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改革·新开放·新红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改革·新开放·新红利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9.53 7.1折 7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振华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23424

出版时间2014-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0元

货号1200860508

上书时间2024-06-21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振华,1954年生于上海。1982年、1985年分别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85-1987年在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年晋升为研究员。1994年获重量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入选首批重量跨世纪“百千人才工程”。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经济研究》总编辑。
长期从事产业经济理论与产业政策研究,著有《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产业结构优化论》、《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等书。主编《中国经济分析》系列丛书、《上海经济发展丛书》。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曾多次获全国和省市级很好论文奖。 

目录
0 导论红利再造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001
0.1 2013年世界经济的二次探底及其2014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001
0.2 2014年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及其下行风险/006
0.3 全面深化改革与红利再造:中国经济走向内生性增长/011
0.4 本书的主要发现与基本结论/014
1 全球经济调整新格局新转机与中国经济 /021
1.1 全球经济调整新格局已然确立/021
1.2 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030
1.3 全球化新趋势与中国应对模式转型/041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对外发展模式展望/051
1.5 本章小结/058
2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新动因与新趋势/059
2.1 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新思考/059
2.2 增长收敛还是外部冲击:中国经济减速的理论思辨/063
2.3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减速的体制原因/066
2.4 可改革的体制: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思路/068
2.5 本章小结/071
3 “求进”目标下的一个可信的货币政策取向 /072
3.1 用好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展机遇/073
3.2 “W”形复苏的货币因素再现/077
3.3 实现“求进”目标的宏观经济条件/081
3.4 经济增长转向“内生”的新动力/086
3.5 一个可信的货币政策目标/097
3.6 本章小结/100
4 贸易发展新格局与贸易监管改革/102
4.1 中国贸易发展面临外部环境新挑战/102
4.2 中国贸易发展囿于内部忧患新困局/108
4.3 中国贸易谋求开放新格局/113
4.4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需加强贸易监管改革/116
4.5 本章小结/124
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的金融开放红利/126
5.1 人民币对内价格市场化改革红利/126
5.2 人民币对外价格市场化改革红利/130
5.3 人民币靠前化与资本项目开放红利/133
5.4 资本投融资便利化红利/137
5.5 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资本流动监管制度创新红利/140
5.6 上海自贸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溢出红利/143
5.7 本章小结/145
6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经济增长新红利 /147
6.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程/147
6.2 行政审批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三重红利/149
6.3 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阶段/153
6.4 中国经济发展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双向激励/154
6.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红利/156
6.6 对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度思考/161
6.7 本章小结/163
7 土地制度改革红利与农村可持续发展/165
7.1 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绩效与新的使命/165
7.2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土地制度发育迟缓/167
7.3 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突破与新红利/176
7.4 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制度建设/182
7.5 加快确权基础之上的土地制度设计创新/185
7.6 本章小结/190
8 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与金融发展格局新变化 /191
8.1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模式解析/191
8.2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业态模式及其发展趋势/195
8.3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企业案例及其特征分析/202
8.4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美国经验与中美比较/210
8.5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瓶颈与政策建议/215
8.6 本章小结/218
9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新格局 /220
9.1 中等收入群体与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新格局:理论阐释/220
9.2 中等收入群体与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新格局:内在机理与路径/224
9.3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内涵界定与实证分析/229
9.4 扩大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政策与建议/238
9.5 本章小结/241
10 产业动态比较优势重构与产业升级/243
10.1 中国传统要素比较优势不断弱化/244
10.2 传统比较优势引致的“比较优势陷阱”倾向/249
10.3 中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演变历程/254
10.4 中国构建动态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及对策建议/270
10.5 本章小结/275
11 服务业开放与经济增长新红利 /277
11.1 中国服务业发展概况/277
11.2 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分析/279
11.3 中国服务业靠前竞争力分析/283
11.4 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度分析/290
11.5 中国对外商投资服务业的开放度分析/296
11.6 以开放促进中国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304
11.7 本章小结/307
12 税收制度改革与经济增长新红利 /308
12.1 增值税与营业税的改革/309
12.2 消费税税制改革/314
12.3 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改革/316
12.4 资源税的改革/332
12.5 房产税改革/333
12.6 本章小结/334
13 扩大内陆沿边开放与内陆沿边经济带建设 /337
13.1 内陆沿边开放战略及其实施效果/337
13.2 内陆沿边城市群与丝绸之路和长江流域两大经济带建设/350
13.3 本章小结/360
参考文献/361
后记/370

内容摘要
《新改革·新开放·新红利》是“中国经济分析”系列研究报告的近期新成果。
2013年年末,中国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令人振奋的谋划和部署。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仍处在缓慢复苏中,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的增长,依靠的是改革和开放带来的巨大的市场化红利和全球化红利。未来中国经济如何持续获得发展红利,特别是如何获得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带来的新一轮全球化红利促使中国经济获得长期增长的内生性动力?显然,这将更加吸引经济学家们努力探索中国未来发展的新改革、新红利和新发展。
本年度“中国经济分析”即以“新改革、新开放、新红利”为主题,从战略性、前瞻性和中长期发展的视角,从体制机制创新、深层次结构调整等对中国经济做出客观研判和分析,提供科学的战略思维和多样性政策建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