本上说,金融活动也是生意,是为了盈利。因此,它需要遵守规矩,需要监管。所谓“创新获得高利润”下隐藏的往往是道德的缺失和违规操作,也即“破坏”。通过破坏行业规范、交易秩序、损害客户和竞争对手来规避市场规则,从而获取利润。因此,要防止金融危机,就得阻止对金融体系的破坏,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本书的这些认识,对于我们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管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精彩内容
“创新”是最近几年在金融领域频繁被提及的一个词之一,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学界和行业人士的发声,似乎三句话不离“金融创新”。金融发展永无止境,但是金融创新真的都是好事吗?
  这本书系统疏理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期间的行为,尖锐地指出,总结过去40年的经验,会发现金融创新不仅损害了政府,还损害了客户和竞争对手。金融业一直在通过放松、打破或改变规则来获取发展,通过所谓的“创新”来获得高利润。在此背后隐藏的往往是道德的缺失和违规操作——通过破坏客户利益、破坏竞争对手利益、破坏监管、破坏行业规范与交易秩序,来规避市场规则,从而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赚得油水满满。它并非不相信自由、井然有序的市场,而是不想让秩序限制自己。
  这本书通过分析一些令人震惊的金融丑闻案例,例如苏格兰皇家银行欺骗客户,高盛的算盘事件,贝尔斯登公司因对手不道德竞争而破产等,揭露了经济监管的失范以及概念化的金融市场,并提出金融监管应该重新校准其道德指南针。这本书对于我国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管、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有启发。

媒体评论
1.当前各种金融产品问题频发,“金融创新”问题广受社会关注。金融发展永无止境,但是金融创新真的都是好事吗?——未必,“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对金融创新的监管要求——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在审慎监管前提下有序推进金融创新。本书深刻剖析了金融创新之下的乱象,另眼透视金融业繁荣背后的破坏力,对于处在大变局中的中国金融业来说具有警示意义。

2.本书对于金融创新的监管提出的解决办法铿锵有力。核心思想是,监管机构要抛弃原有的关注点,不再万事企求经济稳定。我们的社会应该拥抱真正的自由市场,不要让它被强大的游戏玩家所操控、所破坏。当代金融监管应该回归其本质,并应该根据公共福利将“破坏”概念纳入其中,重新定义和规范金融体系。

3.本书的案例经典,多视角看金融业丑闻,透视金融创新的真相,通俗易懂。例如:巴克莱银行:操纵LIBOR,玩弄整个金融体系汇丰银行:沦为恐怖组织洗钱工具富国银行:数百万假账户丑闻德意志银行:洗钱丑闻“镜像交易”瑞银集团:利用阴阳账本帮富人逃税高盛:算盘事件,投资者损失近10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深陷问题抵押债券丑闻贝尔斯登:因对手不道德竞争而破产雷曼兄弟:倒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