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颠覆性技术创新 理论与中国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颠覆性技术创新 理论与中国实践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8.04 7.0折 69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钢 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8353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1201761194

上书时间2024-06-19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钢,199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双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学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等期刊上发表中文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载,中文论文H指数为22,论文总被引用量1849次(2017年2月底);收录在Econlit中的英文论文10余篇;完成学术著作4本(独著或靠前作者,其中一本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完成的学术著作7本(其中三本入选“经典中国靠前出版工程”)。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重量及省部级奖励。从2005年开始参与创办英文学术刊物《ChinaEconomist》,并担任编辑部主任至今;该期刊多次获得社科基金学术外译项目资助。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颠覆性创新研究


第二章国外颠覆性技术预测理论与实践进展


第三章技术与商业模式融合的颠覆性创新


第四章创新时代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的路径


第五章创新的要素基础:中国劳动力素质的时空演化


第六章创新的产业基础:中国产业靠前竞争力现状


第七章企业创新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与边界


实践篇


第八章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化预测:以平板显示技术替代CRT技术为例


第九章传统能源行业创新:“互联网+电网”的新探索


第十章商业模式颠覆:网购与传统购物模式的比较分析


第十一章基于国情的颠覆性创新机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第十二章颠覆性创新的监管: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政策监管与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而创新又是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产品和服务角度看,它更多地体现在制造工艺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而从企业和产业的角度来看,它更多地体现在绩效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发展空间的拓展。这两种不同的提升即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因此,早期的创新理论基于这一认识把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和非渐进性创新。渐进性创新表现为对原有技术和工艺的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原有消费者和市场的期望,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和收益;而非渐进性创新则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地反映了科技和时代的进步(比如蒸汽机,电力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带来的是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更高的社会收益。

精彩内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