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低碳发展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低碳发展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6.52 7.3折 5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忠民 主编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4181951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0元

货号1201560972

上书时间2024-06-19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忠民,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陕西师范大学靠前商学院院长,《西部商学评论》、《资本论研究》、《中国西部金融发展蓝皮书》和《中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蓝皮书》主编,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国发展经济学首席专家。

目录
上篇中国低碳发展:目标、模式与路径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问题提出
一、低碳经济的第一重含义和产业低碳化研究综述
二、低碳经济的第二重含义和消费低碳化研究综述
三、低碳经济的第三重含义和低碳约束下的国际竞争研究
四、低碳经济三重含义的综合和区域低碳化研究综述
五、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选择和进一步研究重点
第三章中国2020年减排目标战略与路径研究
一、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测度研究
二、基于弹性脱钩的中国2020年减排目标缺口分析
三、中国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的战略路径研究
第四章中国区域低碳发展研究
一、华东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二、华中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三、西南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四、西北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研究
五、东北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六、华北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
七、华南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研究
下篇中国低碳发展案例研究:陕西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政策设计
第五章陕西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陕西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陕西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综述
三、陕西碳排放影响因素综述
四、影响因素综述
第六章陕西产业碳排放发展
一、产业发展现状
二、产业比较
三、产业排列
四、各产业内部碳排放影响力分析
五、产业间碳排放影响力分析
六、结论
第七章陕西能源低碳化路径与潜力分析
一、陕西低碳能源发展现状与资源基础
二、陕西低碳能源发展情景与规模预测
三、不同情境下陕西低碳能源发展潜力评估
第八章陕西行业低碳化路径与潜力分析
一、陕西交通业低碳化研究
二、陕西建筑业低碳化研究
第九章陕西消费低碳化路径与潜力分析
一、低碳消费概念及其构成
二、陕西低碳消费现状以及区域比较
三、消费低碳化的主要途径
四、低碳消费的预测与减排潜力分析
第十章陕西城市低碳化路径与潜力分析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
二、陕西低碳城市发展状况
三、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四、陕西低碳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陕西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设计和前景展望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陕西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设计
三、陕西低碳经济发展的配套支持体系
四、陕西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优选气候持续变暖,将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增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付出更大代价。据IPCC报告估算[1],如果优选平均温度比1990年升高不足1~3℃,气候变化的影响利弊并存,但在低纬度和极地地区,即使温度有小幅升高,也会遭受净损失。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3℃,优选所有区域都将以遭受不利影响为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承受大部分损失;如果优选升温达到4℃,优选平均损失可达GDP的1%~5%。英国发布《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对优选变暖的经济影响也做了定量评估[2],该《报告》认为,气候变化的经济代价堪比一场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应对这场挑战,目前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负担上也是比较合理的,行动越及时,花费越少,如果现在优选以每年GDP1%的投入,即可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