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农村多维减贫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农村多维减贫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0.1 7.2折 56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扬扬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1831665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1202694308

上书时间2024-05-20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沈扬扬,2013年于南开大学获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和中国农村贫困问题。2013—201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多维贫困和收入贫困,其中2014—2016年受国家博士后管委会资助,赴英国牛津大学贫困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做博后。2018至今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讲师、中国扶贫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扶贫与反贫困治理。在相关领域发表SSCI、CSSCI文章20余篇,参编著作14部,参与国务院扶贫办、农业部、商务部、发改委、网信办等国家部委,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基会、牛津大学贫困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乐施会(北京)等国际组织委托课题30余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农村反贫困体系的构建及多维减贫在中国的实践

第一节  中国多维度反贫困成就举世瞩目

第二节  中国扶贫战略的演变路径

第三节  中国扶贫治理主要经验与新发展

本章附录

第二章  贫困理论的演进历程及多维贫困的国际实践新进展

第一节  贫困的演进历程:从一维贫困到多维贫困

第二节  多维贫困实证分析中的几个争议问题及其主要优势

第三节  多维贫困的国际政策实践

第四节  多维减贫对农村构建贫困治理体系的政策启示

本章附录

第三章  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

第一节  MPI测算方法:AF方法

第二节  多维贫困跨期变动的分解式:Shapley分解法及其拓展

第三节  AF方法下的应用:全球多维贫困指标体系

第四章  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框架下的中国多维贫困

第一节  所用数据和多维贫困指标

第二节  中国多维贫困的整体状况及跨期变动

第三节  中国多维贫困的分解分析

第四节  我国居民的多维贫困与经济贫困

本章附录

第五章  扶贫政策演进下的中国农村多维贫困

第一节  农村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本章所用数据和多维贫困指标:CHIP 1995~2013年

第三节  农村多维贫困的跨期变动

第四节  稳健性分析

本章附录

第六章  中国儿童多维贫困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构建儿童多维贫困指标体系

第三节  儿童多维贫困研究方案

第四节  儿童多维贫困初探:基于“标准化家庭多维贫困”框架

第五节  儿童最易遭受剥夺的指标

第六节  不可忽视的两类儿童多维贫困

第七节  异质性分析:儿童之间的多维贫困差别

本章附录

第七章  中国农村社区综合建设与农村区域性多维贫困

第一节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综合社区建设状况

第二节  多维贫困区域的识别:探索性建议

第八章  经济发展与多维不平等对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影响

第一节  多维贫困跨期分解研究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章所用数据与多维贫困指标体系

第三节  实证结果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系统研究了中国的多维贫困问题,尤其对中国农村地区的多维贫困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多维贫困源于诺贝尔经济学将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所提出的“可行能力”研究范式。其指出,可行能力由一系列功能构成:如免受饥饿、疾病的功能,满足营养需求、接受教育、参与社区社会活动的功能等,上述功能的丧失是贫困产生的原因,且这种丧失本身也正是贫困的表现。收入匮乏作为一系列功能性活动中的一种,在市场不完善或不存在的现实情境下,无法作为合意的指示变量来充分地反映个体或家庭的被剥夺程度。要正确衡量个体或家庭的贫困程度,就必须从多个功能性维度来考虑个体或家庭被剥夺的状况,构建多维贫困测度指数。在这一理论基础上,采取一揽子旨在提升贫困群体可行发展能力的扶贫措施能够发挥可持续减贫成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