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末周初文化变迁的考古学研究/考古新视野978750106633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商末周初文化变迁的考古学研究/考古新视野9787501066339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2.58 6.7折 10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宏飞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66339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11053033

上书时间2024-12-18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宏飞,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曾参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郑州小双桥、安阳殷墟、陕西宝鸡周原等遗址的考古发掘以及河北雄安新区考古调查。主持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才斋奖学金项目“考古学文化与族属之间关系研究——以小双桥遗址的商与夷为例”。已在《考古》《文物》《考古学集刊》《社会学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考古与文物》《江汉考古》《中原文物》《南方文物》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及青铜器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理论探讨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预期目标
  第五节  相关问题说明
第二章  商周两系文化特征
  第一节  商系文化特征
  第二节  周系文化特征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王朝更替的分区观察之一:商人故地
  第一节  豫北冀南地区
  第二节  豫西及淮河中上游地区
  第三节  海岱地区
第四章  王朝更替的分区考察之二:周人故地
  第一节  关中东部
  第二节  关中西部
  第三节  泾河中上游地区
第五章  王朝更替的分区观察之三:外围地域
  第一节  京津唐地区
  第二节  晋中南地区
  第三节  胶东半岛
  第四节  长江中游地区
第六章  结语:文化变迁的动因观察
  第一节  文化变迁的分区总结
  第二节  文化现象的历时性观察
  第三节  王朝更替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对于王朝更替在考古学文化面貌上的考察是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诸如考古学文化与族群之间的关系、考古学文化的内部结构及变化原因等都是考古学界十分关心的问题。九十余年来的殷墟科学发掘已证实其商代晚期的都邑地位。随着考古材料的日益丰富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殷墟遗址为代表的殷墟文化能够为探究商代晚期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文化材料。西周王朝是继商王朝之后的另一政治实体,兴起于商文化西部边际之外的关中地区。从“小邦周”到“赫赫宗周”的转变,承续了中国青铜文化的高峰。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周文化的材料积累和研究成果同样十分丰富。学科发展已不能停留在商文化或周文化的各自研究,也不能止步于商、周文化的对比研究。探索商周鼎革在考古学文化面貌上的体现是研究大历史的客观需求,并需要以全面、系统的研究为基础,上升至方法论层面。

学术界以往关于商末至周初阶段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运用考古学研究方法探讨商周分界问题,但考古学研究并不擅长于对具体事件或具体时间点的把握,而更擅长对一定时段内文化变迁的历时性考察。本研究选取商末至周初作为特定的时段,试

图通过文化变迁的历时性考察,探索王朝更替在考古学文化面貌上的反映,并为其

他时段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一商周分界研究

“先周”是与“商”并行的历史概念,“先周文化”的概念用于探索周人在灭商

之前使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邹衡首次提出“先周文化”的概念①,将斗鸡台瓦鬲墓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新发现

的材料分为四期,“第二、三期之间的年代界限正是商代与西周的分水岭,即第二期

的年代应该属于商代末期,而第三期的年代已经是西周的开始”。邹衡指出联裆鬲的

年代亦可早到先周时期,并辨识出一批先周铜器。

几乎同时,徐锡台提出了“早周文化”的概念,并对“早周陶器”的特征进行

了总结:“第一,夹砂粗灰(红)陶,方唇,高斜领,带把手,或附加锯齿状泥条双

横耳以及无耳空心分裆袋足鬲,或圆唇高卷领瘪裆尖足鬲。第二,有些盆、罐的壁

中部饰方格纹。……第三,泥质灰(红)陶盆的腹壁比较薄,肩腹上部为素面磨光,

但也有个别器物腹下磨光。第四,在早周文化层内不见豆、盂等器物的出现,特别在贺家村清理五十四座周墓,但未见簋、豆、盂等随葬物,这些器物在张家坡西周

墓葬中经常出现。第五,贺家村周墓中无腰坑和狗架现象,这大概反映周族的固有

文化特点。”②

梁星彭曾针对“先周文化”讨论中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商榷③,邹衡针……



精彩内容
本研究首先运用考古学文化研究方法及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商、周两系文化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以西周早期的文化分布为空间范围,以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至西周早期为时间范围,对时空范围内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考察商、周两系文化因素的变动现象,归纳总结各区域不同的文化融合模式。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尝试分时段对文化面貌变迁的动因进行探讨。在商周更替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将其与夏商更替的文化变迁进行比对,尝试归纳总结中国早期王朝更替的规律性认识。
    本研究认为商周双方在灭国战争之前的敌对状态在物质文化层面(特别是陶器群层面)形成了鲜明可辨的族际边界,灭国战争导致文化面貌上的族际边界被打破,文化因素彼此互现,双方仍然保持自身的主体文化特征,但上层文化已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兴衰态势。西周早期的关中地区的“宗周文化”与商人故地的“殷遗文化”在面貌上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王朝更替以及政策措施仍然无法完全对商人故地的物质文化面貌彻底干预,根深蒂固的“殷遗文化”对西周文化的形成及早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