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8.12 6.8折 99.8 全新

库存30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63027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9.8元

货号1203260476

上书时间2024-05-17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理查德·保罗,美国批判性教育推动者,国际公认的批判性思维权威,美国批判性思维基金会、批判性思维中心创始人,美国国家批判性思维很好委员会主席。曾组织、主持过30多次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他于1980年创立了美国批判性思维中心,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批判性思维研究的组织。于1981年召开第一届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参与人数最多的批判性思维会议(见:美国批判性基金会官网)。
保罗是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哲学博士,索诺玛州立大学哲学系名誉教授。他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多所大学讲座、教授批判性思维课程超过20年,一生致力于发展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基础,改变了批判性思维在学术界和大众层面的认知。
保罗著有8本书和200多篇文章,获得了包括杰出哲学家(1987年,哲学研究委员会)、坦纳人文讲师(1986年,犹他州立大学)在内的许多荣誉和奖项。
琳达·埃尔德,教育心理学家,现任美国批判性思维基金会主席和批判性思维中心执行理事。曾在美国多所大学教授心理学和批判性思维。她主要关注认知与情感的关系、阻碍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原因等,提出并完善了批判性思维发展阶段的原创理论。
埃尔德为超过50000多名的各级教育工作者做过培训,作为批判性思维的主题演讲者备受追捧。她是保罗教授的妻子,和保罗教授合著了四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共同推进了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普及与应用。保罗教授2015年逝世后,琳达教授成为美国批判性思维基金会带领人,继续推动着这项事业的发展。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1章 成为公正的思考者
弱批判性思维与强批判性思维 003
公正心需要什么 006
理智的谦逊:发现自己的无知 007
理智的勇气:挑战大众信念和自己的信念 009
理智的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看待对立的观点 012
理智的正直:用相同的标准要求自己和他人 013
理智的毅力:拒绝轻易放弃,努力克服困难和挫折 014
笃信理性:在求真的过程中信服证据和推理 016
理智的自主:珍视思考的独立性 018
理智诸美德相互依存 020
小结 023
第2章  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阶段:你处于哪个阶段
第一阶段:非反思型的思考者 027
第二阶段:接受挑战的思考者 029
第三阶段:初级思考者 031
第四阶段:实践型思考者 034
很好的思维需要训练 035
改进思维的可行方法 035
设计灵活的改进策略 038

▪第3章 复杂世界中的自我理解
监控思维和生活中的自我中心主义 043
葆有公正心 044
心智的三个独特功能 045
了解你与心智的特殊联系 046
将所学知识与你的生活和解决问题联系起来 049
兼顾理智学习与情绪学习 050
警惕互联网和其他技术对你生活的渗透和影响 051
互联网如何运作 052
按照理智的标准评估网站 053

第4章 思维的要件
推理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
思维的要素 059
如何拆解思维 060
生活实例:小杰和小静 063
实例分析 064
思维的要素是如何组合的 064
要素之间的关系 065
批判性思考者出于一定的目的而思考 065
批判性思考者掌握各种概念 067
批判性思考者评估信息 069
惰性信息 069
自以为是 070
激活的知识 071
批判性思考者区分推论和假设 073
批判性思考者通过蕴含进行思考 078
批判性思考者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080
批判性思考者看问题的角度 082
小结 082

