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的自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沉默的自由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7.17 7.0折 3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易延友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51225

出版时间2015-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1201067871

上书时间2024-05-26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易延友,有名学者。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英国华威大学。2002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任职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担任法学院证据法研究中心主任。

目录
导言
上篇 历史
章 沉默权的起源——从道德权利到法律权利
节 英国早期的刑事诉讼
第二节 沉默权的萌芽阶段:个人反对教会法院纠问程序的斗争
第三节 沉默权起源的不错阶段:在国王的特权法院争取沉默权的斗争
第四节 沉默权的渊源及其确立之历史特征
第二章 沉默权的发展——从法律权利到现实权利
节 早期沉默权的缺陷
第二节 刑事诉讼由“被告人说话”模式向“辩护律师检验起诉”模式的转变
第三节 “取消作证资格”规则的废除
第四节 沉默权在北美殖民地的继承
中篇 理念
第三章 沉默权的价值取向
节 保障人权原则
第二节 自由优先原则
第三节 主体性原则
第四章 沉默权的制度功能
节 体现程序正义之理念
第二节 实现诉讼经济之原则
第三节 提供证言检验之标准
第四节 贯彻无罪推定之精神
下篇 运作与应用
第五章 沉默权规则比较研究
节 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沉默权规则
第二节 当代各国沉默权规则的共同特征
第三节 各国沉默权规则呈现的特殊性
第六章 我国确立沉默权之必要性与可行性
节 我国确立沉默权之必要性
第二节 我国确立沉默权之可行性
结语 中国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沉默权规则?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第50条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条款。有关中国是否应当确立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争议终于尘埃落定。尽管《刑事诉讼法》仍然保留了"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但有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一条款,本书作者还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得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面对讯问有权保持沉默的结论。 
作者关于刑事诉讼法的理解和基本立场,在这本书中几乎都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关于沉默权的价值选择,人权保障、自由优先、主体性原则,这三者之间逐一递进,层层深入,至今仍然是作者观察、理解和解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立场。 
《沉默的自由(修订版)》2001年曾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次作者根据新刑事诉讼法对个别章节做了调整。由于这本书侧重于对沉默权的历史进行分析,对其价值进行解剖,对各国的规则进行比较,至今看来,它也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丝毫减损其价值。作为理解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50条"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条款的基本读物,它对于人们了解这一制度、解释这一制度,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