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脑中那些挥之不去的问题
  • 我们脑中那些挥之不去的问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们脑中那些挥之不去的问题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9.03 5.9折 49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卓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22222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1201896669

上书时间2024-05-12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卓克,互联网时代新锐科普作者,毕业于“现代科学的诞生地”——博洛尼亚大学。他的音频科普节目《卓老板聊科技》极具人气,其播放数过亿。
目前,卓克是得到App《科学思维课》、《密码学30讲》、《卓老板聊科技》、《科学人物课之杨振宁》,以及少年得到《少年物理课》等多个广受欢迎的栏目的主理人。卓克的这些栏目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那就是教会大家用科学视角观察世界。

目录
前言
01|人类为何会有爱情?
解读
02|专家能尝出葡萄酒的好坏吗?
解读
03|转基因三文鱼是一场阴谋吗?
解读
04|新能源汽车是如何节省能源的?
解读
05|地球是在变热,还是在变冷?
解读
06|那么多种原始人,都是我们的祖先吗?
解读
07|什么样的星球上才会有不错生命?
解读
08|冥王星为什么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
解读
09|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是什么?
解读
10|哺乳动物为什么没有绿色皮毛?
解读
11|苹果真的砸在牛顿头上了吗?
解读
12|假如地球上没有光合作用会怎样?
解读
13|如何理解引力公式?
解读
14|电火花是怎么产生的?
解读
15|为什么会堵车?
解读
16|为什么净化器上的PM2.5数值不准?
解读
17|为什么很多事情找不到原因?
解读
18|锂电池应该怎么用?
解读
19|偏头疼是怎么回事?
解读
20|人们眼中的世界为什么不一样?
解读

内容摘要
人类为何会有爱情?
转基因三文鱼是一场阴谋吗?
地球是在变热,还是在变冷?
为什么很多事情找不到原因?
哺乳类动物为何没有绿色皮毛?
人们眼中的世界为什么不一样?
那么多种原始人,都是我们的祖先吗?
......

对于我们脑中这些挥之不去的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科学的解答。
告别浮光掠影,告别人云亦云,学会用科学视角观察世界。

主编推荐
★拿起本书,先试着问问自己书中前三个问题,看看能不能回答
★对于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问题,我们都以为自己有答案,但其实经不起推敲
★这本精致的小书,放在枕边,经常拿起来翻看,它将帮你塑造更加稳固的世界观
★这本书也是我们与孩子共同的“话题宝典”,它将帮你在科学的层面上与孩子沟通
★卓克,互联网时代新锐科普作者,他的书就像他的节目,一改科普冷冰冰的面孔,有趣,有温度,又不乏深度

精彩内容
为什么要用科学视角观察世界?

本书界限清晰地分成两部分:科普短文和对它们的解读。

20篇科普短文+20篇解读,可以算得上我为大家就“如何用科学视角观察世界”所做的20次示范。

为什么用科学视角观察世界还需要有人做示范呢?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这样做的人太少了。

今天,大众对科学普遍存在两种认识误区:

误区1:学习科学是在校期间的事情,走出学校,这个过程的主体部分就结束了。

之所以会有这一误区,是因为应试教育确实会给人一种错觉,即科学就是一堆公式,考试时方能用到。但是,更重要的因素是整个社会的科学气氛不浓。长久以来,哪怕是在学术机构里,我们都难以找到必须要把科学搞懂才能做好的项目。所以,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科学就真的成了一件走出学校就告一段落的事情。科学成果是优选流动的。即使不真正搞懂科学,也依然可以享受到科学成果带来的进步,这更加剧了人们对科学的误解。实际情况是,全世界所有人的需求、欲望,所有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危机,最终都由科学家买单。

误区2:科学知识就是科学。科学是用来提升各种硬实力(生产力、军事实力)的。

如果你对科学发展史有所了解,就会知道科学的出现并不是用来提高生产率的。它最早只是从古希腊人理解大自然的一种冲动演化出来的思考方法,即在理由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坚信大自然可以由几何和数进行描述。其理由不充分的程度与其他古代文化描述世界(四、五元素说,阴阳说)的理论并无不同。这种念头在抢先发售出现(公元前300年)后又过了1800多年,成为一种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思考方式,使粮食产量、疾病治疗、战争能力有了质的改观。也就是从1500年之后,这种思考方式带来的副产品成为最诱人的部分,后来逐步催生出各种技术和工程。所以,科学的成熟确实是由实际利益推动的。但别忘了伟大的科学成果仍然维持着原貌:理解大自然。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分类、计算、抽象、推理,如何相信某些结论、怀疑某些结论,才是诞生伟大成果的基础。这部分是比具体科学知识更重要的科学思想。

本书的目的就是破除以上两个误区。希望对求知欲旺盛、对世界满怀好奇心的读者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