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一趟,尽兴而已
  • 人间一趟,尽兴而已
  • 人间一趟,尽兴而已
  • 人间一趟,尽兴而已
  • 人间一趟,尽兴而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间一趟,尽兴而已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2.16 2.4折 49.8 全新

库存1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实秋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6057421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1202522603

上书时间2024-05-24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
中国有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优选纪录,并呈现了一时“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读梁实秋”的奇迹。主要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沉思录》。
梁实秋是华语散文的一代宗师,与周作人、林语堂并称为现代闲散小品文的三大代表作家,是第一代以古文与白话文结合的形式言志派的先驱者之一。
梁实秋的散文,都体现出一种清雅脱俗情怀,闲逸超然气息。读他的散文,轻惬、舒压,文笔简约、平实,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人性思考的深刻与超脱,所求亦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之境。妙在文中,意在言外。在妙语连珠里领略众生万象,于会心一笑中看清千百人生。一直以来,都得到广大读者的深切喜爱。

目录
辑壹  落字成暖  一生念安
002豆汁儿
004炸丸子
007烧饼油条
011满汉细点
015水晶虾饼
017烤羊肉
019烧鸭
022酸梅汤与糖葫芦
025窝头
028粥
031酪
034汤包
037饺子
039薄饼

辑贰  故人旧事 三三两两
044过年
047北平年景
051北平的冬天
056北平的街道
060北平的零食小贩
068东安市场
075我在小学
086想我的母亲
090听戏
094爆竹
098喜筵
102滑竿
106雅舍
110商店礼貌

辑叁  未曾逃的  也已不回
116音乐
120排队
124汽车
128厨房
132味精
134结婚典礼
138钱的教育
142拜年
146小账
150敬老
153义愤
155市容

辑肆  人间百态  各有各忙
162男人
166女人
170孩子
174老年
177医生
181警察
185诗人
189乞丐
193职业
198年龄
202观光
206脏
210健忘
215图章

辑伍  岁月疾驰  远望当归
222门铃
225麻将
230我看电视
235早起
238看报
241散步
244守时
248洗澡
251理发
255吸烟
259手杖
262书法
266窗外
270晒书记

内容摘要
梁实秋先生自1949年离开大陆,却未曾想到这一去便是和大陆的较为别离。
先生晚年,随着时间推移,其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浓厚,汇集成一缕难以消除的乡愁。乡愁,在先生的许多文章中都有凸显,是梁实秋个人情感中难以抹掉的很重要的一面。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落字成暖,一生念安;故人旧事,三三两两;未曾逃的,也已不回;人间百态,各有各忙;岁月疾驰,远望当归。
收录《豆汁》《炸丸子》《酪》《烧饼油条》《想念我的母亲》《北平年景》《北平街道》《北平零食小贩》《男人》《女人》《孩子》《手杖》《窗外》等68篇梁式经典散文,展现了一代文人梁实秋内在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志趣以及对回不去故乡的眷眷之情。
梁实秋先生的一生,内心湛然,随心,自得,两段感情爱得深情却不乱情,喜美食而厌饕餮,对于萦绕心底的乡愁则通过一支笔来聊慰,可谓淋漓尽致,其谈吃小品文称得上“一部贫民版的米林版指南”。
故乡是你年少时渴望逃离,年老时想要回去的地方。有家羁绊,不论你飘多远,心都能安定。愿我们都能够多一些闲暇给人生,多一点时间给家人。

主编推荐
"★央视力荐!韩寒的写作模范,周国平的文学偶像,余光中、林清玄、冰心、季羡林等备崇推荐!梁实秋2021全新散文选集!
★梁实秋之女梁文茜亲自审定!
★梁实秋首部温情怀乡散文精编!
本书是梁实秋首部温情怀乡散文精编,展现了一代文人深邃的人生智慧,以及对回不去的大陆故乡那一份难以割舍的乡愁。既收录梁实秋先生经久流程的典藏篇目,亦囊括入选高考阅读试题经典篇目,横跨梁实秋六十载散文随笔创作精粹。
★耗时一年,精心选编。
以迄今为止大陆出版最全面最权威的现存文献——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梁实秋文集》全15册为参考底本,其编委会成员由冰心、季羡林、臧克家、舒乙(老舍之子)等大师组成。
附众多权威版本参考对照,严谨校勘,精心选编,力争尽显一代文化大师梁实秋心底那一点对故乡留存的眷眷之情,送给每一个在生命旅途中跋涉的你!
★《舌尖上的中国》创作灵感之源
梁实秋是位文雅的懂生活爱生活的文化大师,“美食的味道即是文化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他爱美食,写美食。很多京城名馆,本身都没有留下珍贵史料,却被他这位很道地的“吃货”隔着海峡给记了下来。梁式谈吃小品文,可谓“一部贫民版的米其林指南”。
为《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制作本部优秀作品的呈现提供了灵感之源。
★愿我们都能够多一些闲暇给人生,多一点时间给家人!
★全新工艺,精美典藏!"

媒体评论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像一朵花。
——冰心

读大学的时候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一下子就被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给迷住了。美食在作家的笔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代表。后来参加工作,拿着菲薄的工资,我专门去把《雅舍谈吃》里写到现在能找到的美食尝了个遍。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

我写短文的模范是梁实秋的文章,梁实秋很幽默,他影响了我很多。
——韩寒

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虐中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余光中

今人的散文,我喜欢梁实秋的,读起来真是非常舒服,他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
——周国平

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
——季羡林

我再大一点,对近代文学史有了兴趣,发现梁先生也和人吵过架,在整个社会都淹没在一种声音的时候,梁先生对文学自由坚持的声音犹如繁星中让我们看到了一轮新月。
——林清玄

梁教授待人接物,无一不胜过壮年人,他生活有规律,守时,爱惜光阴和进取的精神,许多年轻人也要自叹不如。每次见到梁教授,看他温文儒雅的笑容,聆听他的北平乡音,谈人生,谈文学,甚至说笑话。他那充满睿智的见解,实在令人钦佩。
——小明(台湾作家)

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
——梁锡华(香港作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