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不总等于2:有趣的数学思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1不总等于2:有趣的数学思维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5.43 6.4折 39.8 全新

库存14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约翰·大卫·巴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73993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1203271642

上书时间2024-05-24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约翰·大卫·巴罗(John D. Barrow),牛津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英国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剑桥大学教授,畅销科普书作家。曾获狄拉克奖章(国际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领域的超高荣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金质奖章等。

目录
第 1 章  1+1:真的有那么难吗? 001 第 2 章  手与脚,计数的起源 013 第 3 章 重新定义计算基础:比特和二进制运算  031 第 4 章  数字的定义 051 第 5 章  事物的集合 069第 6 章  1+1=2,怀特海和罗素的演示 081 第 7 章  超限算术 095 第 8 章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123 第 9 章  为什么 1 和 2 如此常见? 141 第 10 章  数学到底是什么? 153

内容摘要
《1+1不总等于2》是一门令人惊叹的数学课!1+1=2,这可太简单了,谁不会啊!——那么,一个苹果加一个梨等于多少呢?是两个什么?数学在物理学、工程学、天文学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万物逻辑始于1+1,宇宙的尽头是1+1。搞懂数学的底层逻辑,你会发现,数学和物理原来是这么回事!原始人类能否理解“1+1=2”这个我们现在看来如此简单的算式呢?“薛定谔的猫”在二进制里有着怎样的解释?数学到底是一种发现还是一种发明?…………

主编推荐
1.约翰·大卫·巴罗,剑桥大学教授、“千年数学”项目(MMP)负责人、数学家、物理学家,曾获曾获狄拉克奖章(国际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领域的超高荣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金质奖章等。2.数学思维科普课!复杂的简单。1+1为什么等于2?1+1什么时候不等于2?这是怎么证明出来的?给你解答非数学专业也可以理解的逻辑过程。3.思维有趣。将数学落到思维层面,有味有趣,比起干巴巴的数字、公式、理论,本书更多是在普及数学现象和思维技巧:比如,掰手指头从1数到5,通过怎么出手指,就能分辨出一个人是英国人、日本人还是中国人!一些国家,利用手指、脚趾,再到肩膀、臀部等,能数到33!4.奇特的数学现象。一些随机数字,如湖泊面积、棒球比分、杂志文章数、恒星坐标、价目表、商业收入等等,大多是1或2打头;当数量超过5时,我们就会丧失即时的数量感知力,需要逐一数或者分组数,如手机号码,我们会分成三四个数字一组记忆。5.贯通学科,思维性突破。历史角度:人类的计数能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最初的数字系统,只到2,人们只会使用1和2;语言学角度:许多外国语言里没有量词,但是在说到不同物体的时候,表达同一数字所用的单词是有变化的;物理层面的数学:打通数学和物理的思维;宇宙的物理模型,必须由数学来解释!哲学思辨:比如谬误推理是否应该被允许:假设某事为真,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逻辑矛盾,以此证明某事其实根本不成立!6.数学游戏。比如:加上无限个0之后,1居然会等于2!7.数学逻辑。诸多逻辑问题,其实是一种集合问题,如说谎者悖论:如果一个人声称“我在说谎”,那么这个人究竟有没有说谎呢?8.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工业创作委员会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