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动学 肌肉骨骼系统功能 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肌动学 肌肉骨骼系统功能 第3版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04.41 5.1折 398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 约瑟夫·E. 穆斯科利诺(Joseph E.Muscolino)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2510052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202984546

上书时间2024-06-28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Joseph E. Muscolino博士有30余年肌肉骨骼和内脏解剖学、生理学、肌动学、神经学和病理学的教学经验。他还协助课程开发,并协助编写了课程手册。Muscolino博士是美国国家推拿和健身认证委员会(NCBTMB)批准的继续教育教师,推拿治疗师参加他的课程可获得续展注册的继续教育学分(CEUs)。Muscolino博士还曾是NCBTMB继续教育和考试委员会的成员和专家。                                               王雪强,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康复治疗师、上海上体伤骨科医院院长,研究领域为运动康复、疼痛与脑认知功能、疼痛康复。           廖麟荣,博士、副主任物理治疗师、副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香港理工大学物理治疗博士,江苏太湖人才计划优秀医学专家团队核心成员,南京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赣南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安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钱菁华,教授,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副院长,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负责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运动康复医学)负责人。

目录
第1部分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运动

第1章 人体部位/1

1.1 人体的主要部分/2

1.2 人体的主要部位/3

1.3 人体的关节/5

1.4 相邻身体部位的运动/6

1.5 身体某一部位内的运动/7

1.6 真实运动与“连带运动”/8

1.7 身体区域/9

第2章 身体描述, 11

2.1 解剖学姿势/13

2.2 方位术语/13

2.3 前方/后方/14

2.4 内侧/外侧/15

2.5 上方/下方与近端/远端/16

2.6 浅面/深层/17

2.7 位置术语说明/18

2.8 平面/19

2.9 平面内的人体运动/20

2.10 轴/22

2.11 平面和其对应的轴/23

2.12 轴的视觉化——以门铰为喻/24

2.13 轴的视觉化——以纸风车为喻/26

第2部分 骨学:骨的研究/29

第3章 骨组织/29

3.1 分类/31

3.2 长骨的组成/32

3.3 骨骼的作用/33

3.4 骨作为结缔组织/35

3.5 密质骨和松质骨/36

3.6 骨的发育和生长/37

3.7 囟门/39

3.8 骨折愈合/40

3.9 骨的应力效应/41

3.10 软骨组织/43

第4章 筋膜/47

4.1 筋膜/48

4.2 筋膜网/52

4.3 筋膜对身体压力的反应/55

4.4 肌腱和韧带/57

4.5 滑囊和腱鞘/58

4.6 筋膜结缔组织的特性/60

第5章 人体骨骼/63

5.1 颅骨/71

5.2 脊柱(包括舌骨)/85

5.3 肋骨和胸骨/103

5.4 下肢骨/107

5.5 骨盆和髋关节/108

5.6 大腿骨和膝关节/113

5.7 小腿骨和踝关节/117

5.8 足骨/122

5.9 上肢骨/127

5.10 肩胛带和肩关节/128

5.11 上臂骨和肘关节/133

5.12 前臂骨、腕关节和手骨/137

第3部分 骨骼关节学:关节/150

第6章 关节运动术语/150

6.1 关节功能的概述/152

6.2 轴向运动和非轴向运动/152

6.3 非轴向/滑动运动/153

6.4 直线和曲线非轴向性运动/154

6.5 轴向/圆周运动/154

6.6 轴向运动和运动轴/155

6.7 滚动和和轴向旋转运动/156

