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啼笑因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啼笑因缘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3.11 3.9折 59 全新

库存3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恨水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40664

出版时间2009-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1202801721

上书时间2024-05-16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以《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春明外史》为出名。

他立足章回体而不断扩宽其功能,让章回体能容纳不同时代的题材内容,将章回体调适为一种富于弹性的新旧皆宜的文体,不仅仅用来写鸳鸯蝴蝶式的故事,从而创立了现代性的章回小说体式,成为现代通俗文学的大家。其小说雅俗共赏,老舍称其是“国内*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目录
李浩然题词 1

一九三〇年严独鹤序 3

一九三〇年作者自序 8

第一回 豪语感风尘倾囊买醉 哀音动弦索满座悲秋 1

第二回 绮席晤青衫多情待舞 蓬门访碧玉解语怜花 16

第三回 颠倒神思书中藏倩影 缠绵情话林外步朝曦 31

第四回 邂逅在穷途分金续命 相思成断梦把卷凝眸 44

第五回 颊有残脂风流嫌着迹 手加约指心事证无言 59

第六回 无意过香巢伤心致疾 多情证佛果俯首谈经 73

第七回 值得忘忧心头天上曲 未免遗憾局外画中人 88

第八回 谢舞有深心请看绣履 行歌增别恨拨断离弦 102

第九回 星野送归车风前搔鬓 歌场寻俗客雾里看花 117

第十回 狼子攀龙贪财翻妙舌 兰闺藏凤炫富蓄机心 131

第十一回 竹战只攻心全局善败 钱魔能作祟彻夜无眠 145

第十二回 比翼羡莺俦还珠却惠 舍身探虎穴鸣鼓怀威 161

第十三回 沽酒迎宾甘为知己死 越墙窥影空替美人怜 175

第十四回 早课欲疏重来怀旧雨 晚游堪乐小聚比秋星 189

第十五回 柳岸感沧桑翩鸿掉影 桐阴听夜雨落木惊寒 204

第十六回 托迹权门姑为蜂蝶使 寻盟旧地喜是布衣交 218

第十七回 裂券飞蚨绝交还大笑 挥鞭当药忍痛且长歌 231

第十八回 惊疾成狂坠楼伤往事 因疑入幻避席谢新知 246

第十九回 慷慨弃寒家酒楼作别 模糊留血影山寺锄奸 259

第二十回 辗转一封书红丝误系 奔波数行泪玉趾空劳 273

第二十一回 艳舞媚华筵名姝遁世 寒宵飞弹雨魔窟逃生 287

第二十二回 绝地有逢时形骸终隔 圆场念逝者啼笑皆非 303

一九三〇年作者《作完〈啼笑因缘〉后的说话》 325

内容摘要
《啼笑因缘》是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影响很大的一部作品,融言情、武侠、社会为一体。 旅居北京的杭州平民少爷樊家树爱上了天桥唱大鼓书的姑娘沈凤喜,并资助她读书,而摩登女郎何丽娜及江湖侠女关秀姑,则先后爱上了樊家树。在樊家树回乡探亲期间,沈凤喜因贪慕奢华生活,嫁给了军阀刘将军,后被刘将军摧残致疯。樊家树徘徊在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子之间,进退维谷,啼笑两难。 小说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通过巧妙的构思,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社会侧面,提出了张恨水小说里中国的现代都市生活与传统道德心理相互冲突的主题。 这部作品的平民观念和社会批判立场,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反复的心理叙述,胀破了旧章回体小说的容量,超越了此前趣味性压倒思想性的通俗小说,从而成为民国现代通俗小说很好代表作。

主编推荐
中国现代的通俗小说,张恨水是一号人物。一是他的名气大。二是他的作品多。他一生创作了中长篇小说120多部,比巴尔扎克还多,总字数约2000万。三是他的水平高。他的读者中有*、周恩来、张学良这类大政治家,有章士钊、陈寅恪、夏济安这类大学者,有茅盾、老舍、张爱玲这类大作家。他用长篇巨制描绘了生动开阔而又气象万千的人生画卷,把中国通俗小说推上了时代的高峰,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有人拿他比大仲马,有人拿他比狄更斯,老舍更称他是“国内*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无疑,他是20世纪通俗文学的经典巨匠,这不仅是张恨水本人的荣耀,也是中国通俗小说艺术魅力实至名归的必然。

此次推出的“张恨水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7部代表作,包括《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春明外史》《丹凤街》《纸醉金迷》《八十一梦 五子登科》,可谓部部经典。

媒体评论
张恨水是国内*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老舍

在近三十年来,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
——茅盾

《啼笑因缘》的爱情三模式,二十世纪我国产生了很多名家名作,但是轰动的一部作品,它不是鲁迅的《阿Q正传》,不是茅盾的《子夜》,不是曹禺的《雷雨》,不是郭沫若的《女神蔡文姬》,而是张恨水的《啼笑因缘》。

——孔庆东(北大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