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自然资源的概念
1.1.1 自然资源的定义
1.1.2 自然资源的分类
1.1.3 自然资源的属性与特征
1.2 未来的自然资源管理问题与挑战
1.2.1 优选面临的自然资源管理问题与挑战
1.2.2 中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管理问题与挑战
1.3 资源管理政策内涵与响应
1.3.1 资源管理与政策的内涵及外延
1.3.2 管理与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1.3.3 响应问题的管理与政策制定
课后思考
参考文献
第2章 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的理论概述
2.1 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的研究内涵、对象与任务
2.1.1 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的研究内涵
2.1.2 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的研究对象
2.1.3 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的研究任务
2.1.4 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的学科体系
2.2 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系统论与控制论
2.2.2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2.2.3 管理科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的经济学理论
2.3.1 资源的供给规律与需求弹性
2.3.2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方法
2.3.3 资源需求的经济调节手段
2.3.4 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经济学手段
2.3.5 自然资源的价值构成及定价方法
2.3.6 自然资源的全生命周期核算方法
2.3.7 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
2.3.8 自然资源的负债核算表编制
2.4 自然资源的产权、外部性与价值评估
2.4.1 资源产权
2.4.2 资源外部性
2.4.3 效益-成本分析理论
2.4.4 非市场估值方法
2.5 资源环境管理策略
2.5.1 系统紊乱性与规划
2.5.2 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价
2.5.3 地方知识体系
2.5.4 学习型组织与适应性管理
课后思考
参考文献
第3章 水资源管理与政策
3.1 水资源的概念
3.1.1 水资源的含义
3.1.2 水资源的特点
3.2 水资源管理与政策演变历程
3.2.1 水资源管理概述
3.2.2 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演变历程
3.3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利用现状
3.3.1 水资源的资源量及空间分布
3.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4 水质与水量耦合管理理论体系
3.4.1 水资源质量评价
3.4.2 水资源总量评价
3.4.3 水质水量耦合管理
3.5 “人-水”耦合视角下的可持续水管理展望
3.5.1 可持续水管理的内涵
3.5.2 可持续水管理发展的思路
3.5.3 可持续水管理发展的展望
课后思考
参考文献
第4章 土地资源管理与政策
4.1 土地资源的概念
4.1.1 土地的概念
4.1.2 土地资源的含义
4.2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4.2.1 土地资源分类历史
4.2.2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4.3 土地资源管理与政策演变历程
4.3.1 土地资源管理与政策概述
4.3.2 土地资源管理与政策方法
4.3.3 土地资源管理与政策的演变历程
4.4 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4.4.1 土地资源空间分布
4.4.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5 国土空间规划与区域管制
4.5.1 空间规划
4.5.2 国土空间规划
4.5.3 区域国土空间管制
课后思考
参考文献
第5章 农业资源管理与政策
5.1 农业资源的概念
5.2 农业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5.2.1 农业资源的分类
5.2.2 农业资源的特征
5.3 农业资源发展的靠前对比
5.3.1 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5.3.2 农业发展的靠前对比
5.4 农业资源的配置格局及安全问题解析
5.4.1 农业资源的配置格局
5.4.2 农业资源的安全问题解析
5.5 现代农业发展及其相关政策
5.5.1 农业标准化
5.5.2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政策重点
课后思考
参考文献
第6章 能源矿产资源管理与政策
6.1 能源矿产资源的概念
6.1.1 矿产资源
6.1.2 能源矿产资源
6.2 能源矿产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6.2.1 燃料矿产
6.2.2 放射性矿产
6.2.3 地热资源
6.3 能源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与开发利用现状
6.3.1 世界能源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6.3.2 主要国家的能源利用现状
6.3.3 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6.4 能源及稀有矿产资源的地缘风险解析
6.4.1 能源地缘政治总述
6.4.2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历史
