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可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联系客服!
¥ 19.19 4.3折 ¥ 45 全新
库存26件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7.00
作者周星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77788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9646622
上书时间2025-03-27
评价4516好评率 99.73%
导言
章 '生'与'熟':民俗分类的普适性
节 对应于'自然/文化'的'生食/熟食'
第二节 发明'熟食'的文化英雄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生食'与'熟食'
第四节 '生'与'熟'
第五节 '生土/熟土','生地/熟地'
第六节 传统工艺中的'生/熟'问题
第七节 书画艺术中的'生/熟'论
讨论:'生熟有度'与'生/熟'之间
第二章 汉文化中人的'生涩'、'夹生'与'成熟'
节 人迈向'成熟'的不同层次
第二节 成长仪式和仪式
第三节 旨在'预热'的'跨火'仪式
第四节 旨在'催熟'的'闹洞房'
第五节 涉及性的俗语、隐语及其他
第六节 各地方言对人的'半熟/夹生'状态的描述
第七节 '剩女'与'剩男'歧视的根源
讨论:成为'全人'的幸福观
第三章 '生人'、'熟人'与人际关系实践
节 '生人'与'熟人'
第二节 '生/熟'之间的人际关系实践
第三节 '差序格局'中的'熟人'与'生人'
第四节 '半熟社会'的尴尬
讨论:'熟人社会病'与公共性的成长
……
第四章 汉文化对周边异族群的'生/熟'分类
结语
后记与鸣谢
《生熟有度: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
婚礼上有让新娘在进入男方家时必须经过的门槛处“跨火盆”、“跨火把”、“跨火堆”、“跨火烟”之类的仪式,各地的民俗称谓不尽相同,总体上可将其归纳为“跨火”仪式。大约在几十年前,韩国的婚礼仪式一般是在上午举行,新郎要先到新娘家门口,跨过一个“火盆”,据说这意味着驱走妖怪魔鬼;然后,才能接到新娘;等新娘来到新郎家门口时,同样也要跨过“火盆”。接着,身着民族服装的新人再向男方父母磕头,公婆会把桌子上的大枣扔到新娘的裙子里,祝福新娘吃枣之后早生贵子。这是男女均要跨火盆“预热”的例子,其中的“性”含义亦若隐若现。法国民俗学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曾将“过门槛”之类的礼仪理解为“边缘礼仪”,认为它应该是为此后的“融合”准备之礼仪;在中国,通常对“跨火”一类仪式的解释是把它视为一种过渡,或把它解释为“辟邪”,或将其寓意解释为是对婚后红火生活的追求等。其实“辟邪”诸说和笔者在此提出的解释未必有多大的矛盾,因为在广大汉族地区,向来是把妇女难以怀孕称为“病”、“厄”、“难”或“邪”的,所以,在旧历正月十五,各地的“走桥”祈嗣习俗,又叫做“走百病”,“度厄”。因此,“跨火”辟邪其实就是对新娘子的生育能力的祝福。
在广州,举办传统婚礼时,有些固守传统的家庭会在新娘子进门之际,特意设置“跨火盆”仪式,具体做法是让新娘进入堂屋大厅后,跨过设在堂屋门槛前的“火盆”,接着再踩碎一些瓦片,俗称“过火”与“破煞”。对此风俗的解释,一种说法认为踩碎瓦片的寓意是把过去视为瓦片,踩碎它表示要开始新的生活;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古代验证新人是否为处子之身的一种象征性方法,新娘如果是完璧之身,就不用担心,就能准确地把瓦片踩碎;否则,就会有些害怕,往往会踩歪或不一定踩破,这种说法有点“神判”的意味。这些说明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接受,文化人类学家一般认为,当然是应该尊重当事人的主位性解释,例如,现在,人们往往是将此类仪式视为希望婚后生活能够“红火”、“兴旺”。虽然上述解释未必不对,但如果是从当事人婚礼之后即将发生的合法、为社区公众所知晓,且大家均饶有趣味地予以关注的性关系,还有这种关系对于人的身体与心理之从“生”到“熟”的变化来看,我们的确可以给它以另外的解释:跨火盆就是对女性身体的“预热”、“加热”,这是一个寓意为“性前准备”的仪式;至于踩碎瓦片,其寓意当为新娘处女之身将破,因为古时曾将女孩出生视为“弄瓦之喜”故踩碎瓦片寓意如此,实在不难理解。在福建省泉州一带,旧时婚礼去接新娘子的轿子,前面必须有人抬着烘炉火炭,并生旺火,其上覆盖两块瓦片②。在这里,瓦片与生炭组合的寓意,应该就是□□之性与多生孩子。
