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 微课版 第2版
  •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 微课版 第2版
  •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 微课版 第2版
  •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 微课版 第2版
  •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 微课版 第2版
  •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 微课版 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教程 微课版 第2版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2.4 7.9折 79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薛均晓,石磊,李庆宾 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644965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3210163

上书时间2024-05-24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面向对象与UML 1

1.1 面向对象介绍 1

1.1.1 软件系统概述 2

1.1.2 软件工程 3

1.1.3 面向对象的含义 7

1.1.4 什么是对象 8

1.1.5 类 10

1.1.6 封装、信息隐藏和消息传递 13

1.1.7 继承与多态 14

1.2 面向对象的开发模式 17

1.2.1 面向对象程序的工作原理 17

1.2.2 面向对象方法论 18

1.2.3 面向对象建模 21

1.2.4 对概念而非实现建模 22

1.2.5 面向对象分析与面向对象设计 23

1.3 UML带来了什么 25

1.3.1 什么是UML 26

1.3.2 UML与面向对象软件开发 26

1.4 UML建模工具 29

1.4.1 UML建模工具概述 29

1.4.2 常用的UML建模工具 30

1.4.3 三种常用UML建模工具的性能对比 31

1.5 小结 32

1.6 思考练习 32

第2章 UML构成与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简介 33

2.1 UML表示法 33

2.1.1 用例图 34

2.1.2 类图 34

2.1.3 对象图 35

2.1.4 序列图 35

2.1.5 协作图 36

2.1.6 状态图 36

2.1.7 活动图 37

2.1.8 构件图 38

2.1.9 部署图 38

2.2 UML视图 39

2.2.1 UML视图概述 39

2.2.2 用例视图 41

2.2.3 逻辑视图 43

2.2.4 并发视图 46

2.2.5 构件视图 46

2.2.6 部署视图 46

2.3 UML元素 47

2.3.1 参与者 48

2.3.2 用例 49

2.3.3 关系 49

2.3.4 包 51

2.3.5 构件 51

2.3.6 节点 52

2.3.7 构造型 52

2.4 UML公共机制 52

2.4.1 规格说明 52

2.4.2 修饰 53

2.4.3 通用划分 53

2.4.4 扩展机制 53

2.5 Rational Rose简介 54

2.5.1 Rational Rose的启动与主界面 55

2.5.2 使用Rational Rose建模 58

2.5.3 Rational Rose全局选项设置 60

2.5.4 Rational Rose视图 61

2.5.5 Rational Rose双向工程 62

2.6 小结 71

2.7 思考练习 72

第3章 需求分析与用例建模 141

3.1 需求分析 73

3.1.1 软件需求的含义 74

3.1.2 需求分析的要点和难点 74

3.1.3 如何做需求分析 77

3.2 参与者 78

3.2.1 参与者的定义 78

3.2.2 参与者的确定 79

3.2.3 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79

3.2.4 业务主角与业务工人 80

3.2.5 参与者与用户的关系 82

3.3 用例 82

3.3.1 用例定义 82

3.3.2 用例特点 83

3.3.3 用例间关系 84

3.3.4 用例描述 85

3.3.5 用例粒度 89

3.3.6 业务用例和系统用例 89

3.4 建立用例图模型 90

3.4.1 创建用例图 91

3.4.2 用例图的工具栏按钮 91

3.4.3 创建参与者与用例 92

3.4.4 创建关系 92

3.4.5 用例图建模案例 93

3.5 小结 95

3.6 思考练习 95

第4章 静态分析与类图 97

4.1 类图的定义 97

4.1.1 类图概述 98

4.1.2 类及类的表示 98

4.1.3 接口 102

4.1.4 类之间的关系 103

4.1.5 基本类型的使用 103

4.2 类之间的关系 103

4.2.1 关联关系 104

4.2.2 泛化关系 108

4.2.3 依赖关系 110

4.2.4 实现关系 110

4.3 系统静态分析技术 111

4.3.1 如何获取类 111

4.3.2 领域分析 112

4.3.3 保持模型简单 112

4.3.4 启发式方法 113

4.3.5 静态分析过程中的技巧 114

4.4 构造类图模型 114

4.4.1 创建类 115

4.4.2 创建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116

4.4.3 案例分析 117

4.5 小结 120

4.6 思考练习 120

第5章 静态分析与对象图 121

5.1 对象简介 121

5.1.1 对象的概念 121

5.1.2 封装 124

5.1.3 关联和聚合 124

5.2 对象图 126

5.2.1 对象图的表示法 126

5.2.2 链的可导航性 128

5.2.3 消息 128

5.2.4 启动操作 130

5.2.5 面向对象程序的工作原理 130

5.2.6 垃圾收集 131

5.2.7 术语 132

5.2.8 类图与对象图的区别 133

5.3 对象图建模 133

5.3.1 使用Rational Rose建立对象图 134

5.3.2 对象属性建模详解 134

5.3.3 关联类 137

5.3.4 有形对象和无形对象 137

5.3.5 好的对象 140

5.4 小结 140

5.5 思考练习 140

第6章 动态分析与序列图 141

6.1 序列图简介 141

6.1.1 动态分析 142

6.1.2 对象交互 143

6.1.3 序列图概述 144

6.2 序列图的组成要素 145

6.2.1 对象 145

6.2.2 生命线 146

6.2.3 激活 146

6.2.4 消息 148

6.3 序列图建模及示例 149

6.3.1 创建对象 149

6.3.2 创建生命线 152

6.3.3 创建消息 152

6.3.4 销毁对象 154

6.3.5 序列图建模示例 155

6.4 序列图建模的指导原则与并发建模 158

6.4.1 指导原则 158

6.4.2 并发建模 159

6.5 小结 160