6.8 滚动、滑动、旋转运动对比/156

6.9 完整的命名关节运动/157

6.10 关节运动术语对/158

6.11 屈曲/伸展/159

6.12 外展/内收/160

6.13 右侧屈/左侧屈/161

6.14 外旋/内旋/162

6.15 右旋/左旋/162

6.16 跖屈/背屈/163

6.17 外翻/内翻/164

6.18 旋前/旋后/164

6.19 前伸/后缩/165

6.20 上抬/下沉/166

6.21 上回旋/下回旋/167

6.22 前倾/后倾/168

6.23 对指/复位/169

6.24 右侧横移/左侧横移/169

6.25 水平屈曲/水平伸展/170

6.26 过伸/171

6.27 环转运动/172

6.28 斜面运动的命名/172

6.29 反向运动/174

6.30 矢量/175

第7章 关节的分类/179

7.1 关节解剖学/181

7.2 关节生理学/181

7.3 关节灵活性与关节稳定性/182

7.4 关节与减震/183

7.5 负重关节/184

7.6 关节分类/185

7.7 纤维关节/186

7.8 软骨关节/187

7.9 滑膜关节/188

7.10 单轴滑膜关节/191

7.11 双轴滑膜关节/192

7.12 三轴滑膜关节/195

7.13 非轴向滑膜关节/197

7.14 半月板和关节盘/198

第8章 身体的中轴关节/202

8.1 颅缝关节/204

8.2 颞下颌关节/205

8.3 脊柱/210

8.4 脊柱关节/213

8.5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221

8.6 颈椎(颈部)/226

8.7 胸椎(胸部)/230

8.8 胸肋关节/231

8.9 腰椎(腹部)/235

8.10 胸腰椎(躯干)/237

8.11 胸腰筋膜及腹部腱膜/239

第9章 下肢关节/244

9.1 骨盆简介和骨盆运动/247

9.2 骨盆内运动(耻骨联合和骶髂关节)/248

9.3 腰骶关节处的骨盆运动/251

9.4 髋关节处的骨盆运动/253

9.5 腰骶和髋关节处的骨盆运动/255

9.6 在腰骶关节处骨盆和脊柱运动之间的关系/257

9.7 在髋关节处骨盆和大腿运动之间的关系/259

9.8 骨盆姿势对于脊柱姿势的影响/263

9.9 髋关节/264

9.10 股骨成角/269

9.11 股骨-骨盆节律/271

9.12 膝关节复合体回顾/272

9.13 胫股(膝)关节/273

9.14 髌股关节/279

9.15 膝关节成角/280

9.16 胫腓关节/283

9.17 踝/足区域回顾/284

9.18 距小腿(踝)关节/287

9.19 距下跗骨关节/293

9.20 跗横关节/296

9.21 跗跖关节/297

9.22 跖骨间关节/298

9.23 跖趾关节/299

9.24 趾骨间关节/301

第10章 上肢关节/305

10.1 肩关节复合体/308

10.2 盂肱关节/309

10.3 肩胛肋骨关节/314

10.4 胸锁关节/316

10.5 肩锁关节/319

10.6 肩肱节律/321

10.7 肘关节复合体/324

10.8 肘关节/324

10.9 桡尺关节/327

10.10 腕部/手部概述/330

10.11 腕关节复合体/334

10.12 腕掌关节/339

10.13 拇指鞍状(腕掌)关节/342

10.14 掌骨间关节/346

10.15 掌指关节/348

10.16 手指骨间关节/351

第4部分 肌学:肌肉系统研究/357

第11章 肌肉附着点和动作/357

11.1 全身骨骼肌群概述/362

11.2 肩带肌群/364

11.3 盂肱关节肌群/367

11.4 肘部与桡尺关节肌群/372

11.5 腕关节肌肉/377

11.6 手指关节外在肌/380

11.7 手指关节内在肌/385

11.8 脊柱关节肌群/391

11.9 肋廓关节肌群/410

11.10 颞下颌关节肌群/414

11.11 面部表情肌/420

11.12 髋关节肌群/430

11.13 膝关节肌群/439

11.14 踝部与距下关节肌群/444

11.15 足趾关节外在肌/448

11.16 足趾关节内在肌/450

第12章 肌肉组织的解剖学和生理学/457

12.1 骨骼肌/459

12.2 骨骼肌的组织成分/460

12.3 骨骼肌细胞/461

12.4 肌筋膜/462

12.5 肌纤维/肌节结构的组织学/463

12.6 肌丝滑动学说/464

12.7 肌丝滑动的能量来源/466

12.8 肌肉收缩的神经系统控制/467

12.9 运动单位/469

12.10 全或无定律/470

12.11 肌节结构的详细信息/471

12.12 肌丝滑动学说的详细信息/474

12.13 红肌和白肌纤维/476

12.14 肌筋膜链和张拉整体/477

第13章 肌肉的作用机制:全面观/488

13.1 肌肉结构和功能的“全面观”/489

13.2 当肌肉收缩并缩短时会发生什么?/490

13.3 学习肌肉五步法/492

13.4 弹力带运动/493

