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茶随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苦茶随笔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8.61 4.1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作人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3919289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1880758

上书时间2023-11-02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作人

字启明、启孟等,号知堂、药堂等。中国现代有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著有自编集《雨天的书》《苦竹杂记》《谈龙集》等三十多种,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目录
目?录

关于苦茶/001

骨董小记/005

论语小记/011

洗斋病学草/018

厂甸之二/026

食味杂咏注/034

东京散策记/040

科学小品/048

猫头鹰/054

古槐梦遇序/059

重刊袁中郎集序/062

现代散文选序/071

长之文学论文集跋/075

墨憨斋编山歌跋/080

儿童故事序/088

古音系研究序/092

希腊的神与英雄与人/097

画廊集序/102

现代作家笔名录序/107

半农纪念/110

隅卿纪念/115

与谢野先生纪念/120

关于命运/124

关于命运之二/130

弃文就武/136

杨柳/141

关于孟母/147

保定定县之游/152

日本管窥/159

关于十九篇/171

小引/171

一?关于宫刑/172

二?关于林琴南/174

三?关于读圣书/178

四?关于分娩/180

五?关于捉同性恋爱/183

六?关于“王顾左右”/185

七?蔼理斯的时代/188

八?阿Q的旧帐/191

九?关于耆老行乞/193

十?关于写文章/195

十一?关于写文章二/199

十二?岳飞与秦桧/201

十三?关于讲道理/204

十四?关于扫墓/207

十五?关于英雄崇拜/209

十六?蛙的教训/213

十七?关于考试/216

十八?关于割股/219

十九?情理/222

 后记/225

内容摘要
本书共收录五十一篇文章,大多为杂文,以苦茶为名,正见周作人心中之苦,笔下之苦。苦而觉爽快,却是大人的可怜处。个中滋味,诸君自知。文章内容强调思想的自由性与独立性,颇有些针对他人批评的反批评,为前此所不多见。本集是周作人散文的代表作,自此,周氏散文创作进入高潮。

主编推荐
1. 《苦茶随笔》是周作人对人生的一种清醒的思考,“苦”是平淡中的成长,“苦”味是周作人散文中独特的韵味,读后给人一种亲切而自然的感觉。

2. 《苦茶随笔》不仅开启了周作人的茶意清新主义,也是周作人散文创作进入高潮的标志。

精彩内容
小引

    《困学纪闻》卷十八评诗有一节云:

    “忍过事堪喜,杜牧之《遣兴》诗也,吕居仁《官箴》引此误以为少陵。”翁注引《官箴》原文云:

    “忍之一字,众妙之门,当官处事,尤是先务,若能于清谨勤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办。《书》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此处事之本也。谚曰,忍事敌灾星。少陵诗曰,忍过事堪喜。此皆切于事理,非空言也。王沂公常言,吃得三斗酽醋方做得宰相,盖言忍受得事。”

    中国对于忍的说法似有儒释道三派,而以释家所说为最佳。《翻译名义集》卷七《辨六度法篇》第四十四云:

    “羼提,此云安忍。《法界次第》云,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二者法忍。云何名生忍?生忍有二种,一于恭敬供养中能忍不着,则不生憍逸,二于瞋骂打害中能忍,则不生瞋恨怨恼。是为生忍。云何名法忍?法忍有二种,一者非心法,谓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二者心法,谓瞋恚忧愁疑淫欲憍慢诸邪见等。菩萨于此二法能忍不动,是名法忍。”《诸经要集》卷十下,六度部第十八之三,《忍辱篇》述意缘云:

    “盖闻忍之为德最是尊上,持戒苦行所不能及,是以羼提比丘被刑残而不恨,忍辱仙主受割截而无瞋。且慈悲之道救拔为先,菩萨之怀愍恻为用,常应遍游地狱,代其受苦,广度众生,施以安乐,岂容微有触恼,大生瞋恨,乃至角眼相看,恶声厉色,遂加杖木,结恨成怨。”这位沙门道世的话比较地说得不完备,但是辞句鲜明,意气发扬,也有一种特色。劝忍缘第二引《成实论》云:

    “恶口骂辱,小人不堪,如石雨鸟。恶口骂詈,大人堪受,如华雨象。”二语大有六朝风趣,自然又高出一头地了。中国儒家的说法当然以孔孟为宗,《论语》上的“小不忍则乱大谋”似乎可以作为代表,他们大概并不以忍辱本身为有价值,不过为要达到某一目的姑以此作为手段罢了。最显著的例是越王句践,其次是韩信,再其次是张公艺,他为的要勉强糊住那九世同居的局面,所以只好写一百个忍字,去贴上一张大水膏药了。道家的祖师原是庄老,要挑简单的话来概括一下,我想《阴符经》的“安莫安于忍辱”这一句倒是还适当的吧。他的使徒可以推举唐朝娄师德娄中堂出来做领班。其目的本在苟全性命于乱世,忍辱也只是手段,但与有大谋的相比较就显见得很有不同了。要说积极的好,那么儒家的忍自然较为可取,不过凡事皆有流弊,这也不是例外,盖一切钻狗洞以求富贵者都可以说是这一派的末流也。

    且不管儒释道三家的优劣怎样,我所觉得有趣味的是杜牧之他何以也感到忍过事堪喜?我们心目中的小杜仿佛是一位风流才子,是一个堂(Don Juan),该是无忧无虑地过了一世的吧。据《全唐诗话》卷四云:

    “牧不拘细行,故诗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又《唐才子传》卷六云:

    “牧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时淮南称繁盛,不减京华,且多名姬绝色,牧恣心赏,牛相收街吏报杜书记平安帖子至盈箧。”这样子似乎很是阔气了,虽然有时候也难免有不如意事,如传闻的那首诗云:

    “自恨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但是,这次是失意,也还是风流,老实说,诗却并不佳。他什么时候又怎么地忍过,而且还留下这样的一句诗可以收入《官箴》里去的呢?这个我不能知道,也不知道他的忍是那一家派的。可是这句诗我却以为是好的,也觉得很喜欢,去年还在日本片濑地方花了二十钱烧了一只小花瓶,用蓝笔题字曰:

    “忍过事堪喜。甲戌八月十日于江之岛,书杜牧之句制此。知堂。”瓶底画一长方印,文曰,“苦茶庵自用品。”这个花瓶现在就搁在书房的南窗下。我为什么爱这一句诗呢?人家的事情不能知道,自己的总该明白吧。自知不是容易事,但也还想努力。我不是尊奉它作格言,我是赏识它的境界。这有如吃苦茶。苦茶并不是好吃的,平常的茶小孩也要到十几岁才肯喝,咽一口酽茶觉得爽快,这是大人的可怜处。人生的“苦甜”,如古希腊女诗人之称恋爱,《诗》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句老话来得恰好。中国万事真真是“古已有之”,此所以大有意思欤。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八月十五日,

    于北平苦竹斋,知堂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