6.6 思考练习 160

第7章 动态分析与协作图 161

7.1 协作图简介 161

7.1.1 协作图的定义 161

7.1.2 与序列图的区别与联系 163

7.2 协作图的组成要素 163

7.2.1 对象 164

7.2.2 消息 164

7.2.3 链 166

7.2.4 边界、控制器和实体 166

7.3 协作图建模及示例 167

7.3.1 创建对象 167

7.3.2 创建消息 170

7.3.3 创建链 171

7.3.4 示例 171

7.4 小结 173

7.5 思考练习 173

第8章 动态分析与状态图 174

8.1 状态图简介 174

8.1.1 状态机 174

8.1.2 状态和事件 176

8.1.3 对象的特性和状态 176

8.1.4 状态图 177

8.2 状态图的组成要素 178

8.2.1 状态 178

8.2.2 转换 184

8.2.3 判定 186

8.2.4 同步 187

8.2.5 事件 187

8.2.6 状态图的特殊化 190

8.3 状态图建模及示例 190

8.3.1 创建状态图 190

8.3.2 创建初始状态和终止状态 191

8.3.3 创建状态 191

8.3.4 创建状态之间的转换 193

8.3.5 创建事件 193

8.3.6 创建动作 194

8.3.7 创建监护条件 194

8.3.8 状态图建模示例 195

8.3.9 生命周期方法 196

8.3.10 一致性检查 197

8.3.11 质量准则 197

8.4 小结 198

8.5 思考练习 198

第9?章 活动图 199

9.1 活动图简介 199

9.1.1 基于活动的系统行为建模 199

9.1.2 活动图的作用 200

9.1.3 活动图建模目的 201

9.2 活动图的组成要素 202

9.2.1 动作状态 202

9.2.2 活动状态 202

9.2.3 组合活动 203

9.2.4 分叉与汇合 204

9.2.5 分支与合并 204

9.2.6 泳道 205

9.2.7 对象流 206

9.3 活动图建模 207

9.3.1 创建活动图 207

9.3.2 创建初始状态和终止状态 209

9.3.3 创建动作状态 209

9.3.4 创建活动状态 210

9.3.5 创建转换 210

9.3.6 创建分叉与汇合 211

9.3.7 创建分支与合并 211

9.3.8 创建泳道 212

9.3.9 创建对象流 212

9.3.10 活动图建模示例 213

9.4 小结 216

9.5 思考练习 216

第10?章 系统设计模型 217

10.1 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217

10.1.1 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 217

10.1.2 系统体系结构建模的主要活动 218

10.1.3 架构的含义 219

10.2 包图 220

10.2.1 包图的基本概念 220

10.2.2 包的表示方法 222

10.2.3 可见性 223

10.2.4 包之间的关系 223

10.2.5 使用Rational Rose创建包图 224

10.3 构件图的基本概念 226

10.3.1 构件 227

10.3.2 构件图 230

10.3.3 基于构件的开发 231

10.4 部署图的基本概念 232

10.4.1 节点 232

10.4.2 部署图 234

10.5 构件图与部署图建模及案例分析 235

10.5.1 创建构件图 235

10.5.2 创建部署图 238

10.5.3 案例分析 242

10.6 小结 244

10.7 思考练习 244

第11章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245

11.1 软件开发过程概述 245

11.1.1 软件开发方法学 245

11.1.2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经典阶段 247

11.1.3 关键问题 249

11.2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学 250

11.2.1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学简介 250

11.2.2 瀑布模型 251

11.2.3 瀑布模型的有效性 252

11.2.4 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 253

11.3 现代软件开发方法学 254

11.3.1 什么是统一过程(RUP) 254

11.3.2 RUP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255

11.3.3 RUP二维模型 256

11.3.4 RUP的核心工作流 261

11.3.5 RUP迭代开发模型 263

11.3.6 RUP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 263

11.4 其他软件开发模型 264

11.4.1 喷泉模型 264

11.4.2 原型模型 265

11.4.3 XP模型 265

11.4.4 动态系统开发方法 266

11.4.5 选择方法论时的考虑 267

11.5 小结 268

11.6 思考练习 268

参考文献 269

内容摘要
本书全面讲述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技术和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全书共分为11章,深入介绍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UML视图、UML模型图、需求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用例图模型、类图和对象图建模、交互模型、行为模型、系统设计模型、软件开发过程等内容。 本书采用微课形式配合视频讲解和实践操作,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方法,并掌握UML建模工具的使用技巧。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简练流畅,示例翔实,适合初学者使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软件开发技术及相关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软件系统开发人员的参考资料。

主编推荐
" 实用性强。面向对象设计和分析基础知识与UML建模实践相结合,实例丰富,操作性强,可切实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
 深入浅出。覆盖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并且结合实际场景,让学生能够看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图文并茂。充分运用图片、图表、插图等多种形式辅助文字说明,以便更好地呈现知识点和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跟踪和理解复杂的概念与信息。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