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与神经生物学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由与神经生物学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可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联系客服!

40.8 6.0折 68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保定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7.5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约翰·塞尔著,文学平、盈俐译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13020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676367

上书时间2025-01-21

评价2177好评率 99.77%

  • 物流很快 62
  • 品相不错 60
  • 包装仔细 59
  • 发货速度快 58
  • 非常满意 56
  • 价格实惠 47
  • 值得信赖 46
  • 服务态度好 44
  • 物超所值 41
  • 品相超预期 34
  • 品相未达预期 3
  • 描述不符 2
  • 描述严重不符 2
  • 书质量还好 1
  • 价格有点贵 1
  • 包装简陋 1
  • 服务不太好 1
  • 物流有点慢 1
  • 书质量太差 1
  • 影响阅读 1
  • 联系不到卖家 1
查看全部评价

润田图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我们将自己视为有意识的、意向性的、理性的、社会性的、制度性的、政治性的、实施言语行为的、道德的和拥有自由意志的行为主体,而宇宙完全由无意识的、无意义的、不自由的、非理性的、无情的物理微粒构成,我们如何能让这二者协调一致?约翰·塞尔认为这是当代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并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作者简介

约翰·塞尔(John R. Searle),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1949—1952年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1952年获罗兹(Rhodes)奖学金赴牛津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牛津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者奥斯汀(J.L.Austin)。1959年学成返美,一直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已出版《言语行为——论语言哲学》(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表达与意义——言语行为理论研究》(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意向性——论心灵哲学》(I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心灵的再发现》(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 《社会实在的建构》(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观物如实:一种知觉理论》(Seeing Things As They Are: A Theory of Perception) 等著作,其著作已被翻译为二十多种文字。


译者文学平,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任重庆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外国哲学研究,出版专著译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JY部项目4项。


盈俐,语言学硕士,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教师,从事语言学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译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目录


 


导论 :哲学与基础事实 /   1


一、哲学与基础事实 /  4


二、哲学问题域之间的逻辑依存关系 /   14


三、自然主义与当代哲学 /   18


四、论战性的题外话 :拒绝其他的本体论 /   19


五、最近哲学上的若干变化 /  25


六、自由意志、神经生物学、语言和政治权力 /   30


 


第一章  神经生物学中的自由意志问题 /   35


一、自由意志问题 /  35


二、意识如何能驱动身体 /  45


三、理性解释的结构 /  48


四、自由意志和大脑 /  56


五、假设 1 与副现象论 /   63


六、假设 2、自我、意识和非决定论 /   67


七、结论 /   73


 


第二章  社会本体论和政治权力 /   76


一、社会本体论 /  78


二、政治权力悖论 :政府与暴力 /  92


三、结论 /   103


 


主题索引 /   105


 


附    录


如何从“是”推出“应该”/   110


集体意图和行动 /   136


 


译后记 /   165



内容摘要

我们将自己视为有意识的、意向性的、理性的、社会性的、制度性的、政治性的、实施言语行为的、道德的和拥有自由意志的行为主体,而宇宙完全由无意识的、无意义的、不自由的、非理性的、无情的物理微粒构成,我们如何能让这二者协调一致?约翰·塞尔认为这是当代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并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主编推荐

约翰·塞尔(John R. Searle),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1949—1952年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1952年获罗兹(Rhodes)奖学金赴牛津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牛津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者奥斯汀(J.L.Austin)。1959年学成返美,一直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已出版《言语行为——论语言哲学》(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表达与意义——言语行为理论研究》(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意向性——论心灵哲学》(I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心灵的再发现》(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 《社会实在的建构》(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观物如实:一种知觉理论》(Seeing Things As They Are: A Theory of Perception) 等著作,其著作已被翻译为二十多种文字。

译者文学平,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任重庆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外国哲学研究,出版专著译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JY部项目4项。

盈俐,语言学硕士,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教师,从事语言学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译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