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9.02 6.4折 2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立博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94854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1202577285

上书时间2023-11-02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第1章绪论111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的定义与构成112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原理213常用离线编程与仿真软件2131专用离线编程与仿真软件2132通用离线编程与仿真软件8第2章基础知识与概念1221机器人坐标系与工件位姿1222机器人工作空间与可达空间1423PTP轨迹与CP轨迹规划1524轨迹插补与组合轨迹1525POS点与Home点1626机器人运动学逆解1627计算机图形学1728通用图形软件格式17281VRML文件格式18282STL文件格式18283STEP文件格式19284IGES文件格式2029工作站与工作站库20210后置20211本章小结21第3章PQArt集成开发环境2231PQArt软件安装与部署22311PQArt软件下载22312PQArt软件安装22313PQArt软件许可23314PQArt软件资源2432PQArt软件界面2433PQArt功能模块25331机器人编程25332工艺包30333绘图区30334机器人加工管理面板30335机器人控制面板31336输出面板32337调试面板33338状态栏34339自定义3534本章小结35目录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第4章精确定位与三维球3641特色三维球3642三维球结构及颜色3743点定位方法3744轴操作方法4045本章小结42第5章PQArt基本操作流程4351基本流程4352场景搭建44521导入机器人44522导入工具46523自定义工具46524导入零件5253工件校准55531三点校准法56532点轴校准法57533新建坐标系法5854本章小结59第6章PQArt工作轨迹6061生成轨迹60611轨迹导入60612轨迹生成6062轨迹选项与属性67621轨迹选项67622轨迹属性7063轨迹优化7264轨迹属性与操作7565轨迹点属性与操作8466本章小结97第7章PQArt虚拟仿真与后置9871编译9872仿真9973后置10074本章小结102第8章PQArt应用案例(一)10381激光切割应用案例103811场景搭建103812校准TCP与零件103813轨迹设计与生成106814轨迹优化107815仿真与后置11282气缸去毛刺应用案例113821场景搭建113822校准TCP与零件113823轨迹设计与生成114824轨迹优化118825仿真与后置12083本章小结122第9章PQArt应用案例(二)12391码垛应用案例123911场景搭建123912校准TCP与零件124913轨迹设计与生成124914轨迹优化128915仿真与后置12892写字应用案例129921场景搭建129922校准TCP与零件129923轨迹设计与生成131924轨迹优化131925仿真与后置13293本章小结133第10章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总结与展望134101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总结134102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展望134

内容摘要
本书以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QArt离线仿真与编程软件为基础,以机器人工业现场应用为目的,详细介绍了PQArt集成开发环境,尤其是很有特色的三维球工具应用方法。本着与现场及工艺设计一致的原则,按照场景搭建、工件校准、轨迹生成、轨迹优化、编译、虚拟仿真及后置的顺序,结合激光切割、气缸去毛刺、码垛及写字四个典型应用案例,详细介绍了其具体工艺设计流程。与其他教材不同的是,本书摒弃具体型号的机器人应用,更注重工程实际和工业现场,特别是将工程上典型的激光切割、气缸去毛刺及码垛应用场景与软件设计过程密切结合,更侧重于现场工艺流程设计,更能提供贴近工程实用的技术指导及实践支持。随着产业升级和工业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进入工业现场,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与现场工艺的结合也会不断加强,在提高效率和可靠性方面更体现其工业应用价值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其独有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值计算功能及硬件通信等相关技术,对于提高我国软件设计能力,强化产权意识并逐步打破国外工业软件技术垄断的局面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