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创新发展中的异化问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融创新发展中的异化问题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8.21 5.5折 8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鑫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41521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1317906

上书时间2024-06-19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鑫,1983年4月生,河北石家庄人,201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创新、支付清算等。曾在《经济研究》、《财经科学》、  《金融评论》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本书主要概念的简要界定
二、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主要研究框架
一、整体研究框架及章节安排
二、本书主要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部门
第一节现代经济中的金融部门
一、金融部门的重要性
二、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及金融部门的作用
第二节经济发展的逻辑
一、循环流转模型
二、经济发展、创新与企业家
三、创新发展模型
四、金融部门的基础功能
五、创新风险的分担
第三节金融部门的核心功能与专业性
一、核心功能与专业性:分工视角
二、管理风险是金融部门专业性的体现
三、管理风险是金融从业者专业性的体现
四、值得注意的其他一些问题
五、加入金融部门的发展模型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金融机构收入模式与金融发展的倾向性
第一节金融发展
一、金融部门的创新发展
二、金融经济协同发展模型
三、现实中的金融创新
第二节金融机构的收入模式及其演进历程
一、关于收入模式的两个事实
二、政府管制与收入模式的演进:以美国为例
第三节金融发展的倾向性
一、金融部门收入公式与金融发展的倾向性
二、如何扩大转移资金规模:自我服务式发展
第四节约束机制
一、概述
二、三类约束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金融部门的创新与异化
第一节金融创新与风险:文献述评
一、金融创新与风险化解
二、金融创新的风险来源
三、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风险
第二节金融异化与“泡沫”
一、金融异化
二、异化的原因及典型表现:“泡沫”
第三节约束放松、金融发展与危机:异化过程分析
一、金融不稳定模型
二、“泡沫时期”约束机制的改变
三、加入自我服务式创新的金融不稳定模型
四、理论的进一步扩展
五、对创新和信心两要素的再探讨
第四节“泡沫”的影响
一、实体经济的投资损失
二、再分配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经验分析
第一节对“泡沫时期”约束放松的计量检验
一、界定“泡沫时期”
二、市场约束的放松
三、行业约束的放松
四、官方约束的放松
第二节繁荣状态下中美金融异化案例比较分析
一、自由市场环境下美国的次贷危机
二、金融抑制环境下中国式“影子银行”
三、比较分析
第三节2015年中国股灾:非繁荣状态下的金融异化
一、“改革牛”与“杠杆牛”
二、股灾
三、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政策分析
第一节金融监管
一、危机后的监管改革
二、静态视角下金融监管的局限
三、金融监管与金融管制
第二节创新发展视角下的激励与约束
一、激励与约束
二、创新发展视角下的收入模式改革
第三节构建以协同发展为目标的监管政策体系
一、中国金融改革加速前行
二、基于本书分析的启示
三、以协同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全书总结
附录
附袁1国内A股前次募集资金实现预期效益情况(2013年)
附表2FDIC承保商业银行历年经营情况
附表3美国历年金融行业就业成本指数
附表4S&P/Case—Shiller房屋价格指数(2000—2014年)
附表5美国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历年经营情况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金融创新发展应以实现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为目标,但现实中却时常出现金融异化现象,即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自我膨胀,甚至反过来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破坏作用。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理论界开始重新认识金融的创新发展,学者比以往更加关注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间的联系,纷纷强调金融创新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但是,若要真正做到确保金融发展不脱离实体经济,则须首先理清的一个问题是:金融发展为什么会以及如何做到脱离实体经济?本书便以此为主题展开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