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投资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宏观投资学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8.75 5.7折 13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立峰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16425015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1202555325

上书时间2024-06-20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立峰,1990年于中国人民经济学院,并获博士,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级人选。1965年5月出生,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获博士。现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工作,任投资战略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为投资及宏观经济分析、地区及企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宏观金融风险》《国债政策可持续性及财政风险》等。



目录
导论章1

节宏观投资概述2

一、宏观投资的内涵2

二、宏观投资的功能与作用4

三、宏观投资需要处理好的关系5

四、新发展格局下的宏观投资6

第二节宏观投资学概述9

一、研究对象9

二、研究意义9

三、研究方法10

四、本书框架11

第二章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13

节投资的短期增长效应14

一、投资需求与经济增长理论14

二、投资和消费比率的国际比较17

三、我国投资和消费比率变动特征25

四、需求变动的影响因素及主要趋势29

第二节投资的长期效应分析31

一、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32

二、我国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36

第三节投资增长的合理性与适应性43

一、适度投资的趋势性标准44

二、适度投资的效益性标准45

三、适度投资的外部性标准48

第四节未来更长时期的投资增长51

一、面临的发展环境51

二、未来投资增长趋势预测54

三、实现适度投资的措施55

第三章工业化投资58

节工业化的内涵及投资的作用59

一、工业化的内涵59

二、工业化的阶段61

三、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投资的作用64

第二节我国工业化的投资状况66

一、工业投资基本状况66

二、工业化的成就71

三、工业投资中存在的问题73

第三节制造业投资特征及发展方向81

一、我国制造业投资的基本特征81

二、未来制造业关键投资领域选择86

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92

第四节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99

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特征99

二、发达国家供应链安全战略101

三、我国供应链安全面临的挑战102

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竞争力103

第四章城镇化投资105

节城镇化内涵及演进106

一、城镇化的定义106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107

三、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109

四、我国城镇化演进特征111

第二节城镇化的投融资112

一、城镇化投资规模112

二、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结构116

三、城镇基础设施融资渠道120

四、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问题121

第三节城镇化及其投资未来趋势123

一、城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123

二、未来城镇化投资规模与结构133

第四节城市更新及其投融资139

一、城市更新的内涵与方式139

二、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141

三、主要国家城市更新经验144

四、城市更新的融资模式147

第五节乡村振兴投融资149

一、农村投资的历史特征149

二、乡村振兴的投资需求154

三、乡村振兴投资重点及策略155

第五章基础设施投融资161

节基础设施的内涵与特征162

一、基础设施定义162

二、基础设施特性163

三、基础设施对经济的影响165

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的成果及问题167

一、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情况167

二、基础设施发展成果169

三、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171

四、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174

五、基础设施融资方式177

第三节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的新趋势180

一、传统基建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路径选择180

二、新基建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路径选择183

第四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86

一、融资平台产生的背景187

二、融资平台的作用188

三、融资平台的问题及其成因190

四、融资平台的政策调整192

第五节土地财政融资模式199

一、土地财政的内涵199

二、土地租金和税收理论200

三、土地财政的基本特征205

四、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209

五、土地财政的前景213

第六章区域投资219

节区域投资理论220

一、区域投资内涵及特点220

二、区域投资的理论基础222

第二节区域投资和发展的情况229

一、区域投资的基本状况229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效232

三、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235

第三节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238

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演进238

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引领240

三、促进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248

四、打造国家级经济发展平台252

第四节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258

一、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259

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261

三、优化区域互助机制264

四、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268

第七章政府投资272

节政府投资规模273

一、政府支出规模的决定273

二、政府投资规模变动趋势278

三、政府投资的经济效应284

第二节政府投资结构292

一、政府投资结构的决定292

二、政府投资结构的国际比较298

三、我国政府投资结构现状304

第三节政府间投资职责分工306

一、理论分析306

二、我国的实际313

第八章民间投资324

节民间投资的发展状况和特征325

一、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的内涵325

二、民间投资的发展阶段和特征326

第二节民间投资的现实问题及发展趋势332

一、民间投资规模与结构332

二、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及政策取向337

第三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346

一、PPP的理论基础346

二、PPP的治理结构358

三、我国PPP的发展状况366

四、运用PPP模式对美投资370

第九章国际投资375

节国际投资理论376

一、垄断优势理论376

二、内部化理论377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78

四、国际生产折衷论379

五、投资发展阶段理论380

六、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381

第二节国际投资的历程与演进382

一、改革以来中国利用外资382

二、改革以来中国对外投资386

第三节国际投资的背景和条件391

一、世界经济出现弱增长态势,不排除发生局部经济危机可能391

二、全球供应链发生“破损”和重构,中国亟须把控主动权394

三、世界贸易投资规则深刻变化,亟须确立新的秩序395

第四节“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投资397

一、“一带一路”投资规模与结构397

二、“一带一路”投融资特点398

三、“一带一路”投融资难点400

四、“一带一路”投融资对策402

第五节国际制造业撤离及中国应对404

一、国际制造业撤离中国不是一个新话题404

二、制造业外资转移对我国有哪些影响406

三、对外资撤离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408

第十章社会领域投资410

节社会领域投资总论411

一、社会领域投资内涵与特征411

二、社会领域投融资方式414

三、社会领域投资概况417

第二节教育领域投资419

一、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419

二、教育的特性及投资收益423

三、教育利用民间资本模式426

第三节医疗卫生领域投资430

一、我国卫生投入的情况430

二、重大疫情防控投入433

第四节文化领域投资437

一、文化旅游投入及其结构437

二、文化领域融资方式440

第五节社会服务领域投资444

一、社会服务投资及设施情况444

二、养老服务设施投资445

第十一章融资方式与工具451

节企业融资方式选择452

一、企业融资理论452

二、企业融资方式的国际比较459

第二节国债融资及其可持续性466

一、国债规模及其风险评价466

二、国债可持续性的基本模式474

第三节融资工具与金融体系创新485

一、融资工具的功能及其发展485

二、金融体系及其对融资工具创新的影响498

第十二章投资调控与政策504

节投资调控概论505

一、投资调控的内涵505

二、投资调控的对象506

三、投资调控的目标507

四、投资调控的工具508

第二节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510

一、货币政策对投资的传导机制510

二、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调控512

三、汇率政策对投资的调控518

第三节财政政策对投资的调控520

一、财政政策对投资的传导机制520

二、财政预算与投资521

三、税收与投资522

四、国债与投资524

五、转移支付与投资526

六、财政补贴与投资527

第四节其他措施对投资的调控528

一、法律法规528

二、发展规划531

10宏观投资学

三、市场准入537

四、土地政策539

五、价格杠杆543

参考文献546

内容摘要
本书以宏观投资学的基础理论为基础,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实践为依托,重点研究宏观领域投资的规律性、趋势性特征,投资对工业化、城镇化的作用机理,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政府、民间、外资等投资主体活动特征,融资方式与工具的创新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