13.5 肌肉拉力线/494

13.6 功能群方法学习肌肉动作/496

13.7 确定功能群/498

13.8 离轴连接法确定旋转动作/500

13.9 肌肉收缩力转移至另一关节/501

13.10 肌肉动作改变/503

第14章 肌肉收缩的类型/507

14.1 肌肉收缩类型概述/508

14.2 向心、离心和等长收缩的例子/510

14.3 肌肉收缩与肌丝滑行机制的关系/511

14.4 向心收缩详述/513

14.5 离心收缩详述/516

14.6 等长收缩详述/519

14.7 动作与稳定/520

第15章 肌肉的角色/523

15.1 原动肌/525

15.2 拮抗肌/527

15.3 确定“效应肌”/529

15.4 阻止效应肌的非必要动作/531

15.5 固定肌/稳定肌/532

15.6 固定肌和核心稳定的概念/535

15.7 中和肌/537

15.8 确定固定肌和中和肌的步骤/539

15.9 支持肌/541

15.10 协同肌/543

15.11 协调肌肉的角色/544

15.12 耦合动作/547

第16章 关节运动类型与肌肉骨骼评估/551

16.1 主动关节运动与被动关节运动/552

16.2 阻抗运动/徒手抗阻运动/555

16.3 肌肉骨骼系统评估:肌肉或关节?/556

16.4 肌肉触诊/558

16.5 处理原动肌还是处理拮抗肌?/560

16.6 处理体征还是处理症状?/561

16.7 临床研究解读/563

第17章 肌肉收缩力的决定要素/568

17.1 肌肉部分收缩/570

17.2 肌肉纤维结构/571

17.3 主动肌张力和被动肌张力/574

17.4 主动不足/574

17.5 长度-张力和力-速度的关系曲线/576

17.6 杠杆作用/578

17.7 杠杆作用细则/580

17.8 杠杆的分类/581

17.9 阻力的杠杆作用/583

第18章 生物力学/588

18.1 生物力学概述/590

18.2 力的简介/592

18.3 力学的基本原理/595

18.4 描述人体的运动——运动学分析/597

18.5 描述人体运动的力——动力学分析/602

第19章 神经肌肉系统/609

19.1 神经系统概述/611

19.2 随意运动与反射运动/615

19.3 交互抑制/618

19.4 本体感觉概述/619

19.5 筋膜/关节的本体感受器/621

19.6 肌梭/622

19.7 高尔基腱器官/625

19.8 内耳本体感受器/627

19.9 其他肌肉骨骼反射/630

19.10 疼痛-痉挛-疼痛循环/633

19.11 闸门学说/635

第20章 姿势与步态周期/639

20.1 “良好姿势”的重要性/640

20.2 理想的铅垂线站立位/641

20.3 铅垂线法分析姿势异常/642

20.4 继发性姿势异常与姿势异常模式/644

20.5 姿势代偿的一般性原则/646

20.6 铅垂线法评估站姿的局限性/647

20.7 步态周期/648

20.8 步态周期中的肌肉活动/650

第21章 常见的姿势异常模式/657

21.1 下交叉综合征/659

21.2 圆背/圆骨盆/662

21.3 上交叉综合征/663

21.4 平背/665

21.5 骨盆上提/下沉/667

21.6 脊柱侧凸/668

21.7 肩带抬高/669

21.8 骨盆/脊柱旋转姿势异常/670

21.9 过度旋前/671

21.10 僵硬性高弓足/673

21.11 趾外翻/674

21.12 锤状趾/675

21.13 莫顿足/676

21.14 膝外翻/膝内翻/676

21.15 膝反张/677

21.16 鸽趾(内收足)/足内倾(内八字)/678

21.17 肘外翻/680

第22章 牵伸/683

22.1 概述/684

22.2 基础牵伸技术:静态牵伸与动态牵伸/688

22.3 高级牵伸技术:固定牵伸技术/690

22.4 高级牵伸技术:收缩放松和主动收缩牵伸技术/691

第23章 力量训练原理/697

23.1 训练的原因/699

23.2 训练的类型/701

23.3 阻力的类型/703

23.4 训练的执行/713

23.5 训练的技术要领/718

23.6 训练计划的设计/722

内容摘要
肌动学是康复专业三大基础学科之一,本书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Joseph E. Muscolino编写。本书涵盖了所有近期新的运动学知识,内容精深,共4部分(人体结构的基本功能、骨学、骨关节学、肌学)23章。分别从组织、筋膜、关节运动、关节分类、运动轴、关节部位、肌肉起止点、肌肉生理、步态和姿势、不良姿势、拉伸、拉伸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述。有大量骨骼肌起止点以及标准和反向运动插图。筋膜章节由《解剖列车》作者Tom Myers编写。除此之外,本书还有完整章节的运动治疗和运动训练,以及从业者必学的生物力学和不良姿势类型等。

主编推荐
内容全面、实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