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第2版)(赠教师课件)978711228797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第2版)(赠教师课件)9787112287970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9.65 6.7折 59 全新

库存4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戴慎志,刘婷婷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87970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15709335

上书时间2024-12-17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1绪论

1.1社会背景

1.2城市基础设施的定义与门类

1.3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

1.4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与地位

1.5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类型

2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2.1城市交通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2.2城市给水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2.3城市排水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2.4城市能源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2.5城市通信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2.6城市防灾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2.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与评价因素

3.1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因素

3.2城市交通工程系统评价指标

3.3城市水务系统评价指标

3.4城市能源系统评价指标

3.5城市通信工程系统评价指标

3.6城市环卫工程系统评价指标

3.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评价指标

4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的基本要点

4.1城市交通工程系统布局要点4.2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布局要点4.3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布局要点4.4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布局要点4.5城市燃气工程系统规划布局要点4.6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布局要点4.7城市通信工程系统规划布局要点4.8城市环卫工程系统规划布局要点4.9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布局要点4.10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布置要点

5城市基础设施在不同城市空间的规划与建设策略

5.1城市新区(新城、集中新建地区)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策略5.2城市旧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策略

5.3城市空间特色营造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策略

6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编制的转型趋势

6.1国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编制理念的转型特征

6.2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编制的转型趋势

6.3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编制转型的策略、理念与方法

7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策略

7.1城市基础设施地下化规划与建设策略7.2城市基础设施集约化规划与建设策略7.3城市基础设施综合化规划与建设策略

7.4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策略

7.5基于安全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策略

7.6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策略

7.7基础设施新类型拓展与数据基础设施规划编制探索

8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完善策略

8.1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8.2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编制方法完善策略

8.3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科学布局策略

8.4区域整合策略

9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的规制分析

9.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

9.2市场进人规制

9.3行业竞争结构

9.4市场竞争环境的营造9.5城市基础设施的价格规制9.6城市基础设施的补贴规制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1.1社会背景

1.1.1新型城镇化要求

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不断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确定城市化率的主要指标是城市常住人口的数量,而衡量城市化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则是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鉴于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突出等现状,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为重点,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道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并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思路确立了重点和方向,也确立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重点。

2013年国务院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要求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建设绿色城市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承担了实现上述目标的支撑功能,将在实现绿色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安全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和质量有了明确的要求,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城镇化提质是现阶段城镇建设的重点工作。

至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0%,户籍城镇化率达44.38%,并逐年稳步增长,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城市生活为主的时代。2020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完善便民、无障碍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宜业宜居、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最普遍的向往,即渴望优美、整洁、干净的街道,安全、可能、便利的基础设施供给。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仍普遍存在土地、空间以及各类资源的供给数量不足、质量不佳、配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的引导下,在资源环境约束和城市美好生活要求的前提下,城市的发展方式将发生根本的改变,从之前的粗放型、扩张型向集约型、内涵型方向转变。目前开展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思路须从增量发展向存量优化、建设优先向生态优先、粗放建设向精细美观的方向转变。

随着新增城镇人口对于基础设施供给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逐步攀升,基础设施领域资金投人将更加巨大。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水、能源、通信、环境、防灾系统。其中,水、能源是资源型基础设施,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将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承载力的压力。这对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当今国内外城市发展趋势,生态、低碳、高效韧性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趋势。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也决定了此系统应当在国家发展的趋势、环境和要求下,通过制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确立规划建设实施路径,助推实现城乡统筹、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集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1.1.2规划体系改革要求

2018年,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整合了我国国土空间自然资源要素的规划和管理职能,构建了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各级各类规划编制的标准和规范正在陆续颁布实施。基础设施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支撑系统,其作用相比之前有较大提升。

首先,基础设施成为国土空间开发规模的约束性条件,水资源红线成为城市规模发展、城市产业选择、城市功能布局、城市水系统构成的基础和依据,尤其在缺水型城市,这一约束非常关键,是国土空间规划前期研究的重点内容;其次,基础设施的集约化是国土空间建设用地集约化目标实现的重要系统,需研究地上、地下基础设施的整合、集约化规划,提升国土空间土地利用效率;再次,基础设施与城市的产业关联紧密,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等反映绿色发展的指标,已经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约束性指标,由此,倒通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最后,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使得作为支撑系统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突破了以往规划中的城镇范围局限,向上至全国国土空间,向下至乡镇级国土空间,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中都要考虑其所对应范围全域的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和设施配置。这不仅需要传统的基础设施规划技术支撑,而且要考虑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紧缺、绿色发展等情况,进行规划技术和思路的创新,更需要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行规划方法、成果内容、管理方式的创新,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和动态监测的要求。



精彩内容

本书系统阐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范畴,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的要素、要点、策略和发展趋势等。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与评价因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的基本要点;城市基础设施在不同城市空间的规划与建设策略;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编制的转型趋势;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策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完善策略以及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的规制分析等内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