“跨火”仪式在广东全省颇为普遍。在佛山一带,婚礼上新娘子的轿子一到,伴娘(大襟姐)便要背着新娘子,跨过事先堆好并点燃的火堆,然后,再将新娘子背人新屋。在潮州,彩轿来到时,新郎要拔下新娘头上的银钗,在新娘额头“狠狠”扎一下,据说这表示下马威;洞房时,新娘则要使劲踩新郎一脚,以示“反抗”。新娘进门时,要由伴娘搀扶着,跨过门槛底下一堆燃烧的草团即“火烟”,俗称“骑金马”;如果新娘来潮,则要在火烟之上加放一只稻草扎的马,俗称“骑竹马”。“金马”和“竹马”的区别,暗示着女性生理的状况和当晚性事的可能性。这不由得使我们联想到,在本巴人的文化中,经期女人是处于“冷的状态”或“怕火”,故在经期期间不能有性交;当女孩初潮到来,她就要告知年长的女人,她们马上会带她去炉台,或给她展示火,因为她的状态让她“冷”。
……
本书从“生与熟”这对概念发掘汉文化的深层逻辑,涉及日常饮食文化、个人成长阶段、人际关系、对人群的分类等等,读来既有日常的会心之处,又有学理上的感悟。
“生”与“熟”是汉人社会与文化中的一组基本的分类范畴,它缘起于日常生活,并扩展、渗透和弥漫于社会文化的各层面,具有多重性的意义。本书向读者全面地展示“生/熟”分类范畴在汉人的日常生活、社会结构及文化实践中所具备的深刻寓意,并以此作为解读中国汉文化整体逻辑的一个密码。
作者运用本土社会文化素材的解读,扩展了列维-斯特劳斯的“生/熟”概念的解释力。
导言
章 '生'与'熟':民俗分类的普适性
节 对应于'自然/文化'的'生食/熟食'
第二节 发明'熟食'的文化英雄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生食'与'熟食'
第四节 '生'与'熟'
第五节 '生土/熟土','生地/熟地'
第六节 传统工艺中的'生/熟'问题
第七节 书画艺术中的'生/熟'论
讨论:'生熟有度'与'生/熟'之间
第二章 汉文化中人的'生涩'、'夹生'与'成熟'
节 人迈向'成熟'的不同层次
第二节 成长仪式和仪式
第三节 旨在'预热'的'跨火'仪式
第四节 旨在'催熟'的'闹洞房'
第五节 涉及性的俗语、隐语及其他
第六节 各地方言对人的'半熟/夹生'状态的描述
第七节 '剩女'与'剩男'歧视的根源
讨论:成为'全人'的幸福观
第三章 '生人'、'熟人'与人际关系实践
节 '生人'与'熟人'
第二节 '生/熟'之间的人际关系实践
第三节 '差序格局'中的'熟人'与'生人'
第四节 '半熟社会'的尴尬
讨论:'熟人社会病'与公共性的成长
……
第四章 汉文化对周边异族群的'生/熟'分类
结语
后记与鸣谢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
九品北京
¥88.00
二十四史
全新北京
¥150.00
瑕疵书 书封磕碰等|李金铮签名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 ·香港中华书局 · 开明书店版《重访革命:中共“新革命史”的转向 1921-1949》(16开精装;一版一印)
全新北京
¥216.00
五行大义(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全新遂宁
¥20.57
破晓的山野
八五品武汉
¥4.00
吴悦石授课笔记
全新北京
¥99.00
海上灵光 【著名歌星许嵩自传】许嵩自述 许嵩摄影随笔集《海上灵光》 未拆封
全新秦皇岛
¥83.00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繁体竖排 32开 内有著名文学家何其芳签名
八五品北京
¥2000.00
好品 中华书局 86年1版1印 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石头记》全6册
九品西安
¥1199.00
24集日本动画片 樱桃小丸子 12VCD 12碟 光盘 (带保护盒)
九品齐齐哈尔
¥14.80
全6册▲楚汉相争(宣纸本连环画)
九品上海
¥680.00
唐诗别裁集 下
八品南昌
¥3.00
金石佳著 研究甲骨文必备 民国十四年 王襄著 线装大开本白纸精印《簠室殷墟征文》全四册一函
八品武汉
¥18000.00
唐末五代西蜀文人群体及文学思想研究
九五品北京
¥36.00
杰克奥特曼大全
九品桂林
¥65.00
台湾艺文印书馆版 孙诒让 撰;李笠校补者《校补定本墨子閒诂》(32K漆布精装/全2册)1981年2月版、自然旧
全新北京
¥129.00
剑桥中国史
全新太原
¥688.88
托马斯·曼文集
九五品济宁
¥210.00
毛主席像章
八五品石家庄
¥150.00
残肢令(上下全)
九品锦州
¥55.00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好
很好!包装仔细。品相完好。到货很快。性价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