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乡记978754581849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寻乡记9787545818499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5.7 6.7折 68 全新

库存5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闵行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ISBN9787545818499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9763153

上书时间2024-12-16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分《故土离歌》《农事琐忆》《陌上花开》《野灶炊烟》四个篇章,附录则收录了部分闵行的老地名和乡村振兴的内容。闵行原住民们深情写成的一篇篇关于乡村的文章,寻觅的是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景、一事一人……是真实的,让人历历在目的,或许能为渐行渐远的乡村生活留下一份温情的记忆。任思念弥漫,漂浮不断,也能让后人记得故土的原本面貌。

作者简介

闵行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是在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负责征集、编辑、出版、发行闵行文史资料,组织区政协委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工作机构。负责编辑出版的《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是向各界人士征集的关于闵行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根据“精选慎编”的原则编辑出版成册,以达到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

吴玉林,作家,闵行人,《城市季风》杂志主编。




目录

总序

城里厢,乡下头(代序)

第一部分?6?9故土离歌

3 再见,李家宅

11 流水席里的人情世故

19 乡村影视生活全记录

26 剑川路的前世今生

32 学普通话趣事

37 亲历种田人的改革点滴

41 柴米油盐话“灶头”

46 塘湾村校往事

50 七朵金花

54 我的播音生涯

第二部分?6?9农事琐忆

59 忙碌在田间地头

68 罱河泥

71 战风车

76 大暑过后是立秋

82 年年岁岁花相似

91 怀念稻柴

94 有一种叫棉花的“花”

99 田野里的牛

106 秋雨乡情

109 农田灌溉忆“三车”

114 冬季农耕话“两泥”

第三部分?6?9陌上花开

121 曾经少年灶头画

125 老布

130 弹棉花

134 家门前那条小河浜

140 樱桃河畔

146 乡下婚俗

152 车嫁妆

155 油灯

158 远处响起悠扬的渔歌

165 放学回家做皮影

168 滚铁环

171 那时候这样避暑

174 莘庄的桥

176 乡间冬日即景

180 茶馆漫忆

第四部分?6?9野灶炊烟

185 “菽水承欢”的马桥豆腐干

188 美味不过是蟛蜞

191 小辰光做“考”

195 桶蒸糕香

201 野菜

205 猪肉吃勿着

209 落苏里的肉味

213 舂臼声声里

216 农家的饭瓜

218 记忆的年味印糕

220 沙冈摸蟹

222 带着饭菜去上学

226 鱼有聪明时

230 村口有爿“小三店”

附录

235 渐行渐远的老地名

254 在闵行,乡村正兴

284 美丽乡村的“面子”和“里子”

