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书店 12节虚构的语文课(全6册)
  • X书店 12节虚构的语文课(全6册)
  • X书店 12节虚构的语文课(全6册)
  • X书店 12节虚构的语文课(全6册)
  • X书店 12节虚构的语文课(全6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X书店 12节虚构的语文课(全6册)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92.65 5.0折 184 全新

库存10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军鹤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435820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84元

货号1203248925

上书时间2024-04-29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曾于云南支教数年。以文学为家,教书为业。三联《少年新知》自由撰稿人及课程讲师。一席特邀演讲嘉宾。倡导让学生广泛阅读,唤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并通过阅读推动他们走向写作。这种新式的语文学习方式挖倔出了孩子更多的潜力和可能。

目录
《X书店:12节虚构的语文课.从诗歌开始》

《X书店:12节虚构的语文课.当灾难发生》

《X书店:12节虚构的语文课.伤害及被伤害》

《X书店:12节虚构的语文课.情感教育》

《X书店:12节虚构的语文课.关于性别》

《X书店:12节虚构的语文课.成长是一部小说》

内容摘要
在X书店的12节创意语文课堂上,一位年轻的老师带着十个敏于思考、生机勃勃的学生,以诗歌和小说为样本,通过文本阅读以及围绕作品提出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展开思辨和讨论,并邀请少年们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思考,尝试给出回答。籍由这12节语文课,启发少年们学习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鼓励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主编推荐
小学阶段如果读了这套书,看待语文和学习语文的视野就打开了。
作者以适宜少年阅读的文学作品做入口,为正困于写作文不知如何下笔,阅读能力薄弱、思考路径单一的小学及更高年级学生打开思路,得到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如何阅读很重要,如何让少年们爱上阅读则是同等重要的事,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也是家庭的任务。父母应该不会吝于给孩子一个机会,读一下这一套书。
读这套书,孩子们不会感到累。化身小动物的课堂同学和小说情境与文字交相呼应,版面安排贴心友好,让阅读体验轻松、清晰、愉悦、充满趣味。
既是一套少年版的《如何读,为什么读》,也能作为教师“细教”的范本,附赠语文教师作家学者撰写的导读,利于学以致用。
封面及藏书票的版画设计,艺术感浓郁,主题表达准确到位。 
少年们阅读时也需要一枚喜欢的书签。6枚“小动物与书”的书签,任你选用。

媒体评论
作者冯军鹤:
这12节语文课,超过一半的课程都曾经具体而真实地发生过。除了课程,X书店的10个学生也是真实的。
语文教师郭初阳
在我看来,这套书恰似一把剪刀,将文学之柄、教育之柄紧密相连,握着它,你既可感到一种分离的张力,亦可亲眼目睹两柄贴合时的锋利,咔嚓一声,剪除了多少平庸课堂的冗余、无趣、生命的浪费……剪出了一片新天新地,十二节课里有无限生机。
作家淡豹
《X书店十二节虚构的语文课》虚构出一种独特的课堂气氛。在这里,“友好”是基本的价值,是几乎绝对的条件,发言前,不用太担心评判。这里的快乐,是思维带来的乐趣,人一步步走出洞穴、感受阳光启迪时的那种轻松。这里的课堂回答,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中讨论与争辩的一部分,而且更重视文化多元性,在愈思愈明的同时还留出进一步省思的空间,让多样选择并存,不同学生各自的性格底色和追求也逐渐显现出来。
《X书店12虚构的语文课》虚构出一种独特的课堂气氛。这确实是一种理想中的课堂。它是语文课,也是逻辑课,还是视觉分析课,在进入历史情境时,又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社会课。
对于读者而言,它能成为一本《如何读,为什么读》。
对于教育者来说,它是一本近距离“细教”的范本。
三联《少年新知》执行主编陈赛
在X书店发生的这12节课里,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群青少年对世界、对他者、对自我的好奇心被唤醒的过程。
大学教师张秋子
在这套书中,虽然有一位老师的角色——马老师——但她从不做出确定的结论或者结论式观念的输出,她更接近于苏格拉底所谓的助产士,帮助年轻的学生们把他们自己的观念“产出”,接着再帮助他们把这些妙论中的,连他们自己可能都不曾意识到的“妙点”强化和加深。
几乎,在每一节课上,这位马老师都会设计一些小实验,有时是通过颜色让学生们表达对人物的感受,有时是通过拼贴画的方式拆解和重组一部作品。但所有的实验最有魅力的地方都是结果,也就是学生们在“实验条例”的路径下得出的意想不到的回答。这就像我们守在一枚花骨朵边,你知道它会绽放,但最后绽放出牡丹还是蔷薇,这是由学生的回应决定的,并非老师的预设。
这套书无意像传统教材那样“教点什么”,也不会用“充满干货”的说辞来抚慰知识焦虑的心灵,它更接近于在流淌的对话中,个体心灵的复苏、接近、摩擦与问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文本、他者、自我鼻息相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