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45.7 6.7折 ¥ 6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何俊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73200969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1358559
上书时间2024-12-16
几年以前我们成立了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这几年走下来,工作的范围,从开始到现在,大概可以概括为三个面向。这三个面向从近到远,展现出了上海儒学院有什么特点、要做什么事情:第一个是立足江南,第二个是面向东亚,第三个是放眼世界。立足江南是何俊教授负责的工作,面向东亚是吴震教授负责的工作,放眼世界是孙向晨教授关注的工作。立足江南、面向东亚、放眼世界应该是我们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工作中的三个主要的面向。
“江南儒学”项目去年开的会议,我因为有事未能来参加。这里我就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江南儒学”有广义的和狭义的理解,都有意义,并覆盖我们上海儒学院做的一些工作。譬如将江南儒学追溯到孔门弟子的时代,这些都是从广义上来入手的。我这里要讲的是狭义的江南儒学,但是这并不是对广义的江南儒学的否定。
我把我的侧重点放在狭义的江南儒学,主题我归结为两句话:谁之江南?何种儒学?
这两句话当然是套用了Alasdair MacIntyre 的书的名字。他在写了After Virtue 以后,又写了一本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都早已有中译本。他的两本书不见得大家都细读过,可是他用的这个书名还颇流行,很多人都模仿他的书名。大概在1998年,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在《读书》杂志上发表,题目就叫“谁之责任?何种伦理?”。当时欧洲神学家孔汉思倡导责任伦理宣言,他拿来文本让我们讨论、提意见。我的文章就是从中国儒学的一种立场针对其初稿所提的意见。后来有位学者在《读书》上写一篇批评我的文章,说人家提了这么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能反对呢?我说不是我们反对,而是人家拿着这篇文稿让我们提意见,我们当然不能拒绝表达我们的文化立场。
“谁之江南?何种儒学?”是我思考这个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因为,我们以前的问题意识,如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
我们以往的讨论都是集中于“何处是江南”。这本来是苏东坡的发问,最近几年好像成了非常流行的一句话。2011年央视还拍了一个系列纪录片叫“何处是江南”,我还没有来得及看,网上有介绍,一共有八集。
我们在北京有一位朋友,即人大清史所的教授杨念群,他写的书书名也叫《何处是“江南”》,但是主要内容是清代的政治和社会。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以前我们有关江南的思考的问题意识,大多是集中在“何处是江南”。以“何处是江南”为主导的提问方式,应该说在过去这些年中,是比较流行和占主导地位的。
但是在这种讨论里面,我们会发现其实是很复杂的,因为“江南”的含义很多,而且在历史上变化也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秦汉时代的“江南”,主要是湖南湖北,然后带上江西,这是我们早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