内容摘要
     再见,李家宅 李慧华 位于闵行区颛桥镇中心村的老宅,在2叭8年的春节前动迁了。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父母,没想到80多岁高龄时却要面临第一次搬家,用“伤筋动骨”来形容似乎并不为过。 有着我们童年、青春记忆的小河、村宅,将不复存在。我们姐妹仨成长的欢乐,当年过着感到煎熬、现在想起觉得珍贵的日子,仿若就在眼前。 半个世纪以上的日积月累,看着很多堆在家中经年不用的老物件,记忆就这样一点一点被唤醒。这些放着不用、丢了可惜的东西,被我们反复掂量着要不要保留,两代人为此常常争得面红耳赤。 割舍这些,如同去除身上的精血一般疼痛…… 我们的老宅叫“李家宅”,它是一个自然的小村庄,只有7户人家,从东到西150米左右。老邻居们毗邻而居,彼此是兄弟、姐妹,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从我们这一代人起,后辈们基本上都生活在城区了,李家宅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老人和老宅相伴。 在父母搬家之前,已经有3户人家搬走了。3栋小楼的门窗都已经拆除,呈现出仓皇的迹象。不断有拾荒人光顾,翻看有没有值钱的玩意;收废品、收古董的行家里手,也经常出没宅上…… 住在隔壁的东家伯伯,是父亲的远房堂哥。说来难以置信,到他们老弟兄这一代,两家人已经是第9代人相邻而居。原本以为,可以互相守望到终老,未曾想一场动迁,“拆”开了兄弟俩的情分。于是他们相约,要在同一天搬离老宅。 开始搬家了。楼上楼下堆满的大小物件,在专业搬场师傅的忙碌中,迅速装车。衣橱、大床、锅碗瓢勺装了满满登登一大车。 拆下门牌号,锁上大门。 母亲拄着拐杖,父亲背着挎包,和东家伯伯告别:“我们先走一步了,以后再见面也难了。”“我下午也搬了,你们保重啊。”兄弟俩依依话别,并且留下了在老宅前的最后一张合影。 父母生了我们姐妹仨。我和姐姐读的都是师范学校,因为那时读师范除了学费全免外,还有补贴,每月有16元(后来涨到19元)的生活费。姐姐在高考调剂志愿时,选择了幼师;我在初中毕业时,也坚持要考中师。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既要读书,又要尽可能地减轻父母的负担。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熟。记忆中,我们姐妹都很早帮着母亲做家务了。 我上小学时,奶奶还在生产队里出工,母亲在社办企业上班;父亲在市区的蔬菜公司上班,只有周日回家。小我两岁的妹妹没有人带。父母便和学校商量,自备了桌椅,让妹妹跟我一起上学。 姐姐是长女,承担的家务自然最多。 我们上学的村小离家只有五分钟左右的路程。上午的第三节课后,姐姐一路奔跑回家,把煤球炉打开,留一条细小的缝,让它开始慢慢回“神”;然后又一路奔跑回学校上第四节课,常常是踩着上课的铃声进教室。下课铃一响,姐姐又一路小跑,先我和妹妹回家,抓紧时间洗菜、做饭。这时,煤炉刚刚烧旺,正好可以炒菜了。 1976年,农村渐渐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制。按照政策,我家只有母亲一个农业户口,分得一亩三分地。承包地则根据季节轮换,种上稻子、棉花、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每逢农忙季节,天还没亮,窗外就会响起邻居的脚步声和招呼声。正是好睡的时候,母亲招呼我们起床,穿上高筒雨鞋,长袖衬衫,再往身上喷驱蚊水,拿起小板凳,迷迷糊糊地往生产队的稻秧田里走去。 到了7点半,母亲要赶着到社办企业上班,只剩下我们姐妹仨。我们人小,手劲弱,手法又不熟练,还吃不得苦,往往是毒辣辣的太阳升起来了,还没有完工。常常有好心的邻居,尤其是东家伯伯、伯母和我的堂哥、堂姐们帮着我们完成最后的“冲刺”。 成家后,我们姐妹总盼着村里早一点把承包田收走。只要有田地在,父母是不愿意让别人耕耘的,更不可能让田地荒芜。他们要种田,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但真实地讲,种田的苦,还真不是我们所能承受的。 1998年,村里收走了承包田,我们姐妹总算不用插秧、割稻、种油菜了。彼时,父母已经退休,开始养鸡养鸭种自留地,真正乐享天伦。 我家的自留地,只有三分(一亩是十分),距离我家只有150米。但因为父母太忙,我家的自留地,总是没有邻居家的长得好。 P3-6

主编推荐
适读人群 :文化、地方史爱好者

全书分《故土离歌》《农事琐忆》《陌上花开》《野灶炊烟》四个篇章,附录则收录了部分闵行的老地名和乡村振兴的内容。闵行原住民们深情写成的一篇篇关于乡村的文章,寻觅的是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景、一事一人……是真实的,让人历历在目的,或许能为渐行渐远的乡村生活留下一份温情的记忆。任思念弥漫,漂浮不断,也能让后人记得故土的原本面貌。

精彩内容

闵行,秉承上海县700年历史文脉,在近代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闵行渐渐成为农耕文化、商贸文化与近代海派文化的相生、相融之地,并独具地域文化。本书列为闵行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持编撰的“闵行区政协文史丛书”,总题“发现闵行之美”,主旨是通过丛书形式,对闵行区域内的历史名胜、传统文化、古建遗存、风俗语言、前贤,以及当代闵行的文化教育设施等,作出较有系统的资料汇集,以发挥文史资料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全书讲述近代以来在城市化发展进程期间,闵行郊区的故事,讲述其发展变化和受到的影响,闵行地区郊区的历史变迁和人文脉络。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