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的国学(报国5-6年级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素养养成系列
  • 心中的国学(报国5-6年级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素养养成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中的国学(报国5-6年级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素养养成系列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可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联系客服!

8.11 2.9折 28 全新

库存2件

天津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国学编辑部|责编:邢秋玥|绘画:肉肉香//朱士芳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47137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31785228

上书时间2024-12-18

润田图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国学》编辑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专家组建而成,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秉承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标准,倾力打造出全国第一份面向少年儿童的国家级传统文化期刊——《少儿国学》,并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推荐期刊”“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专业委员会推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指定期刊”等诸多荣誉。

目录
传承
  记忆力超群的小男孩
  章门第一高足黄侃
  “教授的教授”陈寅恪
探索
  “圣人为”康有为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国学狂人”章太炎
革新
  革故鼎新的教育家蔡元培
  时代弄潮儿
  小番薯,大使命
卫国
  杀身成仁文天祥
  荀利国家生死以
  甲午忠魂
  去留肝胆两昆仑
礼仪
  一个民族的初心
  礼之节
  嘉礼面面观
  祭孔
  兴国礼,祈地利
仁心
  孔子行仁
  孟子论仁
  墨子求仁
仁政
  仁君李世民
  治国的智慧宝典
  “好脾气”的皇帝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仁士
  不能手提天下准,何忍身去游其间
  先天下之忧而忧
  杏林春满话仁医
  家国天下
  天下一家人

内容摘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书以“报国”为主题,通过《“教授的教授”陈寅恪》《“国学狂人”章太炎》《去留肝胆两昆仑》等故事,告诉孩子们何为中国人的精神!

精彩内容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一个小男孩在自家的庭院里倚着大石头,如
痴如醉地读着《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用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故事。合上书,他甚至能将故事背诵出来。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与英勇无双的关羽,都深深吸引着他。昨晚,他又读完一遍《水浒传》,小说里林冲、武松等绿林好汉也令他心仪万分。这个小男孩就是日后的国学大师钱穆。
钱穆先生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他七岁时进入家乡的私塾学习,天资聪颖,记忆力超群,又勤奋刻苦,没过多久便能认很多生字,可以说是过目不忘。
到了十岁,钱穆进入小学学习。在那里,他遇到了许多令他终身难忘的“良师益友”。其中,他最爱读的是魏晋南北朝的文章,后来他又在老师的教授下学习了朱熹和王阳明的著作。因为阅读视野开阔,不受某一家、某一派的限制,所以思想受的拘束少。他在后来的治学中都是从典籍出发,实事求是,持论没有门户之见。
除了接受学校的教育外,钱穆受到的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他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对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对钱穆采取的是启发式教育方法。在钱穆九岁那年的一个晚上,父亲带着他参加朋友的聚会。父亲的朋友让他背诵《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那一段,他当即流利地背出,一字不落,令在场的大人们刮目相看,啧啧②称赞,他便有些得意。这一切都被父亲看在眼
里。第二天,父亲带着钱穆外出的时候,路过一座桥,父亲便问他:“认识‘桥’字吗?”“认识。”钱穆自然认识,便脱口而出。父亲接着问:“‘桥’字何旁?”钱穆不明白父亲为何问如此简单的问题,但还是恭敬地答道:“‘木’字旁。”父亲再问:“‘木’字旁换了‘马’字旁,是何字?”钱穆开始觉得有些惶恐,答道:“‘骄’字。”父亲淡淡地说:“你昨晚的表现就像‘骄’字,你明白吗?”幼小的钱穆当即明白了父亲的用意,惭愧不已。钱穆先生晚年还回忆起这件事,说明父亲对他温和而又严格的教育使他印象深刻,这也为他日后虚心治学的态度打下了基础。
一个人长大后所做出的成就,与小时候所下的功夫是分不开的。钱穆童年时受到的家庭启蒙与国学教育,令他受益终身。
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两位“国学狂人”,他们是师徒关系,均学养深厚,桃李满天下,但性情狷介孤傲,人称“章黄”。章,就是章太炎:黄,则是国学大师、人称章门第一高足的黄侃。黄侃学问精深,诗文俱佳,可是脾气却怪得很。据说他当年在中央大学教书时,与校方约定“三不来”,即“下雨不来,降雪不来,刮风不来”。校方敬重其学养,听之任之。
神童黄侃,字季刚,祖籍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是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音韵训诂学家。
黄侃自幼聪颖,七岁时代母给父亲写信要钱,附诗一首:“父作盐梅令(其父曾任四川盐茶道),家存淡泊风。调和天下计,杼轴任其空。”当他的父亲读信时,一位老友恰好在场,读了此诗,大为赞赏,当即将自己的爱女许配给黄侃。
九岁时,他已经是乡间有名的神童。父亲在信中告诫他:“尔负圣童之誉,须时时策励自己。古人爱惜分阴,勿谓年少,转瞬即壮老
矣。读经之外,或借诗文以活天趣,亦不可忽。”意思是,你现在有着神童的美誉,这自然很好,但应该时时鞭策自己,不能被美誉冲昏了头脑。你应该像古人那样爱惜光阴,不要荒废时日,虽然现在还年少,但转瞬之间就长大、变老了。除了读经书,还可以写点诗文,激
活一下天性趣味,这对于人生也是不可忽视的。黄侃牢记父亲教诲,勤奋读书,积淀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自成一
家,同时创作了大量诗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读书黄侃读书非常认真。每次读书之前,他都要记下开
卷时间,读完再记下结束时间,这样按日计功,寒暑不辍,绝不半途而废。对于那种随便翻翻、读几篇就放弃的做法,他极为反感,斥之为“杀书头”。他的弟子、著名文史学家程千帆回忆说:“老师不是迂夫子,而是思想活泼、富于生活情趣的人。他喜欢游山玩水,喝酒打牌,吟诗作字,但是有一条,无论怎样玩,他对自己规定每天应做的功课是要做完的……”黄侃认为:“书是给人读的,尽管在上面批写,不要
把它奉为天神似的。”因此,黄侃凡读书一定会做圈点批注,往往一本书读完,全书已写满了批注,丹黄灿然,几乎没有白地儿。他在日记中曾经提到,自己平生读书圈点,《文选》大概十遍,《汉书》三遍,《说文解字》《尔雅》《广韵》已经不知道多少遍了。1935年,黄侃因病逝世。去世前,虽吐血数升,他仍然强支病躯,将一部书的最后一卷圈点完成。其读书用功之勤,可见一斑。P6-9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