第5章 理智的标准
深入理解通用理智的标准 086
清晰性 086
准确性 087 
准确性 089
相关性 090
深度 091
广度 091
逻辑性 092
重要性 093
公正性 094
充分性 095
将思维的要素和理智的标准结合 097
目的、目标或者意图 098
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099
看问题的角度或推理框架 100
信息、数据、经验 101
概念、理论、观念 102
假设 103
蕴含和后果 103
推论 104
使用理智的标准的简要指南 105
▪第6章 提出能培养良好思维的问题
提出能培养良好思维的问题
思维中提问的重要性 115
质疑你的问题 116
呆板的问题反映惰性的思考 117
三种问题类型 118
成为苏格拉底式诘问者 121
将你的思维集中在被问到的问题上 122
将你的问题集中在理智的标准上 123
将你的问题集中在思维的要素上 125
将你的问题集中在优先次序上 126
将你的问题集中在思想领域上 127
小结 129
▪第7章 掌握思维,掌握内容
超越肤浅的记忆,迈向深度学习 133
内容与思维的关系 134
通过思考理解内容,通过内容进行思考 135
学习任何内容都涉及在内容内进行思考 136
所有内容都是由概念组成的 136
所有内容在逻辑上都是相互依赖的 137
用相关思维的知识来思考你的课程 137
一个提醒:没有人可以替你思考 139
▪第8章 揭晓善思者的学习之道
增强学习效果的20个观念 143
典型大学课程的逻辑 145
成为熟练的思考者 146
典型的大学课程设计和典型的大学生 147
明确课程的基本概念 149
厘清课程或者学科所必需的思维形式 150
在学科逻辑中思考 152
六大学科的逻辑 152
生物学逻辑 153
生态学逻辑 154
航空航天工程学逻辑 154
电气工程学逻辑 155
历史学逻辑 156
生物化学逻辑 158
让课程设计为你所用 167
样本课程:美国历史(1600—1800年) 167
听、说、读、写、思 168
厘清文章或者论文的逻辑 169
厘清教材的逻辑 170
评估作者推理能力的标准 171
每节课、每个学科都要重复测试 172
 ▪第9章 重新评估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水平
制定自我评估策略 175
使用标准评估你的表现 176
典范学生(A级) 176 
学业优异的学生(B级) 177
学业中等的学生(C级) 177
学业不佳的学生(D级或F级) 178
设计一个框架来评估你的学科表现 179
心理学典范学生的思维(A级) 179
心理学优异学生的思维(B级) 179
心理学中等学生的思维(C级) 180
心理学差等学生的思维(D级或F级) 181
小结 181
▪第10章 决策与解决问题
决策 185
评估决策的模式 185
“重大”决策 186
决策的逻辑 187
决策的维度 189
早期决策(2~11岁) 190
青春期决策(12~17岁) 191
解决问题 192
成为一名积极的问题解决者 193
评价问题解决的模式 194
“重大”的问题 195
问题解决的维度 195
避免问题解决的陷阱 200
运用思维的要素分析问题 201
解决问题的艺术 203
小结 205
▪第11章 论证理论与批判性思维
分析和评估论证――一般准则 210
分析给定论证的逻辑 213
评估作者在论证中的推理 214
▪第12章 应对自身的非理性思维
管好以自我为中心的天性 221
了解自我中心思维 224
自我中心是一种思维方式 225
成功的自我中心思维 226
不成功的自我中心思维 228
以自我为中心的两种模式 232
人类心智中以自我为中心的非理智倾向 240
挑战以自我为中心的非理智倾向 240
理智的防御机制 241
理性的挑战
控制你的社会中心倾向 242
社群中心主义的本质 243
以社群为中心的主要形式 247
社会分层 250
以社群为中心的思维是无意识并有潜在危险的 251
以社群为中心的语言在群体中的应用 251
通过概念分析揭示社群中心主义 252
通过概念分析揭示工作中的意识形态 253
小结 254
▪第13章 努力成为一名有道德的推理者
为什么人们对道德感到困惑? 257
道德推理的基础 259
道德概念和原则 260
道德原则的一般本质 262
区分道德与其他思维领域 264
小结
▪第14章 如何甄别媒体偏见和宣教
为什么批判性思维对理解新闻至关重要 277
什么是新闻 279
新闻中的政治观点:理解思想自由者 279
新闻媒体的逻辑 281
政治影响、广告与群体思维 281
新闻中的技术障碍 282
我们需要新闻媒体为我们做什么 282
影响我们如何看待新闻的当下趋势 283
寻找新闻时需要问的关键批判性思维问题 283
阻碍我们获取客观性新闻的现实 283
虚假新闻 285
社交媒体不是可靠的新闻来源 285
理解人类推理和媒体逻辑的批判性思维工具 286
质疑新闻中的推理 286
评估新闻报道、社论和事件的理智的标准 289
有助于检测偏见的、训练有素的思维特质 290
客观性、偏见和潜在的议程 292
民主与新闻媒体 292
使新闻媒体逻辑晦涩难懂的谬见 293
新闻媒体的偏见与客观性 293
新闻媒体如何看待客观性 296
客观性的形式 296
主流社会对偏见的看法 297
宣教与新闻报道的撰写 298
避免本国受众产生负罪感 299
新闻媒体如何辨别以社群为中心的思维 300
成为敏锐的媒体受众 302
如何从宣教和标准新闻报道中获取有益信息 302
成为批判性新闻受众的步骤 302
媒体对自身偏见的意识 303
审慎对待广告商 304
审慎对待政治家和政府 304
审慎对待权力集团和利益集团 305
审慎对待竞争媒体 306
对新奇和哗众取宠的偏爱 306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新闻受众 307
主流观点和反对观点:找到替代的信息源 308
被淹没、忽视和弱化处理的报道 309
利用互联网获取新闻 310
其他可供选择的新闻来源 310 
帮助你成为独立思考者的阅读材料 311
新闻的未来 312
新闻媒体改革是可行的吗 312
“批判性社会”的出现能否成为现实 313
小结 314
▪第15章 谬误:心理诡计和操纵的艺术
人类心智中的真实和欺骗 317
三类思考者 318
非批判性思考者(无思维技巧的思考者) 318
娴熟的操纵者(弱批判性思考者) 319
公正的批判性思考者(强批判性思考者) 320
思维谬误的概念 321
界定谬误 321
错误和谬误 322
没有穷尽的谬误清单 322
错误的概括 323
分析概括 325
以先后为因果的概括 328
类比和隐喻 328
44种赢得辩论的诡辩 330
谬误识别:分析过去的一则演讲 345
谬误识别:分析当代的一则演讲 348
谬误识别:分析一则总统候选人的演讲 351
避免两个特别 353
小结 353
……

