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变革中的经济法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可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联系客服!
¥
47.46
5.6折
¥
8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席月民|责编:任明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0355773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5元
货号30959870
上书时间2024-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商品简介
本书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创新,针对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变革现实,重点就消费经济与消费者保护、所得税制改革优化、深化金融监管改革及其法律调整、信托业法与信托法的定位对比及立法协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调控法治化、宏观调控基本法的制定、经济社会风险治理的可问责性以及民商事案件二审改判权行使等一些重要经济法前沿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经济改革与经济法治的彼此回应和调适分析中,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学术观点和法律建议,对我国当前的经济立法、经济执法以及经济司法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席月民,男,1969年4月生,河南灵宝人,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系副主任和法律硕士中心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基础理论、财税金融法、国有资产法和司法制度。目前已出版独著《中国信托业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和《国有资产信托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主编《经济法学的现代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法律与经济——中国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的反思与创新》(2013*卷和2014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2015年版)以及《金融法学的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消费者保护:市场经济法治的创新与挑战
一 引言
二 市场经济法治创新的内涵与原则
(一)从消费经济看市场经济法治创新
(二)市场经济法治创新的主要原则
三 市场经济法治创新的理论依据与着力点
(一)市场经济法治创新的理论依据
(二)市场经济法治创新的着力点
四 市场经济法治创新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消费体制和消费环境问题
(二)消费能力问题
(三)消费教育问题
(四)法治现代化问题
(五)研究范式转型问题
五 结语
第二章 所得税制改革优化:公共选择与整合逻辑
一 引言
二 所得税制改革优化的公共选择:税收法定主义
三 所得税制改革优化的价值取向:“三位一体”的复合
价值观
(一)所得税的人本主义观
(二)所得税的公平效率观
(三)所得税的科学发展观
四 所得税制改革的整合逻辑:由分到合的理性分析
(一)税种整合
(二)税基整合
(三)税目和税率合并
(四)纳税单位和费用扣除的调整与合并
五 结语
第三章 深化金融监管改革及其法律调整
一 引言
二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构想
(一)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改革趋势
(二)中央银行的监管定位
(三)金融监管权的横向分配
(四)金融监管权的纵向分配
三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互动规律
(一)互动基础
(二)互动路径
四 监管优化:金融监管改革与分业解构
(一)银行业监管改革与金融消费者保护
(二)证券业监管改革与投资者利益保护
(三)保险业监管改革与风险控制
(四)信托业监管与《信托业法》的制定
(五)互联网金融监管及其立法
五 结语
第四章 定位对比与立法协调:基于信托业法与信托法的关系考察
一 引言
二 共性析出:信托业法与信托法的联系
(一)立法宗旨的同向性
(二)规制对象的重合性
(三)法律价值的兼容性
(四)法律概念的互通性
(五)制度更新的联动性
三 差别定位:信托业法与信托法的区别
(一)信托业法更加关注信托机构的内控性与合规性
(二)信托业法更加注重信托合同的格式性与标准性
(三)信托业法更加重视信托信息的公开性与关联性
(四)信托业法更加强调信托监管的有效性与创新性
(五)信托业法更加突出信托市场的安全性与效率性
四 立法协调:《信托业法》的制定与《信托法》的修改
(一)“分而治之”与局部体系化
(二)“问题清单”与协调导向性
五 结语
第五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法治化
一 引言
二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法治与改革的互动统一
(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互动统
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基础保障
(一)宏观调控法治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宏观调控的实践与存在问题
(三)依法调控的基本原则
(四)宏观调控的程序保障
(五)宏观调控的责任落实
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具体路径
(一)“去产能”、产业调控与产业法的调整
(二)“去库存”、房地产市场调控与相关立法
(三)“去杠杆”、债务风险控制与相关法修订
(四)“降成本”、企业竞争力与相关法的修改
(五)“补短板”、公共服务与相关法律的体系化
五 结语
第六章 宏观调控新常态中的法治考量
一 引言
二 宏观调控新常态下的立法检视
(一)调控新常态呼唤基础性的调控法律制度供给
(二)从调控法律体系构成看现有调控立法模式的缺陷
三 宏观调控改革中的理念更新与原则确立
(一)现行宏观调控分权体制的弊端
(二)从政策调控转向依法调控理念
(三)宏观调控改革的两大原则
四 调控法治化的根本保障:《宏观调控基本法》的基础制度选择
(一)调控目标决策制度:目标结构与立法确认
(二)调控权力配置制度:合理分权与协调机制
(三)调控工具搭配制度:合法化与合理化
(四)调控程序法定制度:程序公正与私人选择
(五)调控责任追究制度:政府问责与责任创新
五 结语
第七章 从规制责任到调控责任:风险治理的可问责性
一 引言
二 经济法的风险治理主体与治理功能考察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扭曲及其矫正
(二)经济法的主体体系与风险治理结构
(三)经济法的政府主导性与风险治理功能
(四)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合作治理的兴起
三 经济法的风险防控机制:目标控制、程序控制与责任控制
(一)社会公共利益:经济法风险治理的目标控制
(二)行政中心主义与司法中心主义:经济法风险治理的程序控制
(三)经济法责任的角
内容摘要
本书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创新,针对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变革现实,重点就消费经济与消费者保护、所得税制改革优化、深化金融监管改革及其法律调整、信托业法与信托法的定位对比及立法协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调控法治化、宏观调控基本法的制定、经济社会风险治理的可问责性以及民商事案件二审改判权行使等一
些重要经济法前沿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经济改革与经济法治的彼此回应和调适分析中,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学术观点和法律建议,对我国当前的经济立法、经济执法以及经济司法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