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5.06 7.0折 36 全新

库存3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景源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093590

出版时间2010-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10784477

上书时间2024-06-29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战国至隋、唐时期——萌芽阶段
     1.《黄帝内经》与《难经》关于温病的记载
     2.《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对温病的认识
     3.《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对温病的认识
    二、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1.《伤寒补亡论》对温病病因与发病的新见解
     2.《素问玄机原病式》等书对温病治疗学的贡献
     3.《医经溯洄集》对伤寒与温病之区别的论述
    三、明、清时期——形成与发展阶段
     1.《伤暑全书》论暑病
     2.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3.《证治心传》——一部几乎被湮没的温病学重要文献
     4.《尚论篇》、《医门法律》对温病的阐发
     5.《广瘟疫论》对《温疫论》的发挥
     6.《温热暑疫全书》论温、热、暑、疫
     7.《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温病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8.《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辨证论治的代表性文献
     9.《伤寒温疫条辨》论伤寒与温病之辨
     10.《通俗伤寒论》论广义伤寒
     11.《温病条辨》——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
     12.《温热经纬》——很好的温病学文献集注
     13.《时病论》论时令病
     14.《温热逢源》论伏气温病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的概念
  二、温病的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
   2.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三、温病的范围与分类
四、温病与伤寒
五、温病与温疫
六、温病与温毒
  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
   1.风热邪气
   2.暑热邪气
  3.湿热邪气
   4.燥热邪气
   5.伏寒化温
   6.疠气
   7.温毒
二、发病
   1.发病因素
   2.感邪途径
  3.发病类型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
    一、卫气营血辨证
     1.卫气营血的生理概念
     2.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3.卫气营血证候的病位浅深与传变
    二、三焦辨证
     1.三焦的生理概念
     2.三焦的证候与病机
     3.三焦证候的病程阶段与传变
    三、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第五章  温病的常用诊法
  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中篇  各论
下篇  温病学名著选讲
方剂索引

内容摘要
    刘景源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温病学》主讲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温病学》等中医基础学科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在温病学术上造诣颇深。本讲稿是他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温病学》示范教学讲稿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而成。
    本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上篇总论分为六章,分别讲述了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温病的辨证、温病的常用诊法、温病的治疗内容。其中尤对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较详细的讲解。中篇各论分为八章,分别讲述了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八种温病。书中对每个证候、方药都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阐释,对相疑似的方证作出了鉴别分析。为了使读者对每个病种的传变规律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在每个病种后都附有传变规律及证治简表,使读者一目了然。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分为二章。主要对《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前十条,《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进行阐释,这两章的讲述,较少引用前人的评注,主要是刘教授本人学习叶、吴两位温病学家著作的读书心得及用于指导临床的体会。 
    本书可供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者参考,也适合高等中医院校学生,自学中医人员学习《温病学》之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