▪第18章 策略性思维(第一部分)
理解和运用策略性思维 397
策略性思维的组成部分 399
策略性思维的起步 400
核心理念1:思考、感受和需求之间相互关联 400
核心理念2:这有其逻辑,你可以弄清楚 403 
核心理念3:要想提升思维,我们必须经常对其进行评估 407
▪第19章 策略性理念(第二部分)
核心理念4:自我中心是一种默认的心理机制 411
核心理念5:审慎对待我们周围人的自我中心主义 414
核心理念6:人们倾向于做出超出个人经验的概括 416
核心理念7:误把自我中心思维作为理性思维 417
核心理念8:自我中心思维是自动发生的 419
核心理念9:我们常常通过支配或屈从他人来追求权力 420
核心理念10:人类天生是以社群为中心的动物 421
核心理念11: 发展理性需要付出努力 423
小结 423 
▪第20章 成为高级思考者:我们的结论
练习批判性思维 427
第五阶段:高级思考者 428
第六阶段:成功的思考者 429
成功的思考者的思维特质 431
成功的思考者的内在逻辑 432
理想的思考者 432

附录 435
术语表 447
注释 493
参考文献 497

内容摘要
《批判性思维》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书目,在欧美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也是诸多学者、师生在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启蒙书。凭借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及侧重于教育和心理的角度,在批判性思维教材和通俗读本中独树一帜,据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本书自2001年首版,长销全球23年。第4版历经10年,在理论、内容架构等方面全面更新:
·理论更新。新增批判性思维与论证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将论证应用在日常话语中。
·架构更新。新增板块“独立思考”,与具体学习与生活应用结合。新增两章内容,深入讨论如何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具体学习中,提升学习质量。
·案例更新。全书加入新案例,讨论了互联网及其他技术如何渗透与影响我们的生活,以及媒体偏见、时事热点等。
·阅读体验优化。新增大量图表,帮助读者理解批判性思维的理念、工具,清晰、易懂。
·全新导读。随书附赠导读手册,从哲学、心理学、教育等多个角度阐释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与意义,帮助读者轻松入门。

两位作者是国际批判性思维领域权威,共同创立、运行美国批判性思维基金会,发起至少30多次的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对批判性思维教育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与普及作用。

思考是人类的天性,但人类却不是天生善于思考。本书不仅读者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指导,也可作为学校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参考用书。期待我们每个人都能善于独立思考,明辨真伪是非。

主编推荐
1.美国批判性思维教育推动者、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发起人理查德·保罗思辨教育经典代表作品,写给每个人的独立思考启蒙书,一套经典、系统的思考框架与工具。
2.重版4次,长销20余年。2024年全新版本,内容全面升级,增订200%以上。理查德·保罗教授与琳达·埃尔德教授理论与观点全新呈现。与第3版相比,进一步拓展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拓展可操作性与实践性,优化阅读体验,更新案例,更加贴近个人学习与生活。
3.批判性思维经典理论与框架,提升思维方式的实用工具与方法。理智的10大标准、思维的8大要素、解决问题的7个维度,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理性决策的4个关键点、增强学习的20个方法,等等。
4.给家长、老师和个人的独立思考教育指南,哈佛、耶鲁等高校的最重视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孩子、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求真,大胆创新。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运用批判性思维学习,将孩子从成绩中解放出来,掌握正确的自我评价方式,成为高素质人才,赢在未来。
5.马斯克等商业、教育大佬推崇的思维方式,AI时代不会被取代的核心能力。掌握分析思维的工具,理清思维中的障碍,应对自身的非理性,成为公正的思考者,掌控学习与生活。
6.彭凯平、薛兆丰等18位专家学者联袂推荐,中国逻辑学会研讨审定,中国逻辑学会会长与常务理事领衔翻译,精心打磨中译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