6.4.3 新世纪的能源空间结构
6.4.4 中国能源靠前地缘政治形势
6.5 能源矿产资源的战略性布局与管理政策
6.5.1 世界总体形势
6.5.2 美国能源战略布局
6.5.3 中国能源战略
课后思考
参考文献
第7章 林地资源管理与政策
7.1 林地资源的概念
7.1.1 林地资源的内涵
7.1.2 林地资源的权属
7.2 林地资源的分类与基本特征
7.2.1 林地资源的分类
7.2.2 林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7.3 林地资源的分布规律与利用现状
内容摘要
第1章绪论
本章简介
本章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展开介绍。
1.1节详细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属性及特征。1.2节系统总结当代全球与中国面临的资源管理问题与挑战。1.3节围绕资源管理政策如何对问题做出响应,首先介绍资源管理政策的内涵并对相关理论做了扩展;接着介绍管理与政策的概念、联系与区别;最后叙述如何制定响应问题的管理与政策。
学习目的
1.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属性及特征。
2.了解当代全球与中国面临的资源管理问题与挑战。
3.了解资源管理与政策的内涵和外延、管理与政策的区别及联系、响应问题的管理与政策如何制定,进而认识资源管理政策如何对问题做出响应。
1.1自然资源的概念
1.1.1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及利用历史久远。以中华文明为例,中国历史早期的周朝与秦朝均发源于黄土地带,周之开国、秦之崛起均与推广农业互为表里,这些当时的边陲小国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直至最后入主中原,究其缘由,统治者对当时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天候地理是影响历史发展的深层因素,影响古代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分别是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产生丰沛降雨量的季候风和润泽大地与泛滥成灾兼备的九曲黄河(王春敏,2012)。正是这些自然要素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管理体系。可见,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任何科学研究都以概念辨析作为起点,深化对自然资源的认识是开展自然资源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葛良胜和夏锐(2020)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对自然资源进行诠释,强调了某些空间资源和组合资源的重要作用。魏鹏程和郭宗璐(2009)将自然资源的概念总结为景观说、资产说、自然物质与自然环境说三类观点,认为从法学意义讨论自然资源,其范围应该包含一切尚未融入人类劳动的天然形成物,且该物质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事实上,自然资源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始现,其概念伴随着人类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其定义各有不同。为对自然资源的概念有更科学、全面的理解,下面从语言学、地理学、经济学三个角度对自然资源概念进行辨析。
从语言学角度看,“自然资源”一词由“自然”和“资源”两个词语所构成,其中“资源”又位于语义中心的位置。从语义上说,“资源”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资财之来源,然而上述简单定义无论从内涵层面还是外延层面都有一定的模糊性,难以进行准确定性。基于此,有学者提出“资源”是一个具有向度的概念,一种物质被称为资源,是由时间、目的、社会制度、手段和技术等因素限定的。这就意味着,对“资源”一词的把握和认识必须是在既定外部条件下进行的。根据上述思路,从基础含义和向度含义对自然资源概念进行阐述:基于“资源”的基本含义,可简单把自然资源理解为自然界中资财之来源,主要指阳光、水、空气、矿藏、森林等自然界中可为人类带来财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要素;基于“资源”的向度含义,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必须基于特定的前提和条件,根据具体研究需要确定其意义,可以有效避免在概念认识中的模糊和混淆。
从地理学角度看,管华和董庆朝(2001)将自然资源定义为自然环境中可被人利用并能产生利益的地理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产物。地理学界对自然资源的定义讨论广泛,表1-1列举了学界部分学者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
……
精彩内容
研究自然资源管理和政策,推动自然资源利用领域改革,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是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本书首先明确自然资源的定义,总结当前中国自然资源管理和政策的基本内容:然后,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农业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林地资源、草地资源、海洋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分析不同自然资源管理和政策的差别:最后,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当前自然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书可作为自然资源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自然资源、地理等领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高等院校教师和政府部门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