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孝通论文化艺术与美好生活建设978710020147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费孝通论文化艺术与美好生活建设978710020147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8.98 6.7折 58 全新

库存3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费孝通,方李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ISBN9787100201476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1519963

上书时间2024-12-17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包括《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等。
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原所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咨询专家。



目录

导读.....方李莉 i
第一编 文化与艺术
更高层次的文化走向.....3
文化的传统与创造.....10
走到民众中去.....24
第二编 工业文明与全球化
工业文明进程中的思考.....35
全球一体化发展中所遭遇的文化困境.....50
第三编 人文资源与文化发展
有关开发西部的人文资源的思考.....73
九访兰州 两次讲话.....83
西部开发中的人文思考.....101
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对话——费孝通先生对“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的指导.....110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127
附录
我的早年生活——费孝通访谈录.....143
补课札记——重温派克社会学.....153
费孝通先生大事年表(1910—2005).....262
后记.....293



内容摘要
本册精选集里的文章大多是以对话和讲话的形式发表的,而且内容也比较少。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时间短,只有六七年的时间,是费孝通先生生命最后几年的思考;第二,费先生已到暮年,觉得讲话比写作容易。虽然这一部分的内容比前面少,但非常重要,这些文章基本是发表于1997年到2004年,即费先生生病住院前,代表费孝通先生生命最后的关注点。本册精选集分文化与艺术”“工业文明与全球化”“人文资源与文化发展”“附录四个部分。因为这本集子是费孝通精选集的最后一本,为了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费孝通,本集子还附有费孝通大事年表。

一、从心态到情态的研究

费孝通先生的研究主要是来自于对社会实践的观察,因此,其始终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晚年面对全球化各不同的民族国家文化的日益密切联系,他从关心人的生态问题到开始关心人的心态问题。他说,生态是关心人的共存问题,而心态则是关心人的共荣问题,共存考虑的是基本生存问题,而共荣则上升到了人类精神和情感的相通问题,这是人类相互理解的更高层次的追求。而有关心态的关系及其变化由谁来研究?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中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提及,但他看到文艺界正在接触这个问题。正因为如此,到了暮年他开始关注到文艺界的许多现象,这样的关心,让他从心态的研究开始转入对人的情感包括人的精神世界的关心。

他说,在生物中,人最重要的特殊性就是人有一种精神世界,这是其他生物可能没有的,至少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还没有确切的发现。①“精神世界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东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忽视了精神世界这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人、人的生活、人的思想、人的感受,也就无法理解社会的存在和运行。他到晚年关心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与他关心在全球化中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人如何做到心心相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有极大关系。

他早年关心的是中国的贫困问题,所以他说自己一生的学术目标就是志在富民。但到人类社会开始进入2000年的时候,中国人逐步摆脱贫困,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速期。于是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富了以后怎么办?他说,人是不会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的,他还要求安居乐业。这个安乐就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这个追求是要有物质基础的,没有物质……



精彩内容

历经二十世纪波澜壮阔的社会建设,费孝通暮年适逢新世纪的曙光,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以对话与讲话的形式记录了他思想上的变化。在满足安居乐业之后,中国人产生了更高的文化追求,开始关注美好生活建设。由此,费孝通从早年关注中国农村建设问题到对文化现象与心态情感的思考,提出了“人文资源”的概念,以探索和保护少数民族地方文化习俗及民间艺术。民间艺术保存着中国文化“活历史”的种子,费孝通坚持毕生的主张,立足现实状况挖掘历史与传统,从中产生新的成果。回望来时路,他曾驻足敦煌壁画之下,穿行于茶马古道之间,蓦然发觉唯有艺术之美引发的人心共通,才是跨越文野之分、东西之分的桥梁。费孝通在离世前对全人类寄予了美好期待,在这样的期待中,人类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进入一个以艺术为纽带的“美美与共”的时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